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傾城
好日子像偷歡
◎ 葉傾城
中年之后,我看待其他人的不幸,都像是發(fā)生在我身上似的。馬航意外,我唯一的感受是:我怕。
每當(dāng)看到死亡時(shí),我心里翻騰的一定是:房貸怎么辦?明天誰送小孩上學(xué)?老人將何以度殘年?在遠(yuǎn)藤周作的小說《深河》里,得了重病的作家每天強(qiáng)顏歡笑,但在上手術(shù)臺的前夜,他向陪伴他的大黑鳥痛苦地嘶吼出來:“我死了我老婆孩子怎么辦,他們怎么活下去!”我讀到這里,眼淚止不住地流。
2011 年,因?yàn)楣ぷ鞯脑?,我坐過一兩百次高鐵、動(dòng)車,我很喜歡它沉默的舒適、準(zhǔn)時(shí),以及我感受到的安全。也就是那一年,7月23日的高鐵事故震驚全國。我不寒而栗,感覺每一段旅途都是單身涉險(xiǎn),每一次回家都是劫后余生。
撞車后的第二天,我還要按照原行程出發(fā)——車站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有序的嘈雜,過一陣子,喇叭便播誦一次 :“去往廣州的旅客請注意……”我胡思亂想起來:火車的那一頭,有工作在等我,在生存面前,所有痛哭、猶疑都像是矯情之一種。我將這種感受偶爾當(dāng)笑話講給人聽,卻被一個(gè)不認(rèn)識的小朋友指斥。他說為了給“有關(guān)部門”施壓,應(yīng)該集體抵制高鐵,只有全車廂空空如也,才是無聲的力量。我啞然失笑,小朋友太年輕,還不懂生活。
我沒有跟我媽講高鐵事故,就像現(xiàn)在我也不和她談馬航意外一樣。我和她聊的社會新聞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如何被騙。但我忘記了,信息時(shí)代,兒女不再是老人獲得新聞的唯一窗口。
高鐵事故后第二周,我正常外出,本應(yīng)周日到家,周六上午,我媽打電話給我,劈頭一句:“你怎么還沒到家?”我一愣,說:“你弄錯(cuò)日子了,今天是周五(我也慌亂得口誤),你不要緊張。”她說:“哦……(明顯松一口氣)我不緊張,你也不要緊張?!睊炝穗娫?,我覺得眼淚涌了上來。
這時(shí),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正能量便是:因?yàn)榭謶?,因?yàn)橹澜K將失去,于是把與你共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當(dāng)作最寶貴的光陰——這個(gè)“你”,是我的家人、愛人、朋友、工作,以致一切。
(石順江 摘自騰訊文化專欄 圖/連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