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超,劉敏
罕少見病例
MSCT增強掃描診斷右側異位腎并雙腎旋轉不良1例
李亞超,劉敏
異位腎,右側;雙腎旋轉不良;螺旋CT
患者,男,50歲。無明顯誘因右上腹脹痛不適5 d,外院腹部超聲提示肝血管瘤。入院查體:腹平坦,未見腹部靜脈曲張,右腹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未觸及,腹部扣鼓音,移動性濁音陰性,肝區(qū)、雙腎區(qū)無叩擊痛,腸鳴音正常。無明顯發(fā)熱、頭暈、心悸,亦無咳嗽、咯痰。實驗室檢查正常。為進一步明確肝臟病變而行腹部增強CT檢查,碘比醇90 ml靜脈注射,行常規(guī)腹部平掃及增強掃描示:肝臟病變符合血管瘤改變;左側腎旋轉不良,腎門朝向腹側;右側腎臟位于盆腔骶椎前方,腎門朝向左前方;雙側腎臟實質密度均勻,未見異常強化。左腎上段輸尿管擴張,連續(xù)層面觀察右側輸尿管短縮,自腎盂達膀胱。遂診斷為右側盆腔異位腎并雙腎旋轉不良。
討論異位腎及腎旋轉不良是先天性腎臟發(fā)育畸形性疾病。異位腎是指腎臟定位的異常,分為盆腔腎、胸腔腎及交叉異位腎。盆腔腎的形成是由于發(fā)生早期腎蒂血管發(fā)出位置低,限制腎的上升,為異位腎中最常見的一種[1]。胎兒期腎臟在上升至腎窩的過程中會縱軸旋轉,當旋轉過程發(fā)生異常時,即為旋轉不良,分為腹側位、腹中線位、背側位及側位[2]。其常與異位腎等其他尿路異常相伴隨。
異位腎及腎旋轉不良一般不伴有臨床癥狀,臨床多為偶然檢查時發(fā)現。本例即因肝臟病變就診,而無泌尿系癥狀。本病亦可有獲得性并發(fā)癥如腎盂腎炎、腎積水、結石、腫瘤等引發(fā)的相應臨床癥狀。
異位腎及腎旋轉不良的診斷主要依據影像學檢查,其中CT掃描檢查較腹部超聲及靜脈腎盂造影更具有優(yōu)越性。盆腔異位腎表現為腎窩無腎影,于盆腔內見異位的腎臟;異位腎臟形態(tài)表現多樣;腎盂腎盞可見,常伴旋轉不良;輸尿管多過短。增強CT掃描腎皮質、髓質正常,延時掃描腎盂、腎盞及輸尿管內有對比劑排出,輸尿管長度能恰好自腎盂至膀胱入口,此點可與腎下垂鑒別。MSCT檢查以其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進行的任何方位成像及大范圍掃描方式可發(fā)現低至盆腔的異位腎,使得雙腎解剖及旋轉不良能清晰顯示。本例中右腎位于膀胱上方,骶椎前方,腎門朝向足側及左前方;左腎門朝向頭側及右前方;雙腎同步增強(圖1)。增強MSCT則可顯示腎皮質、髓質增強情況及輸尿管走向,可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加細節(jié)化的解剖關系信息。
注:A.左腎位置正常,腎門朝向頭側及右前方,腎盂擴張;B.右腎位于膀胱上方,骶椎前方;C.右腎門朝向足側及左前方,雙腎呈一致性同步強化,腎實質、髓質增強正常
圖1 患者影像學表現
1 周瑞錦, 劉中華, 玄緒軍.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遺傳病與先天畸形[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239-241.
2 鄭晶晶,張雪寧,劉輝佳,等.融合性交叉異位腎伴旋轉不良1例[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29(1):58.
056201 邯鄲,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總醫(yī)院放射二科(李亞超),老年病科(劉敏)
10.3969/j.issn.1671-6450.2014.06.038
201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