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祥坤 李帥三 蘇奎
【摘要】 電動機的廣泛應用,在農工業(yè)發(fā)展領域和農村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然而,由于電動機內部構造因素,一直以來都存在著極大的電能損耗比例,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在倡導節(jié)能儉約的今天,解決電動機電能損耗的問題是我們亟需重視的課題,本文就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設計及實際應用進行探析。
【關鍵詞】 電動機 節(jié)能系統 設計 實際應用
在19世紀末期,電動機就已經開始替代蒸汽機作為拖動生產發(fā)展的動力,經歷了一個多世紀,雖然電動機的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無論是運行技能,還是指標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進。但是,作為以消耗電能為主的電動機,在我國大力推廣節(jié)能產品的今天,其節(jié)能系統的設計及實際應用已經成為了我們關注的重點,以下就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設計及實際應用兩方面進行詳細探析。
一、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設計
(1)電動機采用Y系列設計。傳統的電動機多數采用J2、JO2系列設計,然而J2、JO2系列設計出來的電動機運行多年之后出現了多方面不可預測問題。但是,倘若電動機能采用Y系列進行節(jié)能設計,就能大大降低類似于J2、JO2系列設計產生的額外損耗浪費,雖然Y系列設計的電動機成本比J2、JO2系列設計的電動機成本略高,但是經過長期下來,Y系列設計的節(jié)能電動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J2、JO2系列設計電動機所無法觸及的。(2)有效控制電動機內部電壓。電動機內部的三相電壓是電動機內部電壓控制的核心,當三相電壓產生不平衡時,就會導致電動機內部產生負序磁場,形成負序電流與負序轉矩,從而吸收電動機軸上的功率并在內部消耗,嚴重降低電動機的機械能,與此同時,負序磁場因為在轉子上的運行而引起的額外損耗,也嚴重增加了電動機的耗損量。然而,如果能使電動機內部的三相電壓得到有效平衡,就能有效控制電動機內部電壓,從而避免電動機的額外損耗。(3)電動機就地補償。以異步電動機為例進行分析設計,異步電動機在負載情況下進行運行時需要消耗一定的電能才能繼續(xù)進行操作,而這部分電能都是用于電動機做無用功的消耗上,使得電動機的功率因數不高,造成能源浪費。倘若用電容及給與電動機就地補償異步電動機在感性負載下運行時要消耗一定的無功,使得電機的功率因數不高,假如用電容器給與電動機就地補償,就能有效減少電動機做無用功的額外浪費,同時由于電容器就地補償后產生總電流減少現象,也能有效減少線路電流中的有用功損耗。從而達到有效節(jié)能目的。
二、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實際應用
(1)交通運輸方面。在交通運輸領域中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實際應用主要體現在直線異步電動機中,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直線異步電動機在交通運輸及傳送裝置等方面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把直線異步電動機用于地面高速運輸時,有下列重要優(yōu)點:一是由于車輛和地面之間的驅動力可以通過空間間隙傳遞,可以直接避免機械之間的接觸,從而降低了機械間的摩擦損耗;二是在節(jié)能系統進行設計時避免了離心力的限制影響;三是避免了轉子在運行時產生的額外損耗;最后是進行了去噪和去污染物處理。(2)在農業(yè)方面。在農業(yè)方面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實際應用主要體現在風機水泵。風機和水泵是農業(yè)方面應用最為廣泛的電動機機械,分布面極廣并且耗電量巨大,具有很大的節(jié)能挖掘潛力。采用變頻調節(jié)方式,例如調壓調速器、變極電動機、電磁耦合調速器、變頻調速等方式。用可變性的方法進行調速,那么就可以促使風機和水泵自身來適應負載變化,實現調速節(jié)能,節(jié)能可達三十個百分比。(3)在工業(yè)方面。在工業(yè)方面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實際應用組要體現在感應電動機中,感應電動機是目前在工業(yè)方面應用最廣的的電動機。20世紀中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感應電動機的的各項內部技術漸漸成熟起來,二十一世紀今天的感應電動機不但使用和控制方便,各是改進了傳統中的功率因數低等不足,拒用自動、掣住等自我調速能力,能滿足電動機自身所需的各種要求;另一方面,感應電動機所擁有的無污染功能優(yōu)點也被人們所廣為贊賞。那么,通過感應電動機在工業(yè)領域的使用,就能起到節(jié)能減排的雙贏作用了。
三、結語
綜上所訴,電動機進行了節(jié)能系統設計后,其在社會各領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及節(jié)能效果是十分顯著的。由于電動機涉及領域廣泛,不少相關部門紛紛加入了電動機節(jié)能系統的改造行列,爭相為節(jié)能做出貢獻。
參 考 文 獻
[1] 高激秋. 異步電動機功率因數自動控制實驗[J]. 電大理工. 2008
[2] 付正剛,唐軍. 淺析電機拖動系統的節(jié)能空間[A]. 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10年
[3] 劉當. 三相電壓型高功率因數PWM整流器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