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峰
一、試卷講評的意義
數學試卷講評是考試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試卷講評,可以使教師對當前的教學盲目點及時進行彌補,也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得到進一步強化,澄清模糊認識,從而達到夯實雙基、豐富體驗、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目的.試卷講評是學生知識的再整理、再綜合、再運用的過程,也是知識弱點轉化為強點的有效操作,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轉折作用.
二、試卷講評課存在的困惑
有些教師往往試卷批閱完發(fā)下后對對答案,或簡單講評了事,也有些教師在非常認真的講評完試卷之后,往往發(fā)現下次再遇到此類題型的話,學生仍然會錯.長此以往,教師對試卷講評課缺乏信心,學生也對講評課沒有了興趣.這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許多教師都困惑不已.
三、講評課困惑歸因
鑒于以上現狀,通過認真的研究、總結,發(fā)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準備不足
有的老師認為試卷講評課無關緊要,甚至根本沒有把試卷講評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備課,拿起試卷就講,無的放失,信口開河,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到哪兒算到哪兒,一節(jié)課下來,到底講了些什么,自己也說不清楚,更不用說學生了.所以,準備不足是當前教師講評課最易犯的錯誤.
2.平均用力
一套試題中各道題的難度是不一樣的,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也肯定是不一樣的.有人講評試卷,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從第一題按部就班地講到最后一題.這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3.不講方法
有老師講評試卷,偏重于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不重視解題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講解.這樣是不利于今后教學的深化和擴展的.試題類型不同,答題方法各有差異.倘若僅僅校正答案,雖然學生知道了此題應該答什么,但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答,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后再出錯也就不足為奇.
4.單講獨評
所謂單講獨評指講評試卷時,只是孤立地說這個題如何如何,那個題如何如何,好象它們跟別的試題和知識毫無聯系似的.試題總是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設計的,與課本知識有著密切的系統(tǒng)的聯系,單講獨評不利于學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四、數學試卷講評的原則
數學試卷的講評,應重視試題的針對性、層次性,注意評講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現學生主體性,避免就題論題.講評中還要兼顧學生的心理感受,及時激勵,讓學生在每一次考試后都有成功感,都能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從而不斷獲得提高.
五、講評課有效性探索
有一種說法,所謂最有效的學習,是從自己的失誤中學,這不無道理.但如何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落到實處,我認為最關鍵的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突出重點,講究針對性
試卷講評課的準備工作,在閱卷時就應開始.要將學生答卷情況做好記錄,記清哪些試題答得好,那些試題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識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哪些是個別現象;等等.通過統(tǒng)計和分析,寫好試卷講評課教案,講評時有重點和難點,做到有備無患,切中要害.
2.及時講評,把握時效性
數學測驗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的數學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很多解題的念頭和想法,即使是試卷上做錯了甚至沒有做的題,他們都曾有過若干思維的火花,若不及時交流,這些火花就會熄滅.另外考試剛過,學生的大腦神經仍然很興奮,對考試成績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均甚為強烈,此時,講評效果最好.因此測試后應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講評.
3.精心準備,提高有效性
把試題逐一分析,時間上不可能,從學生實際來說也無必要.因此,課堂上講評、分析的題目必須有所選擇.選題應遵循典型性原則.即要選擇與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教學方法有直接關系的題,選擇學生卷面上的獨到見解的題,選擇出錯較多的題等等來進行講評,切忌面面俱到,逐題講評.
4.以題帶面,體現綜合性
講評時,要引導學生領悟并思索解題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查漏補缺,有無縱橫聯系,如何聯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和結構化,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綜合、運用及解題能力的提高.對具有較大靈活拓展性的典型題要作進一步的“借題發(fā)揮”,講評時,教師要善于以題帶面.具體可通過下列途徑進行.
(1)一題多變,變換條件(推斷等)多方設疑,提高學生臨場應變能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例1O為△ABC所在平面上一定點,動點P滿足OP=OA+λ(AB|AB|+AC|AC|)(λ∈R),
則隨著λ的變化,點P必經過△ABC的心.
更改命題條件的表達式的結構形式,構建變式:將“OP=OA+λ(AB|AB|+AC|AC|)(λ∈R)”
分別變式1:OP=OA+λ(AB+AC)(λ∈R);
變式2:OP=OA+λ
(AB|AB|cosB+AC|AC|cosC)(λ∈R);
變式3:設G是△ABC的重心,且AG=xAB+yAC,求x、y的值;
變式4:設O是△ABC內一點,求證:AO=S△ACOS△ABCAB+S△ABOS△ABCAC,其中S△ABC表示△ABC的面積;
變式5:設I是△ABC的內心,|AB|=4,|BC|=5,
|CA|=6,且AI=xAB+yAC,求x、y的值.
像這樣講解習題的變式,能使學生對所討論的命題的認知更加深化,獲得融會貫通的本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深入鉆研的精神.
