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欽
摘 要 大學體育教學要實現(xiàn)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發(fā)表,培育學生良好的健身意識及運動習慣,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重要目標,關鍵在于其教學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影響大學體育教學效果的因素,并對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效果的方法加以探討,以期為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效果,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教育的功能略盡綿力。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效果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to Improv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WEI Qi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foster students' awareness of good health and exercise habit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other important goals, the key lies i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sports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ports to be explored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o help fully play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college students
1 影響大學體育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1.1 高校的政策導向因素是影響大學體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高校的政策導向,包括自身發(fā)展所制定的發(fā)展目標及圍繞教學任務的具體行動綱領、準則,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方向,對高校的體育教學起到關鍵性的指導作用。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在于高校是否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學校體育教育機制及明確的體育課任務要求。
1.2 師資力量是影響大學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只有高素質的體育教師才能成就高質量的體育教學。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專業(yè)技術素質及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通常來講,知識廣博、專業(yè)技術過硬、工作認真負責、平易近人的教師往往能以獨有的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影響著學生的體育學習的效果。
1.3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會影響大學體育的教學效果
大學生經歷了多年的應試教育,受到來自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影響,他們重視智力學習發(fā)展,輕視體育學習,認為體育課程無足輕重,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加之學生本身的鍛煉意識較為淡薄,體育基礎較為薄弱,意志力、耐力差,在課堂上僅僅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授,課后很少進行思考練習,導致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1.4 教學場地、器材、自然環(huán)境等外在因素也對體育教學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充足的教學場地、齊全的器材配備、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更能吸引學生投入到教學中。
2 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效果的方法
2.1 加強對大學體育教學工作的支持
(1)高校應根據我國國情及高校自身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經驗,制定行之有效的學校體育教育機制。建立高校體育工作制度,不斷改進并調整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核心地位,將培育學生的終身體育健康習慣作為教育的目標,切實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2)集結體育部門、財政部門等諸多部門共同參與、共同研討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問題。做到明確體育教育教學任務,設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并分析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需學習的內容,將學校體育與生活教育、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據此做出詳盡的計劃與安排。
(3)具體闡述教師和學生應達到的標準及程度,將培養(yǎng)目標具體融入到編制具體課程的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學科邏輯體系,反映出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到體育的各種教育功能,并將其有效發(fā)揮,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身心和諧統(tǒng)一。
(4)嚴格監(jiān)管體育教學,各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協(xié)同推進,端正教育思想,規(guī)范辦學行為。
2.2 改進教學手段
(1)遵循“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以傳授、灌輸為主要方式的教學方式加以改進,積極梳理體育課堂組織形式,根據學生的基礎學力的不同,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基礎擬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構建個性化發(fā)展與全面性發(fā)展結合的模式。
(2)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及其能力出發(fā),增強教學內容設計的趣味性,發(fā)掘更多更好的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開發(fā)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教學資源。
(3)組織體育知識講座,要求相關方面的專家、教師及優(yōu)秀運動員走上講壇,提高廣大學生的體育理論水平,還可利用媒體、校園網等諸多平臺,對各重大體育賽事進行報道,提升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欣賞水平。
(4)還可組織學生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交流活動,擴大學生的社會交往面,拓展學生的社會實踐,培育學生的體育意識及創(chuàng)新能力。
(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整合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及現(xiàn)代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并最終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
2.3 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
許多大學生學習體育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存在著輕視體育的思想誤區(qū),這種錯誤的認識嚴重影響了學生本身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繼而影響到了大學體育的教學效果。高??赏ㄟ^校園文化宣傳欄、校園廣播站、校園報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體育文化教育,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理解與認識。還可通過舉辦校園運動會、體育游戲、體育賽事展播、體育知識講座等活動,建設校園體育文化,使學生親身體驗體育的魅力,并在體驗中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認識體育的重要意義。此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觀,樹立對體育學習的信心,還有賴于教師的正確積極的引導。教師可通過訪談、問卷調查、文獻搜集整理等方法,了解體育基礎學力薄弱及厭學學生的詳細情況,并依照學生的實際狀況,挖掘學生的不同興趣點,采取針對性強的教育方法,改變學生對體育的認知,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體育情感,激發(fā)學生的信心與熱情,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
2.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不斷加強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重視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堅持以科研服務教學。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教師學術交流、項目申報提供支持,創(chuàng)設濃郁的科研氛圍,不斷推進體育課程建設,提高體育教學水平。(2)教師也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主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完善知識儲備,提高業(yè)務能力,掌握有效的課堂教學技巧,共同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體育教育團隊。(3)維護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尊嚴,以優(yōu)雅的儀表、嚴肅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平易近人的言語、準確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耐心細致的指導,贏得學生的愛戴與尊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大學體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煜新.現(xiàn)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管窺[J].新西部,2010.
[2] 田軍.構建高校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能力培養(yǎng)新模式[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
[3] 楊建新,林建.固有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內江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