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紹明
有人說,師愛如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有人說,師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也有人說,師愛如春雨般滋潤著我們、如夏日般照耀著我們、如秋果般充實著我們……可我卻說:“師愛如水!”
師愛如水樣無痕
教師的愛應該如水一樣輕柔、舒適而又不露痕跡,它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說:“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中國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尊人者,人尊之?!比诵呐c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著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對方心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所以,我們教師千萬不要把學生當作工具。他們渴求關愛、理解,渴求老師全身心的感情投入,教師的體態(tài)、言行譬如一個鼓勵的動作、慈愛的目光、和藹的微笑都會使學生勁頭十足,參與意識更強,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動不動就訓學生“真笨,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之類的話語,學生會與你合作嗎?所以,如水樣無痕的師愛,是不露痕跡的感動與激勵,是師愛的最高境界,是孩子前進時不竭的動力。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案例:兩位老師在議論各自的學生,其中一位說:“昨天,有個學生不洗臉來上學,我把他攆回家去了?!绷硪晃焕蠋熓中蕾p:“好辦法,今天他一定洗得干干凈凈來上學了吧?”“哪里,今天全班同學都不洗臉了?!边@,就是懲罰的后果!
教師之于學生,只有學識上的高下,但人格平等,靈魂等高,尊嚴相同。學生的錯誤是成長中的必然,是可以諒解的。教師的職責在于引導教育學生在糾錯中成長、成人,而不是一味地呵斥,甚至責罰。
師愛如水般重要
美國吉諾特博士在《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說話》一書中寫道:“我得到一個恐怖的結論,發(fā)覺我是教學成敗的決定因素。我可以用個人的方法去營造學習的環(huán)境,也能用每天的心情去決定學習的氣氛。身為老師,我掌握至上的權力,使學生過得悲慘或快樂。我可以作為折磨人的工具或激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侮辱人或使人開心,也能傷人或救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的反應決定了危機是擴大或是縮小,是教化還是獸化學生?!奔Z特博士的話說明教師對于學生的“至關重要”,所以,請把你生命中最亮的色彩呈現(xiàn)給你的學生。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苦悶、彷徨,而這些,正是一顆顆年輕的心在尋找方向,在探詢與思考。有的時候,學生需要的只是傾訴,需要的只是被關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孤獨與歡喜都是單純的,所以,就更需要他人的理解與傾聽,而不是呵斥。你耐心傾聽了他的,他也就學會了傾聽別人,關注別人,理解別人。一個陽光般燦爛的笑臉,一聲春風般和煦的問候,一杯散發(fā)清香的熱茶,一則扣人心弦的評語,時時處處,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如果說母愛是孩子幸福的源泉,那么,師愛則是學生學習成功的動力。給學生嚴厲的懲罰,會得到徒勞的回報。給學生慈母般的愛,會得到成功的喜悅。
師愛如水般自然
師愛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由教師的事業(yè)心、責任心、道德感等凝聚而成的一種情感,它是發(fā)自內心的,是真實而又自然的,它像娟娟細流滋潤著無數(shù)的學生,它像陽光雨露灑向萬千禾苗。
在北大某個新學期開始的時候,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xù)。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幾日后,在北大的開學典禮上,這位年輕的學子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主席臺上就座的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們不用去猜想那位學子當時的心情有多么復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季老正是以這樣一種水樣自然獨特的愛的方式在教育著北大的一批批學子:尊重,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
假如學生能搏擊藍天,師愛便是那騰飛的翅膀;假如學生是擊浪的勇士,師愛便會增添弄潮的力量!
讓我們都成為像季老一樣擁有水般柔情的教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