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聯合應用前列地爾和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內分泌科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基礎治療方案,治療組在基礎治療方案上加用前列地爾和依帕司他,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周,并隨訪半年,評估臨床療效。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663,P=0.0001);治療前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各項指標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聯合應用前列地爾和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改善效果明顯,緩解了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前列地爾;依帕司他;糖尿??;心率變異性
[中圖分類號] R58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c)-0066-03
Evaluation about the effect of alprostadil and epalrestat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YU Jian-x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and epalrestat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 One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were regarded as research subject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Basic treatment plan was implemented to the control group.Alprostadil and epalrestat was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continued for 4 weeks,and were followed for six months,then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assess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0.0%,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56.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14.663,P=0.0001).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exes of both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exes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It has obvious improvement of alprostadil and epalrestat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Combination therapy relieves the symptoms of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and deserv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lprostadil;Epalrestat;Diabetes;Heart rate variability
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癥狀包括直立性低血壓、靜息性心動過速及無痛性心肌缺血,嚴重心臟自主神經病變使惡性心律失常、心絞痛、無痛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上升,使心臟猝死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1]。心率變異性是診斷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重要指標。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療效顯著,同樣能夠較好地改善心率變異性,而國內外目前對于其聯合用藥治療心率變異性的報道不多[2]。本研究旨在探討聯合用藥對糖尿病合并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緩解)以及對心率變異性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內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100例,納入標準:符合WHO(1999)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存在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表現,臨床表現為心悸、胸悶、心前區(qū)疼痛、水腫等,心率變異性檢查指標(SDNN、MSD、SDANN、rMSSD、PNN50)有一項以上異常[3]。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內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fā)癥;②臨床糖尿病性腎??;③嚴重心、肺、腎功能衰竭史;④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及腦血管意外[4]。根據隨機數字表將10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基礎治療方案治療,包括:①甲鈷胺,口服,500 μg/次,3次/d;②貝前列素鈉,口服40 μ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10 μg加生理鹽水10 ml靜脈滴注,1次/d;依帕司他片50 mg口服,3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周,并隨訪半年,評估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并進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自覺癥狀積分,測定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SDNN、MSD、SDANN、RMSSD、PNN50的變化以及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糖情況[5]。
1.4 療效標準
根據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程度(胸悶、心悸、胸痛和水腫)進行積分,分為重度、中度、輕度和無,分別記為4、3、2、1分。顯效: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自覺癥狀積分至少減少6分;好轉: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自覺癥狀積分減少3~5分;無效: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自覺癥狀積分減少<3分[6]。總有效率=(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663,P=0.0001)(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14.663,*P=0.0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各項指標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非常多見的內分泌紊亂疾病,因糖代謝的長期紊亂導致山梨醇等物質積累,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害,出現自主神經病變[7]。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包括胸悶、心悸、胸痛和水腫等[8],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本研究通過聯合用藥的方式對2型糖尿病合并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患者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總有效率高達90%。依帕司他是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通過對該酶的抑制作用來調節(jié)葡萄糖代謝,降低山梨醇的產生,從而降低糖尿病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9]。前列地爾是一種有效的糖尿病神經反應抑制劑,其作用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改善微循環(huán)來調節(jié)神經功能。心率變異性是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重要指標,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心臟竇房結進行調制,該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對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10]。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聯合用藥對患者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標顯著改善,聯合用藥組的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聯合用藥對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合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改善效果明顯,能緩解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令華,許金華,孟凡霞,等.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 6(5):274-275.
[2]張國艷,張浩,牛效清.前列地爾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2,18(4):145-146.
[3]鐘?;?,萬沁,徐勇.前列地爾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7,30(7): 38-41.
[4]林令華,李志改,于軍會,等.動態(tài)心電圖評價依帕司他對糖尿病心率變異性影響和療效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7-9.
[5]阮希成,蔡奕琪,肖建宏,等.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27):96-97.
[6]鄧華釗,李桂平.貝前列素鈉聯合甲鉆胺治療對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3(2):76-78.
[7]盧海燕,季曉珍,吳雅琴.前列地爾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頸動脈內膜增厚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分析及臨床意義[J].海峽藥學,2010,22(5):94-95.
[8]王午喜,屈宗杰.早期糖尿病腎病心率變異性的臨床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5):1959-1960.
[9]張業(yè),馮波.波動性高血糖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2,24(5):548-549.
