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勤
在加拿大期間,我發(fā)現(xiàn)每個城市在周末,時常會舉行形形色色的小型拍賣會。拍賣會里什么東西都有,家具、家居裝飾品、珠寶、藝術(shù)品、收藏品和古董等,主要是些老物件。如果你喜歡老物件,去拍賣會可能花很少的錢,就能淘到心儀的東西。我們閑暇時去逛拍賣會,一是消磨時間,二是圖個樂趣。
拍賣會允許競拍人提前一小時入場,主要是讓人們有時間挑選物件。拍賣會一般在大廳或大倉庫里舉行,各式各樣物件擺放在現(xiàn)場,琳瑯滿目,洋洋大觀。每個拍賣的物件都有一個標號,競拍人可以任意觸摸挑選,但像珠寶之類的貴重物件,通常鎖在玻璃柜里,只能觀看。
進入拍賣會的第一件事,是拿出身份證件登記成為當(dāng)天的競拍者。如果你想先進去看看有沒有中意的物品,在沒有排隊長龍的情況下,也可不登記先進去,因為這時候沒人和你急。如有中意的物品,再回來登記;若沒有,就走人。登記后,負責(zé)登記的人員會給你一個有號的紙牌,供你競拍某物品時舉牌,上面的號代表你的身份。有些拍賣會還會給你一小沓彩色即時貼,用于貼在你看中的物件上,表示你對此物件感興趣。拍賣會也提供一份競拍物品清單,通常一兩元一份,買不買隨你。如果你是新來的,登記人員會給你介紹拍賣規(guī)則:叫拍的價錢不含稅。如你競拍成功,除了競價外,必需再付8%至10%的拍賣費用,外加銷售服務(wù)稅,亦即13%HST(協(xié)調(diào)銷售稅)。因此競價時你一定要留心,叫的價還有額外20%多的稅費。
拍賣師站在拍賣臺上,按標號依次叫拍每一件拍品。拍賣師有好幾個助手,傳遞和展示拍賣物件,以及幫助拍賣師識別舉牌者。在競拍者座位的后面有一高柜臺,里面還坐著兩個助手操作著計算機,隨時登記拍賣成功的拍品標號和價格,以及舉牌者的號碼。除此之外,他們也接受來自電話或網(wǎng)絡(luò)的競拍者。拍賣師是注冊的專業(yè)人員,那口飯真不好吃,口中發(fā)出的聲音像打機關(guān)槍一樣,噼噼啪啪的叫個不停,既無抑揚頓挫,也沒有高低婉轉(zhuǎn),聲音總是在一個頻率,一個數(shù)字接另一個數(shù)字叫著,非常急促迅疾。沒有經(jīng)過特別的訓(xùn)練,一個人很難達到這樣快捷的語速。對于初次參加拍賣的人來說,要分辨清楚他在說什么有一定困難。不過聽久了就會習(xí)慣,習(xí)慣了就清楚了。
拍賣師開始從高價叫起,連叫三聲沒人舉牌就開始掉價往下叫,往復(fù)如此,不斷降低價格,直到有人舉牌,或到委托人給定的某一最低價位。如果在最低價位仍沒有人舉牌,這件拍品就算流拍。如果有人舉牌,拍賣師又開始抬價往上叫,再有人舉牌,就再抬高價格,直到?jīng)]有人再舉牌為止。最后舉牌者是競拍成功人,坐在后面柜臺操作計算機的助手記下所有的拍賣信息,拍賣師又繼續(xù)叫拍下一拍品。
坐在拍賣大廳的競拍者需要很好的脾氣。一次拍賣會也許有好幾百個拍品,你不知道相中物品的競拍時間,得耐心等待。坐在那里,耳朵被拍賣師連續(xù)不斷的機關(guān)槍聲掃射著,一會兒你就會頭暈?zāi)X漲,眼迷神亂。但你必須忍受,直到你相中的物品被遞到拍賣師的手上。然而,你看好的拍品也許人家也看好,一會兒功夫,你的牌還未出幾手,叫價已超過你的心理預(yù)期,被人家拍走了。另外,拍賣廳里坐著許多人,一般有小攤出售些點心、咖啡和水什么的,競拍者餓了渴了,可以就地買點充饑解渴。
我們參加拍賣會,一般先看是否有東西可淘,沒有就立即離開。如有相中的東西就仔細觀察,確定是否值得買和最高心理價位。然后看它的標號,估計它被拍賣的大概時間。如果時間還長,沒有必要在拍賣廳等待,可以回家或到其它地方逛逛,到時再來。拍到就買下,拍不到就走人,既不賭氣去競拍,也不惋惜被人家奪愛。
參加拍賣會的樂趣是沒有太多人與你競拍,你可以以很低的價格買到喜歡的東西;參加拍賣會的遺憾是有人與你抬杠,你舉牌,他也舉牌,最后價格超過你的心理價位,眼巴巴地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被他人拍走。舉牌的感覺是一種興奮,有點莫名的刺激。
我在拍賣會買過汽車、古董、藝術(shù)品,珠寶等。初始參加拍賣會,我有一些沖動,拍下一些不合用的東西,回家后才發(fā)覺是些破玩意兒,后悔不已。后來慢慢理智起來,只有值得買的才拍下,從中體會到拍賣的樂趣。不過過度理智也不好,許多你喜歡的東西會從你的牌下被人家奪走,因為叫價已超過你能接受的心理價位,回家后想起來你會多少有點惋惜。
第一次進拍賣會,我是被朋友老王拽進去的。老王經(jīng)常參加拍賣活動,淘到不少好東西。我在老王的書房參觀過,那些字畫、郵票、玉石雜件甚至善本書籍,都是老王一件件從拍賣會上淘到的。對于自己的撿漏戰(zhàn)果,老王頗為自豪。
那天跟老王走進拍賣會現(xiàn)場,我看見了一副木質(zhì)年畫雕版,靜靜擺放在角落里。我來自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鄉(xiāng)綿竹市,看見這幅木刻門神雕版,感到非常親切。我對老王說:“我想把它買下來做個紀念,你覺得可行嗎?”老王沉思片刻,說道:“你得注意了。凡是這些來自民間的東西,白人們都非常喜歡,競價時不要跟他們硬爭?!彪m然老王說得有理,我仍然毫不猶豫地登記了,一切隨緣吧。
競拍這副木刻年畫雕版的時候,居然有五六位競拍者。拍賣師首先讓助手給大家展示了這件拍品,說這副雕版來自于中國四川綿竹市,時間大致是清末民初。通過電子屏幕,大家還了解了這件拍品的用途,那就是通過拓印,來給年畫起稿。
“16號拍品,年畫雕版一對。起價100元,每舉牌競價一次,增加20元。有沒有需要的?”拍賣師說完,一雙眼睛就老鷹似的在全場巡視起來。我趕緊舉牌示意。
“120元,有沒有超過120元的?”話音剛落,有人又陸續(xù)舉牌示意,幾個回合下來,價格漲到了240元。我的心理價位是300元拿下,因此仍然不依不饒。一個戴眼鏡的白人男子也志在必得,我每舉一次牌,他也跟著舉起來,最后就剩下我和他在較量。已經(jīng)三百元了,那白人仍不罷休,舉出了320元。我想繼續(xù)競爭下去,老王在旁邊使勁一掐我的大腿,低聲說道:“最多值300元!放棄吧,讓給他,也算咱們對傳播中華文化做出了貢獻?!庇谑牵曳艞壛烁偱?。
(責(zé)編 張圣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