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學
摘要:以往,音樂課堂對流行音樂持抵制態(tài)度,認為它與我們所傳授的高雅藝術是背道而馳的。而《新課標》實施后,它已經常被引入課堂,并能光明正大地寫進中小學教科書。本文就如何把流行音樂巧妙地運用于音樂課堂教學進行闡述。
關鍵詞:音樂課堂;聆聽;參與;興趣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258-01 《新課標》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音樂的審美應圍繞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展開。流行音樂很容易占據學生的心靈,你看,學生唱課本歌曲味同嚼蠟,唱流行歌曲卻有滋有味,而流行音樂的水準參差不齊,低俗的作品完全可能將學生的審美情趣引入歧途,甚至直接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音樂教師,必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辨別美丑的意識,讓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真正發(fā)揮出陶冶情操的作用。以下是筆者幾年來把流行音樂引進課堂的一些嘗試。
1.巧用流行音樂,培養(yǎng)學生聆聽的習慣
音樂是怡情悅性的藝術,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浸染式的。音樂又是一門特殊的聽覺藝術,學生利用聽覺器官接受音樂的熏陶,日積月累地多聽,會使學生思想情感產生質的飛躍。美國當代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科普蘭在其著作《怎樣欣賞音樂》的扉頁上寫著:"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專注地傾聽音樂?這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
正式上音樂課前的3-5分鐘,學生都會陸續(xù)進入音樂室,但因沒開始上課,學生們往往都在談話,有小聲說,有大聲笑。一次試用計算機時錯放了歌曲《同桌的你》,音樂剛響起,學生就立刻安靜下來,然后有人輕輕跟著唱,見我不制止,全班都跟著唱起來,結束時,很多學生還要求再來一遍,讓他們盡情地唱一唱。結果那節(jié)課,全班學生的興致都很高。下課時,有些學生還唱著《同桌的你》走出教室。由此,我決定把課前這3-5分鐘好好利用起來,如果能持之以恒,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好習慣。于是,我馬上在學生當中作了調查,把他們喜歡的流行音樂列出來,再把旋律好聽,歌詞健康的歌曲排好順序,利用課前的時間播放給學生聽。這樣,每節(jié)課前,學生都可以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歌曲。一段時間下來, 學生都互相約束,教室里不再吵吵嚷嚷,大家都習慣進來課室后安靜地聆聽音樂,見到這種好現象,筆者決定在聽的內容上做些變化。我國音樂家朱踐耳曾提出:理論家、音樂家、作曲家都應有四副耳朵:聽古典音樂的耳朵;聽現代音樂的耳朵;聽民族民間音樂的耳朵;還有是聽流行音樂的耳朵。雖然中學生不可能都成什么家,但只熱衷于流行音樂,對藝術性更高的音樂卻不愿意聽,嚴重影響音樂欣賞的提高。
2.巧用流行音樂,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在座位上議議、動動、唱唱,運用自如,但讓他們單獨上講臺表演卻變得羞羞答答,你推我讓;有的學生積極性雖然很高,但回答時卻文不對題,答非所問,引得同學都哄堂大笑。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要多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在此空間自由發(fā)揮,自由鍛煉,提高表演的能力?!墩n標》指出:"在所有的音樂教學活動中,都應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意識,重視藝術實踐,將其為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于是,筆者在課堂上開設了"音樂天地"欄目,時間是5-10分鐘,讓學生在此空間自由組合,自由選擇喜歡的節(jié)目進行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唱歌,跳舞,講音樂故事,彈琴等均可。
3.巧用流行音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yǎng)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是我們音樂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標。教師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用豐富多彩的教學策略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達到在學生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并奠定終身愛好音樂的基礎。
流行音樂短小易懂,具有較強的時尚性,娛樂性,叛逆性,宣泄性等,正好符合青少年朝氣,喧鬧的階段性性格特征,它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一個有效手段和途徑。但流行音樂直接進入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老師細致篩選,通過對作品的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確保為學生提供的是具有美好情感,正確價值觀的優(yōu)秀作品。還要針對教學目標有的放矢,運用得法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把流行音樂引進教學:
3.1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例如:欣賞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可以選擇臺灣的S.H.E組合演唱的歌曲《不想長大》,歌曲的第二部分旋律完全采用《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主部的主題,給人以輕快,清新的感覺。又如欣賞《二泉映月》時,可選用曾靜演唱的《二泉吟》,歌曲凝重而包含深情,尤其是歌詞將阿炳的滿腹憂憤,后人對他的深切同情和由衷的贊頌表達得淋漓盡致。
3.2作為拓展內容選唱。例如:學了歌曲《東方之珠》后,選唱《香港別來無恙》;學了《?;丶铱纯础?《媽媽的吻》,選唱《真的愛你》,《感恩的心》;學了《友誼地久天長》,選唱《朋友》;學了《手拉手》,選唱《生命之光》,《北京歡迎你》;有同學生日時唱《生日禮物》,《祝我生日快樂》;放假前會唱《祝你平安》,《思念》;學生考試前會選唱《Everyone is No 1》等。
3.3根據識譜需要選唱。單純的識譜教學,單調枯燥,學生一看見這些節(jié)奏就頭暈,不知該怎么唱。教師為了教學的到位,對這些知識,不得不花費很多時間反復強調練習,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索然無味的課堂氣氛,怎么能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但學生唱流行歌就不同,例如:《東風破》、《童話》、《Angel》等,無論節(jié)奏多密集,多難,都可以唱得很準確。所以,為了視譜教學需要,筆者會選擇相應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快樂地邊打節(jié)拍邊唱歌詞,再由教師彈奏旋律,學生跟著唱歌譜,然后自然地過渡到要學的內容上,這樣一來,視譜就化難為易,化枯燥乏味為生動活潑,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實踐證明,讓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進課堂,不但豐富了課堂教學,而且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效率;不但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使學生有了辨別美丑的意識,讓他們知道中學生應選唱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曲,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巧用流行音樂為教學服務,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加以利用,作為音樂教師,只要堅持新課程的理念,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一切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出發(fā)點,那音樂課堂一定會放射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