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陽雪
摘 要:本真主義演奏風格研究屬于音樂表演研究范疇,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歡這種演奏風格,它倡導采用仿古樂器演奏,力求還原作品首演時的音響效果??梢哉f,本真主義演奏和傳統(tǒng)演奏已經形成了競爭局勢。我們不能說哪種演奏方式就一定好,或者哪種就一定不好。我們只是研究一種新的表演方式,讓聽眾能有一個不同的欣賞選擇。
關鍵詞:本真主義;多元化
“本真主義演奏風格”指的是使用仿古樂器,比如用羊腸弦的巴洛克小提琴、撥弦古鋼琴、沒有活塞的圓號等等,來演奏巴洛克及其之前時期的音樂作品。同時,演奏者還需要通過對現有的資料、圖片和保存至今的古樂器來研究當時音樂家創(chuàng)作作品時想表達的內涵和那個時代的演奏風格和技巧,從而復興巴洛克、文藝復興乃至中世紀時期的音樂。
可能在早些年,用仿古樂器演奏巴洛克及其之前時期的音樂作品還很少見,但是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很容易在音像店里找到用仿古樂器錄音的1750年以前的作品,羅杰.諾林頓、哈農庫特、平諾克等本真主義倡導者的名字我們現在也都不會陌生。他們重操古樂器,采用古樂產生時期的演奏方式去重現當時演出現場,這不僅是視覺的回歸,更是聽覺的本真回歸,使早期音樂作品重放異彩。那么,如何演奏才能被稱為“本真主義演奏風格”呢?“祛除音樂演奏中的雜質,回復音樂的本真狀態(tài)?!边@是本真主義倡導者之一指揮家羅杰.諾林頓給出的定義。確實如此,今天演奏巴洛克及其之前時期作品的人數不勝數,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的演奏是為了迎合今天的流行,迎合聽眾的欣賞趣味。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作品流傳至今它一定會受到不同時期,不同演奏者的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這樣才延續(xù)了作品的生命力。歷史上很多著名的音樂家也做過這樣的事,比如莫扎特就曾指揮過很多莫扎特風格的巴洛克作品。
但是本真主義認為演奏一部作品應該從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出發(fā),通過深入研究歷史文獻、圖畫、演奏傳統(tǒng)及音樂美學思想,從而探尋作曲家創(chuàng)作時的心中所想,以及作品首演之時的聽覺感受,挖掘作品本身更深刻的欣賞趣味和審美意義,之后再去動手演奏作品。目前,本真主義演奏風格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采用本真主義演奏風格的演奏家也越來越多,本真演出也越來越頻繁。據統(tǒng)計,1985年僅僅在一家唱片公司發(fā)行的唱片中,用古樂器演奏的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和用傳統(tǒng)演奏方式演奏的該部作品的比例就是1w3。由此可見,本真主義演奏已經成為當今音樂發(fā)展的一個潮流趨勢,并且影響著我們今天的演奏觀念和演奏方式。那么,“本真主義”演奏風格對當今的演奏產生了哪些啟示呢?我將其歸結為以下三點。
1 演奏音樂作品時應力求還原其真實性
本真主義演奏方式就是要回歸作品產生時代的歷史原貌,回歸作品的本真原貌。但是,如何才能回歸作品的原貌呢?當然,不是僅僅采用仿古的樂器來演奏就是回歸作品原貌。我認為,做到真實性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對音符、樂譜的正確詮釋,更確切地說,就是演奏應回到作品產生的那個歷史年代,采用當時的音樂處理方式和習慣。我們都知道音樂史上的不同歷史時期,表達音樂的特征、方式都不同。例如,文藝復興時期,世俗復調音樂取代了中世紀時期的宗教音樂占據了主導地位,音樂逐漸發(fā)展為以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為主;音樂從宗教感情轉向崇尚追求人性和自由,強調人的心境和感情的表達。而巴洛克時期歌劇清唱劇等大型聲樂體裁誕生,器樂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開始顯現出兩種常規(guī)、情感論等特征,此時的音樂旋律富有表現力。綜上所述,不同時期的音樂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演奏習慣,我們在演奏作品的時候不能忽略時期賦予作品的特征,而隨意改編,應該尊重作品的真實性。正如蘭多夫斯卡所說:“你盡管照你的方式演奏巴赫吧,我情愿用他的方式演奏。”可見,真實性對本真主義演奏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演奏才是客觀,更加有理有據的,符合歷史和時代要求的。
