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小予他娘
上周帶寶寶(1歲9個月)去看牙,補了4顆,其中一顆露神經(jīng),做了根管治療。過程肯定慘烈,但為了寶寶將來有一口好牙,忍受點痛苦也值得。
帶寶寶離開醫(yī)院后,我滿腹都是后悔和自責。寶寶還小,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護理方法成長,所以,寶寶的護齒工程,是媽媽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一口小白牙而奮斗的路還遠吶!
小寶寶怎會有齲齒
我家寶寶這種齲齒叫“奶瓶齲”,顧名思義,很大原因是含著奶瓶入睡造成的。因為牙齒浸泡在奶液中,會不斷地被殘留奶液腐蝕,前門牙被浸泡得最多,也就最容易被侵蝕。時間久了,還會波及后面的尖牙甚至槽牙。
發(fā)現(xiàn)后怎么辦
一旦有了齲齒,只能盡快治療,沒有別的辦法。齲齒是不可逆的,它不會自己變好,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寶寶的乳牙很薄,一旦有齲齒,壞的進程會很快,如果拖下去,露了神經(jīng)的話就必須做根管治療,既費時又痛苦。
能給低齡寶寶束縛補牙的醫(yī)院很少,媽媽需要事先查問清楚能否治療。有的醫(yī)院,包括有些兒童醫(yī)院,對于低齡寶寶,可能不建議補牙,只是保守地做涂氟處理。但我認為,涂氟治標不治本,一旦齲齒繼續(xù)發(fā)展,再補會更加麻煩;而且乳牙的神經(jīng)并不敏感,可能孩子都還沒有疼痛的感覺,就已經(jīng)傷及神經(jīng)了,我不愿意冒這個險。
以后直接換牙行不行
話雖這么說,我還是持反對意見。理由有三:首先,我想到的是美觀,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的自信,寶寶和媽媽都想擁有;
其次,出現(xiàn)齲齒后,寶寶還是會疼的,甚至會影響進食;
最后,如果牙齒缺損甚至整顆脫落的話,將來恒牙萌出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形狀不整齊。
束縛治療慘烈嗎
哭是肯定的,但治完立刻就玩上了,所以我覺得還好吧。我家寶寶還不到兩歲,所以需要束縛治療,就是用床單把他卷壽司似的裹起來,再用膠帶黏在治療床上,保證他一動不動。治療時一個人按著頭,一個醫(yī)生主要操作,一個醫(yī)生打下手(包括吸口水、遞工具之類的),一場戰(zhàn)斗下來確實費不少力氣。為了讓他保持嘴張開的姿勢,會在他嘴里塞一個橡膠做的小工具;為了防止他眼睛看燈,還會給他帶一個小墨鏡??傊?,之前我擔心的很多問題,到醫(yī)生那里就不是問題了,人家見過的孩子多了,該怎么下手就怎么來,麻利得很。
束縛治療之前需要禁食3~4個小時,防止他哭鬧時嗆到。如果家長不忍心束縛治療,可以選擇全麻,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看自己的取舍吧。
牙齒好壞遺傳嗎
確實有相對容易患齲齒的人,比如口腔環(huán)境偏酸性,就更利于細菌生長,導致蛀牙的產生。很多疾病都有遺傳因素,但后天的很多不良習慣應是主要誘因。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常長蛀牙,就更要注意寶寶口腔的護理,加緊預防。只要預防做到位了,蛀牙至少不會來得那么早、那么猛烈。
具體預防措施包括:盡早斷夜奶,每天刷牙,日常注意生活衛(wèi)生,不要跟寶寶共用餐飲具(不要對口直接幫寶寶嘗一下水燙不燙之類)等等。
母乳奶睡就不會得齲齒嗎
有媽媽說,母乳奶睡不容易得齲齒。這話部分沒錯,母乳好處多,其中之一是能預防齲齒。但母乳喂養(yǎng)的齲齒發(fā)病率是奶粉喂養(yǎng)的一半,這一半也不是零。母乳不是護齒器,不能保證百分百不得齲齒,關鍵還是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傊?,母乳本身沒問題,但只要寶寶長了牙齒,喂奶后就要注意口腔清潔,比如刷牙,或至少喝完奶用紗布擦擦或給水喝。
到底什么時候開始刷牙
從寶寶有第一顆牙開始,就要刷牙。如果寶寶不配合,可以用紗布沾水擦,也可以用市售的擦牙巾,但最晚要在槽牙長出后就要開始用牙刷了,紗布是不能徹底清潔牙齒的。
含氟牙膏和無氟牙膏各有醫(yī)生支持,看媽媽怎么判斷選擇,但如果孩子非常抵觸牙膏,那么即便是蘸清水也要堅持刷牙。
對于小寶寶來說,一定要家長親自來刷,他自己不可能清潔干凈。家長刷的過程,要保證所有的牙齒都刷到,每顆牙齒的幾個方向都刷到,不能敷衍了事。
我家寶寶1歲多補牙殺神經(jīng),牙齒不能算好,不過雖不是正面榜樣,亡羊補牢也不晚。寫出來和各位媽媽分享,是真心希望不要再有寶寶重蹈覆轍。孩子的牙齒是最容易生病、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為了寶寶的一口小白牙,媽媽們加油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