(2) 一題多解,展示多種解題思路,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endprint
一、試卷講評的意義
數學試卷講評是考試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試卷講評,可以使教師對當前的教學盲目點及時進行彌補,也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得到進一步強化,澄清模糊認識,從而達到夯實雙基、豐富體驗、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目的.試卷講評是學生知識的再整理、再綜合、再運用的過程,也是知識弱點轉化為強點的有效操作,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轉折作用.
二、試卷講評課存在的困惑
有些教師往往試卷批閱完發(fā)下后對對答案,或簡單講評了事,也有些教師在非常認真的講評完試卷之后,往往發(fā)現下次再遇到此類題型的話,學生仍然會錯.長此以往,教師對試卷講評課缺乏信心,學生也對講評課沒有了興趣.這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許多教師都困惑不已.
三、講評課困惑歸因
鑒于以上現狀,通過認真的研究、總結,發(fā)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準備不足
有的老師認為試卷講評課無關緊要,甚至根本沒有把試卷講評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備課,拿起試卷就講,無的放失,信口開河,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到哪兒算到哪兒,一節(jié)課下來,到底講了些什么,自己也說不清楚,更不用說學生了.所以,準備不足是當前教師講評課最易犯的錯誤.
2.平均用力
一套試題中各道題的難度是不一樣的,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也肯定是不一樣的.有人講評試卷,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從第一題按部就班地講到最后一題.這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3.不講方法
有老師講評試卷,偏重于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不重視解題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講解.這樣是不利于今后教學的深化和擴展的.試題類型不同,答題方法各有差異.倘若僅僅校正答案,雖然學生知道了此題應該答什么,但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答,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后再出錯也就不足為奇.
4.單講獨評
所謂單講獨評指講評試卷時,只是孤立地說這個題如何如何,那個題如何如何,好象它們跟別的試題和知識毫無聯系似的.試題總是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設計的,與課本知識有著密切的系統(tǒng)的聯系,單講獨評不利于學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四、數學試卷講評的原則
數學試卷的講評,應重視試題的針對性、層次性,注意評講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現學生主體性,避免就題論題.講評中還要兼顧學生的心理感受,及時激勵,讓學生在每一次考試后都有成功感,都能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從而不斷獲得提高.
五、講評課有效性探索
有一種說法,所謂最有效的學習,是從自己的失誤中學,這不無道理.但如何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落到實處,我認為最關鍵的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突出重點,講究針對性
試卷講評課的準備工作,在閱卷時就應開始.要將學生答卷情況做好記錄,記清哪些試題答得好,那些試題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識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哪些是個別現象;等等.通過統(tǒng)計和分析,寫好試卷講評課教案,講評時有重點和難點,做到有備無患,切中要害.
2.及時講評,把握時效性
數學測驗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的數學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很多解題的念頭和想法,即使是試卷上做錯了甚至沒有做的題,他們都曾有過若干思維的火花,若不及時交流,這些火花就會熄滅.另外考試剛過,學生的大腦神經仍然很興奮,對考試成績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均甚為強烈,此時,講評效果最好.因此測試后應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講評.
3.精心準備,提高有效性
把試題逐一分析,時間上不可能,從學生實際來說也無必要.因此,課堂上講評、分析的題目必須有所選擇.選題應遵循典型性原則.即要選擇與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教學方法有直接關系的題,選擇學生卷面上的獨到見解的題,選擇出錯較多的題等等來進行講評,切忌面面俱到,逐題講評.
4.以題帶面,體現綜合性
講評時,要引導學生領悟并思索解題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查漏補缺,有無縱橫聯系,如何聯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和結構化,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綜合、運用及解題能力的提高.對具有較大靈活拓展性的典型題要作進一步的“借題發(fā)揮”,講評時,教師要善于以題帶面.具體可通過下列途徑進行.
(1)一題多變,變換條件(推斷等)多方設疑,提高學生臨場應變能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例1O為△ABC所在平面上一定點,動點P滿足OP=OA+λ(AB|AB|+AC|AC|)(λ∈R),
則隨著λ的變化,點P必經過△ABC的心.
更改命題條件的表達式的結構形式,構建變式:將“OP=OA+λ(AB|AB|+AC|AC|)(λ∈R)”
分別變式1:OP=OA+λ(AB+AC)(λ∈R);
變式2:OP=OA+λ
(AB|AB|cosB+AC|AC|cosC)(λ∈R);
變式3:設G是△ABC的重心,且AG=xAB+yAC,求x、y的值;
變式4:設O是△ABC內一點,求證:AO=S△ACOS△ABCAB+S△ABOS△ABCAC,其中S△ABC表示△ABC的面積;
變式5:設I是△ABC的內心,|AB|=4,|BC|=5,
|CA|=6,且AI=xAB+yAC,求x、y的值.
像這樣講解習題的變式,能使學生對所討論的命題的認知更加深化,獲得融會貫通的本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深入鉆研的精神.