2 演奏作品時對樂譜進行合理填充
巴洛克時期都是采用通奏低音織體,這主要是由于當時記譜法的不完善造成。作曲家只創(chuàng)作作品的旋律和低聲部,其余的和聲部分都留給演奏者來即興補充。所以當時的音樂家們都具有很強的即興演奏能力,他們不僅填充和聲同時也在音樂作品中即興添加裝飾音和華彩樂段等。但是,現在的演奏家普遍都缺少這種即興演奏的能力,這就給還原早期音樂作品原貌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需要我們研究、推測并合理填充。但是這種推測絕不是憑空猜測的,而是需要演奏者對當時的演奏傳統(tǒng)和風格有準確的把握,大量的閱讀文獻資料、分析當時的演奏風格和演奏傳統(tǒng),填充出樂曲中被當時作曲家忽略的或者作曲家認為很明顯而沒有標明的細節(jié)部分,使樂譜更真實可靠。C.P.E巴赫曾說過:“如果他在樂譜的基本骨架上確實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那么他就是具有良好的趣味,即為對樂譜個性的填充,如果超出他應該恪守的分寸,脫離實際,過分陶醉于愚蠢的、毫無生氣的、沒有新意的技巧賣弄,他的卻為就成問題了。”這就再次說明填充必須要演充分尊重音樂作品,以還原作品原貌為基本,決不能為了迎合大眾的欣賞口味而隨意更改作品的風格和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
3 尊重音樂作品的多元形態(tài)
我們都知道,今天的音樂在時代發(fā)展的推動之下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fā)展形態(tài),出現了各種求新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藝術流派,我們不能說哪種演奏方式就是最好或最壞的,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只會給聽眾帶來不同的試聽感受,有利于更深層次的理解音樂作品。例如,貝多芬交響曲全解的錄制有很多版本包括拉特爾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卡拉揚指揮愛樂樂團、馬克拉斯指揮蘇格蘭室內樂團及愛樂樂團,當然也有本真主義指揮家的版本,如哈農庫特指揮歐洲室內樂團和加迪納指揮的革命與浪漫樂團等等。這些版本都是優(yōu)秀的對貝多芬交響曲的詮釋。我們無法說出哪個版本是最好的,因為每個版本的音樂家們認真鉆研各方面資料之后的結果。他們作為作曲家的代言人,在不脫離原作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將自己的音樂知識、音樂理念帶入音樂作品,從而創(chuàng)作出不同風格的演奏形式,使音樂作品呈現出多元化,在聽眾和作曲家之間建立了一座橋梁,來傳達音樂所要表達的內涵。我認為這應該也是作曲家希望看到的,正如莫扎特曾不斷地在樂譜上標注rubato(自由節(jié)奏),巴赫也在他的音樂中使用多種變化的音樂表情和速度,這些都說明作曲家對作品多元化的追求。
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喜愛這種演奏方式,越來越多的頂尖指揮家、演奏家加入到這個隊伍中,越來越多的知名音樂學府也開始了相關的研究方向??梢哉f,本真主義演奏和傳統(tǒng)演奏已經形成了競爭局勢。我們不能說哪種演奏方式就一定好,或者哪種就一定不好。我們只是研究一種新的表演方式,能夠更好地詮釋早期的音樂作品,延續(xù)音樂作品的生命力。它的產生和發(fā)展給音樂界帶來了新的聲音,使聽眾能欣賞到更加多元化的風格。
參考文獻:
[1] 約翰?沃爾特?希爾.早期音樂演奏活動的歷史、理論基礎和評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3).
[2] 劉寧.通曉歷史的表演導論[J].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2).
[3] 夏宏.本真運動第一家——庫依肯家族[J].音樂愛好者,2005(12).
[4] 倫兵.諾林頓帶來本真主義的真正聲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