[10]趙宗權,吳貽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與心率變異性相關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18(8):1079-1081.
(收稿日期:2014-03-12本文編輯:郭靜娟)
[基金項目] 江西省九江市科技計劃項目
[作者簡介] 虞建新(1967-),男,本科,內分泌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663,P=0.0001)(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14.663,*P=0.0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各項指標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非常多見的內分泌紊亂疾病,因糖代謝的長期紊亂導致山梨醇等物質積累,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害,出現自主神經病變[7]。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包括胸悶、心悸、胸痛和水腫等[8],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本研究通過聯合用藥的方式對2型糖尿病合并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患者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總有效率高達90%。依帕司他是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通過對該酶的抑制作用來調節(jié)葡萄糖代謝,降低山梨醇的產生,從而降低糖尿病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9]。前列地爾是一種有效的糖尿病神經反應抑制劑,其作用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改善微循環(huán)來調節(jié)神經功能。心率變異性是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重要指標,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心臟竇房結進行調制,該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對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10]。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聯合用藥對患者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標顯著改善,聯合用藥組的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聯合用藥對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合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改善效果明顯,能緩解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令華,許金華,孟凡霞,等.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 6(5):274-275.
[2]張國艷,張浩,牛效清.前列地爾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2,18(4):145-146.
[3]鐘?;ǎf沁,徐勇.前列地爾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7,30(7): 38-41.
[4]林令華,李志改,于軍會,等.動態(tài)心電圖評價依帕司他對糖尿病心率變異性影響和療效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7-9.
[5]阮希成,蔡奕琪,肖建宏,等.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27):96-97.
[6]鄧華釗,李桂平.貝前列素鈉聯合甲鉆胺治療對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3(2):76-78.
[7]盧海燕,季曉珍,吳雅琴.前列地爾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頸動脈內膜增厚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分析及臨床意義[J].海峽藥學,2010,22(5):94-95.
[8]王午喜,屈宗杰.早期糖尿病腎病心率變異性的臨床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5):1959-1960.
[9]張業(yè),馮波.波動性高血糖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2,24(5):548-549.
[10]趙宗權,吳貽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與心率變異性相關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18(8):1079-1081.
(收稿日期:2014-03-12本文編輯:郭靜娟)
[基金項目] 江西省九江市科技計劃項目
[作者簡介] 虞建新(1967-),男,本科,內分泌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663,P=0.0001)(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14.663,*P=0.0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各項指標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非常多見的內分泌紊亂疾病,因糖代謝的長期紊亂導致山梨醇等物質積累,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害,出現自主神經病變[7]。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包括胸悶、心悸、胸痛和水腫等[8],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本研究通過聯合用藥的方式對2型糖尿病合并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患者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總有效率高達90%。依帕司他是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通過對該酶的抑制作用來調節(jié)葡萄糖代謝,降低山梨醇的產生,從而降低糖尿病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9]。前列地爾是一種有效的糖尿病神經反應抑制劑,其作用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改善微循環(huán)來調節(jié)神經功能。心率變異性是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重要指標,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心臟竇房結進行調制,該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對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10]。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聯合用藥對患者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標顯著改善,聯合用藥組的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聯合用藥對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合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改善效果明顯,能緩解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令華,許金華,孟凡霞,等.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 6(5):274-275.
[2]張國艷,張浩,牛效清.前列地爾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2,18(4):145-146.
[3]鐘?;ǎf沁,徐勇.前列地爾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7,30(7): 38-41.
[4]林令華,李志改,于軍會,等.動態(tài)心電圖評價依帕司他對糖尿病心率變異性影響和療效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7-9.
[5]阮希成,蔡奕琪,肖建宏,等.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27):96-97.
[6]鄧華釗,李桂平.貝前列素鈉聯合甲鉆胺治療對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3(2):76-78.
[7]盧海燕,季曉珍,吳雅琴.前列地爾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頸動脈內膜增厚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分析及臨床意義[J].海峽藥學,2010,22(5):94-95.
[8]王午喜,屈宗杰.早期糖尿病腎病心率變異性的臨床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5):1959-1960.
[9]張業(yè),馮波.波動性高血糖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2,24(5):548-549.
[10]趙宗權,吳貽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與心率變異性相關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18(8):1079-1081.
(收稿日期:2014-03-12本文編輯:郭靜娟)
[基金項目] 江西省九江市科技計劃項目
[作者簡介] 虞建新(1967-),男,本科,內分泌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