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 海
?
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
星 海
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相輔相成。腳踏實地,是登高望遠的歸宿。離開了腳踏實地,登高望遠就失去了根本。
要提高領導干部的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能登高望遠,就有了‘千里眼’、‘顯微鏡’,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通過一斑窺全豹、立足當前慮長遠。
習近平總書記2月在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提出: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這里,總書記強調(diào)了一個領導干部應具有的素質(zhì),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登高望遠,就是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胸懷大局,就是要把握好國內(nèi)國際兩個大局,國內(nèi)大局就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際大局,就是為我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爭取良好外部條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要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把握大勢,就是善于分析形勢、認清趨勢,“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不審勢則寬嚴皆誤”,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著眼大事,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央的大政方針,緊緊圍繞中央的重大部署、重大決策,結合自己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貫徹中央精神。要“登高”,必須有登高的階梯;要“望遠”,必須有望遠的工具。這個“階梯”、“工具”,就是領導干部的思維能力。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要善于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就是要提高領導干部的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能登高望遠,就有了“千里眼”、“顯微鏡”,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通過一斑窺全豹、立足當前慮長遠。
腳踏實地,就是要求實、老實、落實。這里,既有對做人的要求,也有對做事的要求。求實,就是講實話、辦實事,一是一、二是二,不拔高、不貶低,不花拳繡腿、弄虛作假。老實,就是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不浮躁、不急躁、不粗糙,知畏、知足、知止。落實,就是把工作往實里做,把事往實里辦,不定不切實際的政策、不提無法落實的要求,不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這個道理,我們都要牢記在心”。他要求領導干部做到“講實話、干實事,敢作為、勇?lián)?,言必信、行必果”。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diào)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他說:“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迸c此相聯(lián)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逢山開路、遇河搭橋”,等等。這些都是強調(diào)腳踏實地的精神。
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相輔相成。登高望遠,人的眼界開闊了,能夠把握住大局、大勢、大事,工作的起點就高了、工作的追求就高了、工作的標準就高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思想上有更深刻、更高尚的理念,工作質(zhì)量和效果就不一樣。”腳踏實地,是登高望遠的歸宿。有了腳踏實地,登高望遠才不會變成好高騖遠,才不會成為空想、幻想、狂想。離開了腳踏實地,登高望遠就失去了根本。
作為領導干部,要自覺把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結合起來。要帶著工作中的問題、思想上的困惑,多從宏觀角度看問題,多從大局去思考。我們常說跳出工作看工作、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本領域看本領域,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登高望遠。同時,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工作中和思想上的問題,增加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所以,要把思考的結果落實到工作之中,更有力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總之,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相結合,就是既要“看天”,又要“立地”;既要“抬頭”,又要“低頭”;既要想得高,又要做得實。
本欄責編:何一樂
E-mail: ssbghyl@126.com
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
腳踏實地,就是要求實、老實、落實。不拔高、不貶低,不浮躁、不急躁、不粗糙,不定不切實際的政策、不提無法落實的要求,不蜻蜓點水、走馬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