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芹
(廣東省東莞常安醫(yī)院,東莞市 523560)
·經驗交流·
B-Lynch縫合術及宮腔紗布填塞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效果觀察
李玉芹
(廣東省東莞常安醫(yī)院,東莞市 523560)
目的對比B-Lynch縫合術和紗布填塞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該院婦產科收治的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74例。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33例。觀察組采用B-Lynch縫合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宮腔紗布填塞術治療。對比兩組產婦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產后病率和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為(64.41±4.75)min,術中出血量為(825.15±132.48)mL,產后病2例,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有效率為87.80%,對照組有效率為78.79%,兩組產婦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7.23%,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B-Lynch縫合術操作簡便,能夠快速有效地控制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有利于產婦術后的康復,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B-Lynch縫合術;宮腔紗布填塞術;剖宮產;大出血
產后大出血是剖宮產術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導致育齡期婦女死亡的重要原因[1]。隨著我國剖宮產率的逐年上升,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發(fā)生率也有逐漸升高的趨勢[2]。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出血量大,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止血,產婦可因大量失血而迅速進入休克狀態(tài),甚至發(fā)生死亡。因此,爭取盡快控制出血是挽救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生命的關鍵。收縮子宮藥物的使用、按摩子宮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雖然有一定療效,但是起效較慢,難以短時間內控制出血[3]。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B-Lynch縫合術、紗布填塞術均作為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治療措施應用于臨床。本研究對比B-Lynch縫合術和紗布填塞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自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婦產科行剖宮產手術且術中發(fā)生產后大出血的產婦74例。產后大出血參照《婦產科學》第七版[4]中的標準進行診斷,以出血量>500 mL作為判定標準。根據產婦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33例。觀察組中,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6.81±6.24)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為(39.19±1.17)周,25例為初產婦,16例為經產婦;13例為瘢痕子宮,12例為巨大兒,7例為子癇前期,4例為前置胎盤,3例為胎兒窘迫,2例為胎位不正。對照組中,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6.63±5.73)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為(39.24±1.21)周,23例為初產婦,10例為經產婦;12例為瘢痕子宮,9例為巨大兒,6例為子癇前期,3例為前置胎盤,2例為胎兒窘迫,1例為胎位不正。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兩組產婦均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進行手術。產后出現大出血,遂采取縮宮素注射液(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 H31020850)靜脈滴注,按摩子宮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對癥處理后,仍不能有效止血。觀察組采用B-Lynch縫合術進行治療。具體手術過程為:清宮后將子宮拉出腹腔,雙手壓迫子宮以縮小其體積,在子宮切口和其右緣3 cm的交界處,以1號可吸收線由外向內穿刺,經宮壁全層后從宮腔穿至切口上緣和側邊相距4 cm處出針,在宮底距宮角4 cm處加壓縫合。然后繞過宮底,在子宮后壁和前壁相同的位置進針到宮腔內,并在左側的子宮后壁水平穿出??p線垂直經過宮底在子宮前壁從右側對應部位的上緣進針,然后在其下緣穿出,最后雙手加壓打結。觀察子宮無再滲血,子宮轉紅變硬后縫合子宮切口并將其放回腹腔。對照組采用宮腔紗布填塞術進行治療,具體手術過程為:先固定子宮底部,然后將自制的無菌紗條經子宮下段切口塞入宮腔,然后從宮底、宮角向下填塞壓緊,觀察沒有明顯滲血后,留出約3 cm的紗條于陰道處,填塞完畢。紗布填塞24 h后取出。兩組產婦術后均加強生命體征的監(jiān)護,給予抗感染治療,動態(tài)監(jiān)測產婦的血紅蛋白、陰道出血量的變化。
1.2.2 產婦出血量的計算方法 在剖宮產刺破羊膜后,羊水由吸引器吸出,完成分娩后,測量羊水的體積,同時計算術后止血敷料重量和術前重量之差,將其除去1.05為止血敷料內的血液體積[5]。止血敷料內血液體積和吸引器的血液體積之和為術中出血量。采用專用紙巾收集產婦術后的陰道出血,根據術后紙巾收集的血量,估算出產婦術后的出血量。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評估兩種手術方法對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治療效果,同時對比兩組產婦的產后病率。
1.4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產婦術后出血量、子宮恢復情況判定療效。有效:產婦術后2 h出血量在100 mL以內,生命體征平穩(wěn),子宮質硬,收縮良好;無效:產婦術后2 h出血量超過100 mL,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子宮收縮不良[6]。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病率的對比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為(64.41±4.75)min,術中出血量為(825.15±132.48)mL,產后病2例,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病率的對比 (x±s)
