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胡坪
【摘 要】 語文學困生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許多教師對此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這仍是語文教師普遍關注又均感困難的問題。本文拋開其他一切因素,立足教師層面,從教師教育教學的專業(yè)角度論述了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 鍵 詞】 學困生;教育;教師策略
語文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在尋求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時必須“綜合診斷,辨證施治”。但限于文題和篇幅,本文只是從教師層面加以論述。筆者認為,要搞好語文學困生教育,最根本的保障是語文教師必須實施以下教育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對待學困生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
學困生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無法避免的,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以一種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更何況他們只是在語文學習上暫時處于落后狀態(tài),只要我們工作得力,教育有方,他們是完全可以跟進甚至超越的。退一萬步講,即便有人無法跟進,這也只能說明他在語文學科上存在困難,他還可以通過其他學科來彌補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不足;即便其他學科也有不足,即便他在學習上確有困難,但每個人身上總有他的可取之處,有他的閃光點,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都可以把他塑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且當今社會讀書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能干、肯干、敢干,行行出狀元,就看作為語文教師的你如何去雕琢,在他心里埋下的是一顆什么樣的種子。
二、著力改善師生關系,與學困生和諧相處
學困生受家長或老師的批評指責較多,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經常受到挫折,在心理上害怕或厭惡老師,與老師有一定的距離。語文教師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尊重他們、關心他們、研究他們,參與他們的活動,與他們溝通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能心悅誠服地接受你;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廣博的學識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他們的敬重。總之,要與學困生和諧相處,讓他們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你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yè)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他們成長中的朋友。這樣才利于對他們展開教育,提升他們的語文學業(yè)成績。
三、在教學中多關注學困生,做好學法指導
(一)備課時要想到學困生
新課標更加注重了人文性,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除了鉆研教材、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學習目標外,更要時刻關注學生。而鑒于學困生基礎薄弱、能力不強、興趣不足等特點,備課時要關注學困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更多地從學困生學習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案,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二)課堂教學中多關注學困生
要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改變學困生自卑、受歧視的狀況,激發(fā)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要降低教學難度,要特別關注學困生,把教學難度降低到學困生的起點上,然后再進行正常的教學;要注重分層教學,要分解教學目標,鋪設臺階制定學困生容易實現(xiàn)的小目標,引導他們參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減輕他們學習和心理上的壓力;要實現(xiàn)學困生的優(yōu)先照顧原則,做到課堂交流優(yōu)先、課堂指導優(yōu)先、練習反饋優(yōu)先。
(三)要讓學困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會他們一些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學困生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的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敢于質疑的習慣、仔細審題的習慣、認真作業(yè)的習慣等等。對于學困生只有兩手一起抓,才能使他們真正“脫貧致富”,否則永遠需要教師攙著走路,永遠落于人后。
四、對學困生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補差工作,全面輔導
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都知道,要求學困生在課堂上完全掌握所授知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學困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課后的監(jiān)督與輔導上。
如實施作業(yè)的面批面改,與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探討,指出其作業(yè)中的不足,找出其學習困難的根源;加強課前、課后的輔導,每節(jié)課課堂學什么、課前課后怎么做,讓他們心中有數(shù);落實錯題集整理,要求學困生每周整理一次錯題集,時常復習反思,讓知識內化;搞好“一對一”幫扶活動,充分發(fā)揮學優(yōu)生的引領和指導作用,讓每位學生都為班級整體成績的提高做出貢獻;開展階段性測驗輔導,這既能有效落實知識點,也能鞏固階段性教學成果,還能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學好語文的信心。
五、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獎勵辦法,讓學困生收獲成功的喜悅
獎勵是育人工作的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教育藝術。贏得贊許、獲得他人認可,是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獲得內驅學習動力的一種必然需求。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獎勵的教育作用、激發(fā)作用和強化作用,調動學困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語文教師應制定出一套切實有效的獎勵方案,在學困生表現(xiàn)出良好行為、取得一些進步時,及時給予獎勵。這種獎勵可以是物質上的,但更多的應是精神上的,通過獎勵,讓每位學困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進步的喜悅,這樣才能逐步改善和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狀況。
語文學困生教育并非朝夕之功,但只要我們每位語文教師做個有心人,真正關注學困生,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實實在在地去做一點事情,就一定能夠為學困生語文成績的提升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劉全吉. 學困生轉化問題及解決方案[J]. 中國人民教師,2007(9).
[2] 韋志成. 語文學科教育學[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 潘涌. 語文新課程與教學的解放[M].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