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
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觀察
肖慧
目的 觀察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南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在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子宮肌瘤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A、B、C組3個組(n=30)。A組采用5 mg/d小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B組采用12.5 mg/d劑量進行治療,C組作為對照組采用雷公藤多苷進行治療。對3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及對比分析。結果 3組患者持續(xù)治療3個月后進行療效觀察,A、B 2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86.7%、83.3%,明顯高于C組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 2組的治療效有效率對比無明顯差異;A、B 2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6.7%、10.0%,明顯低于C組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 2組的治療效有效率對比無明顯差異。結論 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可以取得較雷公藤多苷更為顯著的臨床效果,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5 mg/d劑量與12.5 mg/d劑量米非司酮對比,5 mg/d治療效果同樣顯著,用藥更少,有效降低成本。
米非司酮;子宮肌瘤;雷公藤多苷
子宮肌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當前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有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雖然可以直接取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并發(fā)癥多,給患者恢復帶來難題[1]。本研究選取南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及最佳劑量進行了研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南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在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到子宮肌瘤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6.0±3.5)歲;所有患者經(jīng)門診婦科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且均為良性腫瘤;排除入院前長期采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排除米非司酮過敏患者;子宮肌瘤情況,其中單發(fā)性子宮肌瘤33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30例,子宮肌壁間肌瘤27例;并發(fā)基礎疾病情況,其中有10例伴有肝功能不全,有8例伴有糖尿病,有6例伴有心功能不全,有3例為巨大腫瘤。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隨機分組原則分為A組、B組和C組,各30例。其中A組年齡35~58歲,平均年齡(43.3±2.9)歲,單發(fā)性子宮肌瘤12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8例,子宮肌壁間肌瘤10例;B組年齡36~59歲,平均年齡(45.6±3.1)歲,單發(fā)性子宮肌瘤11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10例,子宮肌壁間肌瘤9例;C組年齡36~60歲,平均年齡(42.0±4.0)歲,單發(fā)性子宮肌瘤10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12例,子宮肌壁間肌瘤8例。3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B組治療方法 A、B 2組采用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生產(chǎn)批號2013081625)進行治療。米非司酮口服,A組為5 mg/d,每天睡前1次;B組為12.5 mg/d,每天睡前1次,持續(xù)給藥3個月。
1.2.2 C組治療方法 C組采用雷公藤多苷(江蘇美通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生產(chǎn)批號2013052207)進行治療,1.5 mg/kg,口服,3次/d。
1.3 觀察指標 3組患者用藥過程中,均加強對患者肝腎功能的檢測,記錄臨床癥狀及不良反應情況,術后隨訪6個月。3組患者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子宮肌瘤三維徑線半徑abc進行測量,按照4 abc/3的公式對子宮肌瘤的體積進行計算;子宮肌瘤多發(fā)患者,應選擇最大的肌瘤作為測量對象;治療前后體積對比,子宮肌瘤體積縮小30%及以上,判斷為有效;子宮肌瘤體積縮小在30%以下,判斷為無效;同時加強對患者雌激素水平、惡心嘔吐、陰道干澀和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記錄[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正態(tài)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常規(guī)例數(shù)(n)及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B 2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C組(66.7%),差異顯著;A、B 2組的治療效有效率對比無明顯差異; A、B 2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C組,差異(P<0.05);A、B 2組的治療效有效率對比無明顯差異。
表1 3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女性子宮良性腫瘤,具體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當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分為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3-4]。臨床研究表明,子宮肌瘤的發(fā)病與患者體內雌激素濃度水平和孕激素濃度水平提高有顯著的聯(lián)系,因此應采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拮抗劑來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5]。米非司酮是一類孕激素受體拮抗劑,能夠與孕激素受體進行有效結合,減少患者體內孕激素與受體結合的機會,從而降低孕激素水平,對子宮肌瘤的繼續(xù)發(fā)展進行抑制[6]。同時,米非司酮還能對子宮肌瘤周邊的血管進行抑制,減少血管密度,控制子宮肌瘤血供和繼續(xù)成長[7-8]。
本研究中,A、B 2組分別采用5 mg/d和12.5 mg/d的米非司酮進行治療,C組采用常規(guī)雷公藤多苷治療。治療結果顯示,A、B 2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C組(P<0.05);A、B 2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C組(P<0.05),此結果表明采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優(yōu)于雷公藤多苷;A、B 2組的治療效有效率對比無明顯差異,A、B 2組的治療效有效率對比無明顯差異,此結果表明與12.5 mg/d劑量米非司酮對比,5 mg/d治療效果同樣顯著,用藥更少,有效降低成本。綜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少;5 mg/d劑量與12.5 mg/d劑量米非司酮對比,5 mg/d治療效果同樣顯著,且成本較低。
[1] 孫俊峰,石峰.宮瘤消膠囊聯(lián)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7):125-126,128.
[2] 張文,劉小蕓,劉瑤瑤,等.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8(2):199-200.
[3] 董潔.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50例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3, 8(11):15.
[4] 吳敏姣.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68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9,3(2):12-13.
[5] 熊俊香.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15):147-148.
[6] 張永梅.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64例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20):53-54.
[7] 韓麗,馬汝平,湯潔.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中藥與單純用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對比[J].職業(yè)與健康,2014,30(4):574-576.
[8] 王冬輝,李振環(huán),杜新穎.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4):2615-26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103
江西 341400 南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