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琪的禮物》一課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常常把過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上,對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梳理上,對思想感情的分析上,沒有捕捉文本描寫人物細節(jié)的閃光點,沒有抓住文本遣詞造句、語言表達精妙之處,進行細嚼慢品。其實,這些才具有教學價值。下面分析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情感的,為什么用這些語言文字來表達。
一.“飄出”真愛。小說開篇三次反復(fù)提到“一元八角七分”,并且是省吃儉用,積累了幾個月剩下的,極力渲染這個家庭生活貧困、經(jīng)濟拮據(jù)。貧窮的家境使她無法在圣誕節(jié)為丈夫買一件禮物,她除了痛苦已無計可施。正當一籌莫展時,從鏡子中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發(fā)可以成為一種商品時而感到興奮,為產(chǎn)生賣掉頭發(fā)給丈夫買圣誕禮物的念頭時而激動不已。接著不惜筆墨對其頭發(fā)大作描繪,極力渲染頭發(fā)的美麗。然后描寫了她下決心時的矛盾心理。但是因為貧窮只有賣掉頭發(fā),因為對丈夫的愛必須賣掉頭發(fā),于是“眼睛里殘留著晶瑩的淚花,裙子一擺,便飄出房門,下樓來到街上?!币粋€輕盈瀟灑的動作“飄出”了她真摯的情、圣潔的愛,也就是說這樣的語言表達了這樣的感情。她雖然失去了秀發(fā),卻擁有了純粹金錢與物質(zhì)不能帶來的無比溫馨與幸福,雖然給對方買的禮物失去了實用價值,卻彰顯了最動人的情感、最純潔的愛情。
二.“飄”出真愛。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德拉對吉姆的真摯愛情是“飄出”來的,也就是說通過德拉“飄出”這樣的動作、這樣語言表達了這種情感,那么這種情感為什么要用“飄”這樣的語言文字而不用其它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下面通過比較的方法分析作者為什么用“飄”來表達情感的。
1.刪詞法。把“眼睛里殘留著晶瑩的淚花,裙子一擺,便飄出房門,下樓來到街上”一句中的“飄”字刪去,看有什么不同。德拉決定賣掉頭發(fā)為丈夫買表鏈時表現(xiàn)出的輕松心情,是通過“飄”這樣輕捷的身姿、輕盈的步態(tài)、迅速的動作、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的。她非常樂意為愛付出一切,態(tài)度是毫不猶豫的,義無反顧的。再加上“裙子一擺”,那是多么瀟灑,多么神氣,就像菩薩降臨一般,解決了因貧之困,因情之苦。如果刪去“飄”字,“便出房門”,可能就是磨磨蹭蹭,猶猶豫豫,不十分情愿地“出房門”,不甘心賣掉美麗的秀發(fā),這樣對丈夫的真愛就會大打折扣,沒有原來從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愛自然、動人、感人。不僅僅是裙子在“飄”,身體在“飄”,而且心靈也在“飄”??梢姟帮h”用的多么貼切傳神。
2.換詞法。把句中的“飄”換成“走”、“跑”、“沖”看什么不同。如果是“走”,可能是慢慢騰騰,遲遲疑疑;如果是“跑”,可能是匆匆忙忙,慌慌張張;如果是“沖” 可能是失去理智,氣急敗壞。這樣,德拉那輕盈的步伐不見了,輕松愉快的心情沒有了,毅然決然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淑女的高雅之態(tài)失去了,那么對丈夫的真愛也就蕩然無存了。足見作者用詞是多么準確生動。
3.添詞法。在“飄”字的前面加上“輕輕”或改為“飄飄然”,看情感有何變化。加上“輕輕”感覺好像只有身體的輕捷,沒有了因為買表鏈的錢有了著落而從心靈深處表現(xiàn)出的輕松愉快心情;“飄飄然”有輕浮的感覺,有得意忘形之嫌。這樣不僅語言不簡潔,不精煉,而且限制了讀者的思維,使具有詩意的“飄”的形象不復(fù)存在,對“飄”的想象也因此銳減。
4.調(diào)詞法。把“飄”調(diào)換到“下樓”前,就成了“便出房門,飄然下樓來到街上”,看有何不同。如果把“飄”放在了下樓時,那么可能“出房門”時還在遲疑,還在做著激烈的思想斗爭,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做出決定。這樣既與前文的“躊躇了一分鐘,一動不動地立在那兒”的矛盾心理有重復(fù),又與“眼睛里殘留著晶瑩的淚花”而迅速做出的決定相矛盾。真愛就在此時“飄”出,不可更改。
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緊緊依靠語言文字的土壤,深入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透過語言文字來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領(lǐng)會作者的情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反復(fù)品味,咀嚼,推敲,比較,探尋文本之意蘊,領(lǐng)悟表情達意之精妙,從而受到語言文字之熏陶,提高學生的敏銳感悟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決不能背離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脫離文本的語言文字運用情況,來分析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帶領(lǐng)學生深入到課文這個“例”中,扎扎實實地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規(guī)律,體悟到煉字的妙處,從而得意、得言、得法。
常福勝,教研員,現(xiàn)居河南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