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其平
【摘要】套色剪紙是彩色剪紙的一種,是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出陽刻圖案紋樣,再另外剪出各種色紙下襯以作品鏤空處,有全部套色、局部套色之分。從對比色的設置、色彩虛實與層次、深色外輪廓的運用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套色剪紙 色彩運用 色彩設置
剪紙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根據(jù)剪紙材料可分為單色剪紙和彩色剪紙。套色剪紙屬于彩色剪紙的一種。
套色剪紙的紋樣是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出陽刻圖案紋樣,再另外剪出各種色紙下襯以作品鏤空處,有全部套色、局部套色之分。全部套色剪紙的紋樣所使用的一般是較厚實的紙,顏色宜用深色或用金、銀色,按紋樣的色彩和形態(tài)分別套上不同的顏色來增加畫面的表現(xiàn)力;局部套色是在作品的主要部位,如人物的臉部,手部、及動物、花卉、器具局部內進行套色,一般不超過三色,其目的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套色剪紙色彩絢麗,對比強烈、裝飾感強,如果色彩運用的不好,則會感覺雜亂、刺激、造成視覺疲勞。一般需要采用以下幾種調和手段來改善效果。
一、運用對比色配置,在突出主色的前提下,利用陪襯色、點綴色在統(tǒng)一中加強對比
套色剪紙屬于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同我國大多數(shù)民間美術用色規(guī)律一樣,并不受現(xiàn)實事物的限制,而是根據(jù)主觀情感和想象隨意用色。套色剪紙以設色絢麗,對比強烈、簡中求繁為主要特征,具有獨特的審美效果,處處充滿了主觀浪漫主義色彩氣息。
“五彩彰施,必有主色”這主色就是色彩的傾向、基調。在對比色的設置中,強調的是在對比中求得統(tǒng)一。如果色彩沒有主次之分,對比強烈的顏色平均的并列在一起,就會相互排斥,顯得十分雜亂,效果極差。
一般來說,所占總體面積大、出現(xiàn)多的色彩就成為畫面的主色,由它來決定畫面的整體色調。如紅色在畫面中占絕對優(yōu)勢,那么這幅作品的主色就是紅色。主色在整幅作品中所占總面積加起來要達到全部套色的60%左右,才會對整幅作品產(chǎn)生影響。一幅作品確定了主要色彩傾向,就為色彩的和諧奠定了基礎,就會比較容易地安排其他處于次要地位的色彩。
在確定主色后,應從色彩的三要素及冷暖來考慮對色彩的應用:是紅色、還是藍色;是冷色,還是暖色;是亮色還是暗色,這些因素要綜合運用,套色剪紙作品常用明度高、純度高的暖色調作為主色。為降低對比的刺激與雜亂,運用對比色時,主色明度高,陪襯色就明度低;主色純度高,陪襯色純度就降低。這樣,對比既有相當力度,但又不失調和。一般來說,在人們對色彩的知覺中,偏暖的色(如紅、橙色系)同偏冷的色(如藍色系)比較,暖色有前沖的感覺,所以暖色又稱進色,冷色又稱退色。而明度不同的色配置,亮色為進色,暗色為退色;不同純度的色配置,純度高的艷麗色為進色,純度低的渾濁色為退色。主色和視覺中心的點綴色一般采用進色;陪襯色、背景色一般采用退色。主體的色彩要純凈,明亮華麗,易見度高;陪襯、背景的色彩要內斂、含蓄,易見度低。
在一些套色剪紙作品中,常見的一個弊病就是色彩的“軍閥割據(jù)”。也就是說,在設置色彩時,不分析作品主題,隨意的將同一種或同一類顏色集中在某一區(qū)域,作品完成后,這一部分是紅色的,那一部分是藍色的,沒有色彩的交錯穿插,沒有色彩的呼應,離遠了看就像是一幅地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在大面積的主色周圍,,配以小面積的陪襯色、點綴色,利用不同色彩局部之間的相互穿插,做到對比之中有呼應,便可獲得既統(tǒng)一、和諧,又生動、鮮明的理想效果。
二、色彩設置要虛實結合、要有層次感。
套色不是每個空白處都要套上顏色,都套上顏色很容易“套死”。中國畫講究虛實結合,套色剪紙與之有異曲同工之處。最簡單的方法是:為使作品更靈動、活潑,亦可將所套的色紙與主稿輪廓少許錯開一些位置,在所套的色紙部分邊緣留白,則別有一種情趣。
留空也是變實為虛的好方法。一般來講大面積套上同一種顏色會很單調,并有窒息感。這時可以化整為零,主色套大塊兒,點綴色套小塊兒,用點、線、塊參差套色,在大小和形狀上求得變化。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金魚的身體部分整體套上顏色,金魚的尾巴下面僅用了幾個大小不同、色彩各異的圓點進行點綴,這樣就達到了虛實對比的效果。
層次感指圖案底色與紋樣之間的色彩差異所形成的層次效果。層次多,不一定是色彩多,關鍵在于如何處理好色彩之間的關系。不同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畫面富有變化,增強層次感。例如在一朵復瓣的牡丹花后套上同一種顏色,就會覺得很悶,沒有層次感,我們可以將每一個花瓣中間部分鏤空,只留下與紋樣紙相接的那一部分。或者換一種方式,在套色時只套中間那一部分,與紋樣紙相接的那一圈留白,效果大致相同??偟膩碚f,一幅好的剪紙作品,應表現(xiàn)為遠看畫面絢麗調和,層次分明;近看細部變化豐富精美。盡力在豐富而同一的前提下尋求變化,盡力表現(xiàn)為一個整體,不應該有某一色彩特別突出。
三、深色外輪廓的運用
剪紙是鏤空的藝術,各個要素之間要連接在一起才能構成畫面,其中線是最重要的表現(xiàn)語言。之所以套色剪紙的裝飾感強烈,造型中的線條在畫面構成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套色剪紙由于紋樣采用的是陽刻圖案形象,為了保持畫面的完整性,留下的部分要互相連接,形成了完整而連續(xù)的輪廓——即套色剪紙的紋樣。為了凸顯剪紙的特點,也為了和套上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紋樣一般用黑色或深顏色紙剪刻而成。在套色剪紙中深色的紋樣起著重要的框架作用,與畫面上的絢麗色彩,互相烘托、相映成趣。
在一幅套色剪紙作品中,如果色彩配置協(xié)調,就像一曲華麗的樂章,節(jié)奏鮮明,主題突出;色彩配置不好,則像隨意彈奏出的音符,雜亂無章。套色剪紙要達到的效果是套色絢麗而不雜亂,飽滿而不擁塞,明快而不虛飄,對比強烈而又要協(xié)調適度??傊M行色彩設置時,要使之與主體內容一致,才能加深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