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
【摘要】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只圍繞高考這根指揮棒,教出來的學生幾乎也只會啞巴英語,這與素質教育目標相距甚遠。如何探尋的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一直是一線英語教師苦苦追尋的目標,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英語教學中。而信息技術怎樣才能與英語學科有效整合,怎樣才能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既能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又能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也是英語教師們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本篇文章就我自己的教學經驗闡述一下教學觀點,力求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英語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有效整合高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119
在高考成績中,不少男生卻在英語這門學科中吃虧不少。特別是農村高中學校,傳統(tǒng)教學中無論老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成績就是上不來。即使有的學生成績還是不錯,但是也只會啞巴英語,聽、說能力非常欠缺。原因究竟為何?關鍵還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被真正激發(fā)出來?,F代化教學手段進入課堂教學,推動了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程改革給教師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它要求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高中英語教師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更適合學生學習環(huán)境呢?
我校作為四川省首批課改樣本校,將全面推動新課改的實驗與研究,它倡導的教育理念在改變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同時,必然改變著課堂,必然在課堂中體現。一年前,我校多媒體教室都新裝新配電子白板系統(tǒng)(含投影、電腦、實物展臺、音響等設備),所有教師都能在辦公地點上網查找教學資源和相關信息,學校網站、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也正啟動,這都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huán)境,為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奠定了物質基礎。
一、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
1.有利于課堂整體把握,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和效率。
現代學習理論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缎掠⒄Z課程標準》也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和健康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多媒體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合理的運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使教學內容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宏觀為微觀,使英語教學從單一的模式向直觀性、趣味性、藝術性和立體化模式發(fā)展。
2.有利于突破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難點。
利用信息技術,教師通過制作課件和電子教案,能進一步梳理教學內容,理清教學思路,明確教學重難點;運用多媒體授課方式,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學習,眼、耳、手、腦并用,總而增強學習效果,豐富課堂教學;利用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如一段英文原聲電影、一曲歐美經典音樂、朗讀錄音、動畫演示、圖片場景,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3.巧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必要條件。所以英語教師應巧妙地選用多媒體方式來吸引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點基本上分為:主體性、生活性、形象性、學科性、問題性、情感性、懸疑性、真實性和典型性。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二、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面臨的問題與策略
1.很多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的老師尤為嚴重,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新生事物。自己對計算機操作不熟練。部分教師缺乏過硬的媒體操作技術,不能自如應付突如其來的事故。如:有教師遇到課堂教學中的計算機死機、突然斷電等意外情況,就會手忙腳亂,等到故障排除,一堂課的時間也消磨完了。很多老師漸漸失去興趣,選擇傳統(tǒng)教學也實屬無奈,學生的學習效果斷然也受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首先要抓好對英語教師的培訓,用自己的多媒體課件上課,在學中提高,在提高中學,努力學習和掌握計算機,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及其帶來的便捷。
2.制作水平不夠。有些老師能簡單使用現代化教學媒體,但課件過于簡單或“花哨”,只是實現課本的綱要內容簡單地“搬家”,而沒有必要的圖像、音頻或視頻等,造成學生感知障礙,從而失去信息技術特有的意義和優(yōu)越性,還不如不用信息技術,有的制作過于“花哨”,如在整個課件上加入與課本內容無關的動態(tài)圖片或背景音樂,學生的注意力就可能會被這些無關的內容或音樂所吸引,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課堂教學,影響教學效果。
3.現代化多媒體教室緊張。由于資金問題,我校除兩個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室外,僅兩個現代多媒體教學教室,且配備電子白板系統(tǒng)。全校共計68個高中教學班,遠遠不能滿足我校教室的現代化教學需要。要上一堂多媒體課,需要提前兩周左右。還懇請相關部門給予幫助,至少讓每一個班級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已是現代化教學要求的迫切需要。
4.師生情感交流也不容忽視。在課堂上,教師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計算機不可取代的。“人與人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具親和力、最靈活的語言,師生之間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和學的途徑?!苯處煵灰蛔霾シ艈T,要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英語課堂上師生的口頭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好方式,是計算機所不可替代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的展示,就會把本應由教師講述的內容變?yōu)槎嗝襟w演示,把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親切的口頭交流變成冷冰冰的人機對話。
總之,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具有其自身的優(yōu)越性,但也需要教師運用辯證的思想,以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和研發(fā)工具,正確地運用教育技術,使英語教和學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成文輝.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應把握好的幾個問題[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5).
[2]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