陜西鎮(zhèn)安中學 趙君花
本人在長達二十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缺乏閱讀興趣,閱讀習慣也較差,導致閱讀能力不強,害怕閱讀英語文章。我認為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
由于平日學業(yè)繁重,學生記單詞的時間有限,用單詞的機會也不多,這就導致單詞遺忘率很高。其結果是,在閱讀中學生遇上的生詞多了他們就會覺得這篇閱讀太難,不自覺就想放棄。
英語中詞法、句法與漢語有很大差異,如果學生沒有很扎實的語法基礎,即使學生認識句中每一個單詞,他們孤立了每個詞與周圍詞的關系,從而無法看懂句子的結構,也無法理解整句含義。導致一篇文章馬馬虎虎讀完時不知所云。
很多學生缺乏閱讀英語文章的正確技巧和方法,從而影響了閱讀效果。筆者經常發(fā)現(xiàn)學生早讀該高聲朗讀時卻無精打采;課堂內要求對閱讀文章進行泛讀時,出現(xiàn)“指讀”、“聲讀”、“搖頭晃腦式讀”及“邊查字典邊讀”等不良習慣。
在中國較落后的地區(qū),中學英語教學模式長期以來存在教死書,死教書的現(xiàn)象。課堂上基本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講解內容也是以語法等知識為主,缺少對學生趣味及習慣的培養(yǎng)。
其次,由于學業(yè)繁重,學生有很少的時間及機會去閱讀他們喜歡的材料。如英文報刊及雜志上的故事,詩歌,名人趣事,新聞報道等。
就學生閱讀存在的障礙及原因的分析,我認為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yǎng)學生“會學”。“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
教師可采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對于閱讀課教學,尤其是較長,難度較大的文章,教師精心設計學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樣課堂閱讀效率會得到提高。其次,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閱讀教學切忌老師一講到底的“滿堂灌”,學生能讀懂的不必講;學生能講的,要盡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盡量讓學生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或讓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降低了學生的閱讀速度也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注意教授給學生一些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外,對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進行及時糾正。如:聲讀、指讀、心讀、慢讀、回讀、譯讀以及對工具書的過分依賴等。
提高閱讀水平,詞匯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建議學生首先以解題為目標通讀全文,盡可能根據上下文來猜測生詞的意思。課后通過查詞典弄懂這些生單詞并收集起來,每日瀏覽一到兩遍 。這樣做不浪費時間,效果會很好,因為反復接觸,反復記憶,詞匯量就會增加得很快。
培養(yǎng)課外趣文閱讀習慣,可以使單詞不斷再現(xiàn)以便加強記憶,同時不經意間也行成一定的語感及閱讀興趣的養(yǎng)成。每周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課后閱讀,并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蓖袪査固┮舱f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從教師的激勵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體驗到勝利果實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改革舊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細心培養(yǎng)學生的趣味,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并不是一件難事。
[1]黃玉蕾.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學苑教育,2011(18).
[2]韓銀燕.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調整[J].教學與管理,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