(2) 一題多解,展示多種解題思路,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endprint
一、試卷講評的意義
數學試卷講評是考試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試卷講評,可以使教師對當前的教學盲目點及時進行彌補,也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得到進一步強化,澄清模糊認識,從而達到夯實雙基、豐富體驗、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目的.試卷講評是學生知識的再整理、再綜合、再運用的過程,也是知識弱點轉化為強點的有效操作,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轉折作用.
二、試卷講評課存在的困惑
有些教師往往試卷批閱完發(fā)下后對對答案,或簡單講評了事,也有些教師在非常認真的講評完試卷之后,往往發(fā)現下次再遇到此類題型的話,學生仍然會錯.長此以往,教師對試卷講評課缺乏信心,學生也對講評課沒有了興趣.這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許多教師都困惑不已.
三、講評課困惑歸因
鑒于以上現狀,通過認真的研究、總結,發(fā)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準備不足
有的老師認為試卷講評課無關緊要,甚至根本沒有把試卷講評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備課,拿起試卷就講,無的放失,信口開河,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到哪兒算到哪兒,一節(jié)課下來,到底講了些什么,自己也說不清楚,更不用說學生了.所以,準備不足是當前教師講評課最易犯的錯誤.
2.平均用力
一套試題中各道題的難度是不一樣的,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也肯定是不一樣的.有人講評試卷,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從第一題按部就班地講到最后一題.這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3.不講方法
有老師講評試卷,偏重于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不重視解題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講解.這樣是不利于今后教學的深化和擴展的.試題類型不同,答題方法各有差異.倘若僅僅校正答案,雖然學生知道了此題應該答什么,但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答,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后再出錯也就不足為奇.
4.單講獨評
所謂單講獨評指講評試卷時,只是孤立地說這個題如何如何,那個題如何如何,好象它們跟別的試題和知識毫無聯系似的.試題總是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設計的,與課本知識有著密切的系統(tǒng)的聯系,單講獨評不利于學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四、數學試卷講評的原則
數學試卷的講評,應重視試題的針對性、層次性,注意評講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現學生主體性,避免就題論題.講評中還要兼顧學生的心理感受,及時激勵,讓學生在每一次考試后都有成功感,都能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從而不斷獲得提高.
五、講評課有效性探索
有一種說法,所謂最有效的學習,是從自己的失誤中學,這不無道理.但如何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落到實處,我認為最關鍵的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突出重點,講究針對性
試卷講評課的準備工作,在閱卷時就應開始.要將學生答卷情況做好記錄,記清哪些試題答得好,那些試題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識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哪些是個別現象;等等.通過統(tǒng)計和分析,寫好試卷講評課教案,講評時有重點和難點,做到有備無患,切中要害.
2.及時講評,把握時效性
數學測驗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的數學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很多解題的念頭和想法,即使是試卷上做錯了甚至沒有做的題,他們都曾有過若干思維的火花,若不及時交流,這些火花就會熄滅.另外考試剛過,學生的大腦神經仍然很興奮,對考試成績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均甚為強烈,此時,講評效果最好.因此測試后應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講評.
3.精心準備,提高有效性
把試題逐一分析,時間上不可能,從學生實際來說也無必要.因此,課堂上講評、分析的題目必須有所選擇.選題應遵循典型性原則.即要選擇與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教學方法有直接關系的題,選擇學生卷面上的獨到見解的題,選擇出錯較多的題等等來進行講評,切忌面面俱到,逐題講評.
4.以題帶面,體現綜合性
講評時,要引導學生領悟并思索解題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查漏補缺,有無縱橫聯系,如何聯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和結構化,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綜合、運用及解題能力的提高.對具有較大靈活拓展性的典型題要作進一步的“借題發(fā)揮”,講評時,教師要善于以題帶面.具體可通過下列途徑進行.
(1)一題多變,變換條件(推斷等)多方設疑,提高學生臨場應變能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例1O為△ABC所在平面上一定點,動點P滿足OP=OA+λ(AB|AB|+AC|AC|)(λ∈R),
則隨著λ的變化,點P必經過△ABC的心.
更改命題條件的表達式的結構形式,構建變式:將“OP=OA+λ(AB|AB|+AC|AC|)(λ∈R)”
分別變式1:OP=OA+λ(AB+AC)(λ∈R);
變式2:OP=OA+λ
(AB|AB|cosB+AC|AC|cosC)(λ∈R);
變式3:設G是△ABC的重心,且AG=xAB+yAC,求x、y的值;
變式4:設O是△ABC內一點,求證:AO=S△ACOS△ABCAB+S△ABOS△ABCAC,其中S△ABC表示△ABC的面積;
變式5:設I是△ABC的內心,|AB|=4,|BC|=5,
|CA|=6,且AI=xAB+yAC,求x、y的值.
像這樣講解習題的變式,能使學生對所討論的命題的認知更加深化,獲得融會貫通的本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深入鉆研的精神.
(2) 一題多解,展示多種解題思路,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