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政紅
【摘要】作文無話可說怎么辦?本文從看、攢、練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作文;看;攢;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很多小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不知道寫什么。寫作文最初就要從你眼前的物、身邊的人、喜歡的景、親歷的事寫起。在你的生活中,有豐富多彩的事物自然地呈現(xiàn)在你面前。其中有好多你喜歡的東西,你不想描繪給同學們聽嗎?你不想讓大家分享你的喜悅之情嗎?同學在一起交流時,談起自己最喜歡哪位老師、最喜歡哪位親人、最敬仰哪位英雄時,你不是說得頭頭是道嗎?再如你家里發(fā)生的事、班里發(fā)生的事、上學路上遇到的事,你都親耳所聞、親眼所見,其中的是是非非你自有一定的見解,也想給同學、老師、評說一番,是嗎?都寫下來吧,這就是作文。知道了寫什么,還要做些什么呢?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看
作文的源頭是我們充實的生活。你看那不同的外貌所顯示的不同人物的特點;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的差異;同一個人不同時刻不同的喜怒哀樂;大自然四季變化莫測的天氣和精致;花鳥蟲魚、山川樹木的千姿百態(tài)………都可以做我們作文的對象。為了寫好它們,就要做“有心人”,要用心去觀察它們。
觀察可分為“無意觀察”和“有意觀察”。無意觀察就是隨時隨地做“有心人”,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這樣會從生活中“拾”到很多無價之寶。有意觀察也叫“主題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觀察前要列好觀察提綱,了解好要觀察事物的有關(guān)知識,然后去細致地觀察,做出觀察筆記。
二、攢
攢就是積累材料。所謂材料,就是作者從生活中搜集、攝取為寫文章服務(wù)的一系列事實或論據(jù)。如我們寫作文有要求寫人的、記事的、狀物的、寫景的,那么生活中的一些人、事、物、景就可以作為作文的材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文也是如此,沒有充實、豐富的寫作材料,是很難寫出好文章的。那么,寫作材料從哪里來呢?宋代大學問家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材料來源于生活,我們?nèi)粘I钏佑|的人、事、物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文時的直接材料;而讀過的書籍、文章,見過的資料則可以成為我們寫作時的間接材料。因此,積累寫作材料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積累直接材料
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處處留心、事事留意,勤動手,勤觀察,勤思考,勤練筆,深入體驗生活,搜集、記錄各種寫作材料,隨時做筆記,要養(yǎng)成記日記、周記、札記、隨筆的好習慣。如此日積月累、天長地久,你的寫作材料庫就越來越豐富了。
(二)獲取間接材料
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學們應(yīng)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博覽群書,尤其要多讀名著,并進行必要的摘錄、剪輯,做好讀書筆記。還有,我們平常學習的各個學科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材料,認真學習并儲備各科知識也是積累材料的有效途徑。
在積累材料時,我們要及時對掌握材料進行整理歸類,因為積累起來的材料可能是零亂的,應(yīng)該把它們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比如可以按主題、內(nèi)容分類,可以按文體題目分類,也可以按表達方式分類。將材料整理歸類后,還要善于想象和聯(lián)想,要善于把作文要求和材料聯(lián)系起來。
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分析,不斷閱讀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使自己的寫作材料日益豐富,寫作文就會厚積薄發(fā),無話可寫的情況也就不復存在了。
三、練
練筆的最好途徑是寫日記,這是練習寫作的一種基本功。日記的內(nèi)容可多種多樣,一天中你聽到的、看到的、做過的、想到的都可以寫。家庭情趣、街頭見聞、一事一議、讀書有感,都可以進入你的日記。寫習慣了,一拿起筆,思緒就會在你的筆下流瀉,自然成文了。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爆F(xiàn)在,有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察日記,做讀書筆記,這很好,應(yīng)該堅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先生告誡我們:“要打好基礎(chǔ),第一步就要學會‘記,每天記一件事?!薄白詈玫母[門就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寫幾十個字也好?!币驗椤傲晳T養(yǎng)成之后,雖不記,也能抓住要點了,這樣日積月累,你肚子里的東西就多了起來?!辈痪殻粚?,手就生;多練,多寫,熟就能生巧。
說話也是間接練筆的好方法。語文課上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回答問題;數(shù)學課上用準確嚴密的數(shù)學語言回答問題;給家長敘述你看到的事件……這些都是思維的再整理,很有用的。對于小學生“沉默”可不一定是“金”?。?/p>
同學們,只要照著以上四點做下來,你會覺得作文并不陌生、并不是難事了。怎么樣,頭不痛了吧?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