2.2 臨床療效的對比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87.80%,對照組有效率為78.79%,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臨床療效的對比 [n(%)]
2.3 并發(fā)癥的比較 觀察組有2例發(fā)生術后腹痛,1例出現腸黏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23%;對照組出現術后腹痛7例,腸黏連4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3%。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剖宮產是產科用于處理難產以及產科并發(fā)癥的重要方法。術中大出血是剖宮產的常見并發(fā)癥,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在臨床治療上,迅速控制出血是穩(wěn)定產婦生命體征、挽救產婦生命的關鍵措施。縮宮素是臨床防治本病的常用藥物,但是本病出血可十分迅猛,藥物發(fā)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且不同產婦間對藥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單純藥物止血難以有效控制病情[7]。子宮動脈結扎雖然可直接截斷血流,止血效果明顯,但是對術者的要求較高,結扎的失敗率較高[8]。子宮切除會破壞產婦的生育能力,常常作為最后的搶救措施。
B-Lynch縫合術是通過縫線的作用力,將子宮平滑肌縱向擠壓,壓迫其內的弓狀血管,達到減少血管的血流量、加速凝血過程、控制出血的作用。同時血流量的減少還使子宮肌層處于缺血狀態(tài),從而促進子宮的收縮、關閉血竇而進一步鞏固止血的效果[9]。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經過治療后,有效率達到87.80%,這也證明了B-Lynch縫合術可有效控制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病情。宮腔紗布填塞術是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通過宮腔內的紗布填塞,使宮腔內壓力上升,減少血管的出血量,同時紗布對子宮內膜表面血管的直接壓迫也可以起到減少出血量、促進凝血的作用[10]。本研究的結果也證實,對照組經過治療后,78.79%的產婦取得良好的療效,且和觀察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宮腔紗布填塞術對紗布填塞要求較高,不能遺留腔隙以避免出現隱匿性出血,同時留置紗條容易并發(fā)宮腔感染[11~13]。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和產后病率均顯著少于對照組,這說明了B-Lynch縫合術的耗時更短,有利于更快止血,減少產婦的出血量,減少產婦機體的損傷。在術后并發(fā)癥方面,由于B-Lynch縫合術減少了產婦術中的出血量,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因此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B-Lynch縫合術操作簡便,能夠快速有效控制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病情,有利于產婦術后的康復,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唐金玲,李 琳,孫 華,等.產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4(11):155-156.
[2] 唐珊英,林梅蘭,林少芬,等.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3):174-175.
[3] 孫 瑜.剖宮產術后大出血的治療新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1,7(6):176-178.
[4] 樂 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5.
[5] 李 琳.怎樣準確測量產后出血量[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3):1762-1763.
[6] 凌艷姣.B-Lynch縫合術及宮腔紗布填塞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效果觀察[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3,25(9):1016-1017.
[7] 張素云,趙 允.控壓水囊宮腔填充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20(20):49-50.
[8] 夏啟芝.改良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應用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42(20):1169-1170.
[9] 錢 芳,黃文英,李廣太,等.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4):720-721.
[10]韓陽麗.宮腔紗布條填塞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39例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3,(9):328-328.
[11]康新芬,魏海霞.3種方法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3):228-230.
[12]廖 丹,吳祖揚,廖 梅,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防治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剖宮產出血的臨床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22):3422-3423.
[13]謝麗鋒.背帶式子宮縫合術在剖宮產術后出血中的療效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20):3140-3142.
李玉芹(1979~),女,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
R 719.8
B
1673-6575(2014)05-0622-03
10.11864/j.issn.1673.2014.05.30
2014-07-29
201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