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絨
摘 要: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CAI)技術的興起,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已經(jīng)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多媒體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越特點,但是它僅僅是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它只是為我們建構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一個有力的工具。我們追求的既不是多媒體也不是黑板和粉筆,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優(yōu)點;多媒體結合黑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全新的信息表現(xiàn)形式,它集文字、圖片、音樂、交互式功能于一體。我們學校在開通了Internet網(wǎng)和原有公用多媒體教室的基礎上,去年又以九年級教室為試點,讓多媒體設備走進了課堂,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提出了挑戰(zhàn)。
以前經(jīng)常用“走上三尺講臺”來形容教師這一工作,黑板和講臺之間成了教師的神圣之地。有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一堂課下來,黑板上的板書洋洋灑灑,學生在聽課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教師書法的魅力。
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CAI)技術的興起,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已經(jīng)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茖W7~9《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習科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將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過程、方法與能力進行結合與滲透,并力求反映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與關聯(lián)。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更大的信息量,老師“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課本和一張嘴”的傳統(tǒng)而簡單的方式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
多媒體課件以圖、文、聲、像并茂的方式進行形象化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黑板的欠缺,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厥褂枚嗝襟w,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印象,提高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多媒體活躍了課堂氣氛
多媒體不僅可以激勵、督促教師去學習新的知識,提高自身素養(yǎng),改進教學方法;它的聲色兼?zhèn)?,立體地向學生展現(xiàn)了黑板和粉筆不能達到的效果,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比如,在能量相互轉化的教學過程中,播放了雪崩等錄像片段,學生在觀看時發(fā)出了陣陣驚嘆。這樣一來,在學生知道了能量的相互轉化的同時,又感受了自然的力量,這種感受是不能從教師的描述中獲得的,更不能從黑板上的文字里體會到,動態(tài)的畫面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刺激,課堂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效果很好。
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在課堂上聽得明明白白,可是過幾天回想起來卻模模糊糊,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加深學生記憶的有效方法。多媒體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視覺、聽覺進行多方位刺激,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接收到了立體式多方位的信息,能夠加深學生對整堂課的印象。很多節(jié)課下來,用過多媒體的內容,學生在回憶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些興奮,他們往往可以借助當時課堂上相關的動畫或者有關故事新聞的畫面,馬上就聯(lián)系到課本的知識上去。多媒體在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提高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
科學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而有一些實驗很難在普通條件下實現(xiàn)。比如介紹太陽系中太陽和九大行星的運行軌跡時,學生很難在普通情況下有所見識。而在多媒體課件中,則可以利用動畫仿真技術,使它們生動形象地顯示出來,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抽象事物、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增強了感性認識,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
另外,多媒體還大大增加了一課堂中的信息容量,可以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達到很好的延伸。同時,還可以給課堂營造一個優(yōu)雅全新的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越特點,但是它僅僅是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它只是為我們建構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一個有力的工具。要去除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用先進的、科學的教學思想指導我們去合理地運用這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它的優(yōu)越性。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利用它的強大優(yōu)勢,還應該清楚地看到弊端的存在。多媒體的使用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趕時髦、湊熱鬧的做法只會降低課堂效率,影響教學效果。
有些課堂不需要熱熱鬧鬧的畫面,只要求學生的縝密思維,比如電學計算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就顯示不出它的長處,用了多媒體,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跟不上思路。這種類型的課堂,傳統(tǒng)的黑板還是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字里行間理清解題思路,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及時加以補充說明。
另外,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追求視覺和聽覺上的美好效果,的確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但是有時過度渲染氣氛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上杠桿的第一課的時候,我從有關教學網(wǎng)站上下載了一個課件,里面有些杠桿的舉例是把課本中的靜態(tài)圖片改成了動畫形式,還配上了形象的聲音效果,結果在上課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有趣、可愛的動畫和配音上,我已經(jīng)在介紹杠桿的五個要素了,有不少同學卻還在偷偷評論之前的動畫,影響了上課進度。
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每堂課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的課件形式和內容,不再一味地追求“時髦”,把每堂課都搞得熱熱鬧鬧,該用到黑板的時候要懂得舍棄多媒體,或者在一堂課中將多媒體和黑板板書結合。因為我們追求的既不是多媒體也不是黑板和粉筆,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多媒體教學順應時代的要求,是教育向前發(fā)展再上新臺階的表示,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知識修養(yǎng)、教學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不能趕時髦、湊熱鬧,不能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成為可憐的“放映員”。這就要求我們在育人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地深造,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為推進素質教育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學生.診斷多媒體課堂教學.
2.邊宗英.多媒體教學利弊淺說.
3.余勝泉,張建偉.教育技術理論導讀:信息時代的教學與實踐.
(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滄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