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 林革
仙女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豐收,因為天氣原因必須搶收,所以全村的百姓都緊張地忙碌起來. 割麥脫粒、裝袋進倉,熙熙攘攘、熱火朝天的喧鬧景象持續(xù)了一周,直到百十噸麥子全都運進3座糧倉,大家才長出一口氣.
不過,接下來的幾天,村里還沒恢復以往的安靜. 由于七手八腳匆匆忙忙,三座糧倉里裝的麥子雖然都是整噸數(shù),但多少不一,不方便保存和出售,所以村長又帶著一些壯勞力調(diào)運麥子,把A、B、C三座糧倉的麥子調(diào)勻. 這通活忙得比較特別,因為據(jù)負責記錄和檢查的會計頗具神秘的敘述是:剛開始,從B倉里運出相當于A倉原有的麥子數(shù)到A倉;接著,又從C倉運出相當于B倉剩下的麥子數(shù)給B倉;最后,從A倉運出相當于C倉剩下的麥子數(shù)給C倉. 這么一來二去后,三座糧倉的麥子噸數(shù)剛好相同. 檢查中發(fā)現(xiàn),有座糧倉的麥子受潮需要及時賣出,至于究竟是哪個糧倉,腦瓜子好使的人自然能判斷. 需要提示的信息僅僅是,這個糧倉原有麥子50噸.
得,會計故意賣的關子可真難住了大家. 雖說個個都是干活的行家里手,可碰到這動腦筋的事就頭疼了,加上剛剛忙得暈頭轉(zhuǎn)向,誰也弄不明白. 還好,束手無策的時間不長,村長的孫子小明放學回家正好路過,這小機靈被叔叔伯伯們救星般拉住. 在弄清了問題的原委后,小明對著三座糧倉左顧右盼思考了一番,在再次確認糧倉里的麥子都是整噸數(shù)后,他撲閃著大眼睛露出得意的笑容,伸手一指B倉庫說就是它了.
大家都等著會計來裁判,只見會計點點頭追問:“不會瞎蒙的吧?說說理由.”小明胸有成竹的分析是:假設A、B、C糧倉原各有麥子數(shù)為A、B、C噸,根據(jù)題意敘述可以把三座糧倉調(diào)運后的麥子噸數(shù)用表格直觀表示出來(如下表).
因為最后三座糧倉的麥子噸數(shù)相同,所以有A-C+B=2(B-A)…①和A-C+B=2(C-B+A)…②. 化簡①式得B=3A-C…③,化簡②式得3B=A+3C…④,由③、④式可解得B=A,C=A. 即A倉原有麥子A噸、B倉原有麥子A噸、C倉原有麥子A噸. 已知,三座糧倉里的麥子都是整噸數(shù),說明A、B=A、C=A都應該是整數(shù),而且其中一個數(shù)為50,稍加推斷,不難看出只有A=30時才能滿足這樣的限制,所以B=×30=50、C=×30=40,即受潮的糧倉是B倉.
會計聽罷終于豎起大拇指:“這機靈鬼果然名不虛傳,確實有兩手!”村長疼愛地摸著孫子的腦袋說:“還行,也算是小露一手吧!”那口吻一聽就知道,自豪驕傲的成分居多,搞得小明都不好意思了.
(作者單位:揚州職業(yè)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