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我們都熟知一個成語叫“德高望重”,它最早是司馬光稱贊宰相富弼的。富弼是個很有魅力的人,有一次他坐著轎子經(jīng)過洛陽天津橋,恰巧被人認了出來,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傳,把他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簡直比當今的明星粉絲還要瘋狂,以致原本熱鬧的街市空無一人。
不因私恩而忘國事
富弼年輕時,范仲淹就很賞識他的德才。范仲淹還做媒讓富弼與當時宰相晏殊的女兒成親。有一年,江蘇高郵知軍晁仲約因為軍力不足,就昭示當?shù)刂菘h長官,要他們捐出金錢、牛羊、酒菜去慰勞賊兵,避免百姓受襲,這在朝廷中引起了爭議。范仲淹說:“晁仲約也算情有可原,應該赦免了他?!辈涣细诲鰠s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說:“這些州縣長官拿著朝廷俸祿,竟然姑息養(yǎng)奸,形同通匪,都應定死罪,不然今后就沒人再去剿匪了?!狈吨傺徒忉屨f:“地方政府兵力有限,這大概是保護百姓的權宜之計啊。”富弼不以為然,生氣地說:“我們正要弘揚法令,你如此做法,將來還怎么治理百姓?”有人提醒他說:“你難道忘了范先生對你的大恩大德了嗎?”富弼回答:“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我怎能因為要報答他而放棄自己的主張呢?”范仲淹聽說后不住地點頭:“富弼不同俗流,這正是我看中他的地方??!”
富弼沒有因為范仲淹有恩于己,就在政治上放棄自己的觀點,而是以國家大事為重,據(jù)理力爭,展現(xiàn)了正直的品格。金纓在《格言聯(lián)璧》中說:“君子處世寧風霜自挾,毋魚鳥親人。”我們要贏得別人的尊重,并非要一味順從,只有敢于堅持自我,不拿是非當籌碼,不以原則做交易,才能以品質修養(yǎng)勝人,以人格魅力贏人。
不因一字而失尊嚴
北宋屢敗于與遼國的戰(zhàn)爭,想以增加歲幣或者和親的方式議和,富弼奉命出使。遼國國主遼興宗傲慢地說:“和親的事免談,我只想得到歲幣,且在誓書中須加上一個‘獻字才行?!备诲龌卮鹫f:“‘獻字乃是下奉上的意思,不能施于平等的兩國,何況南朝為兄,豈有兄獻于弟之理?”遼興宗威脅說:“如果我們率領軍隊南下,不后悔嗎?”富弼平靜地應對道:“中原疆域萬里,精兵百萬,北朝打算發(fā)動戰(zhàn)爭,能保證一定獲勝嗎?”遼興宗退一步說:“那就改為‘納字如何?”富弼還是拒絕了。遼興宗不滿地說:“南朝既然把大批金帛給我了,一個‘納字有何可惜的?況且古亦有之?!备诲龇瘩g說:“自古只有唐高祖借兵于突厥時,才向它稱臣,當時的饋送,或許稱作‘獻、‘納。其后突厥首領頡利被唐太宗擒獲,難道還有這樣的禮節(jié)嗎?”遼興宗啞口無言,于是對富弼以禮相待,不敢過分強求。
比起個人安危,國家尊嚴更為重要。富弼在“獻”或“納”一個字上不肯讓步,斤斤計較,爭得了國家尊嚴,讓對手肅然起敬。法國文豪巴爾扎克曾經(jīng)說過:“誰自重,誰就會得到尊重?!蔽覀兣c人交往,大度謙讓是優(yōu)點,但也得區(qū)分情況,涉及禮儀、原則、尊嚴等問題時,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就應該當仁不讓。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不被別人所輕視。
不因功高而受多賞
富弼任青州知州時,黃河發(fā)大水,百姓流離失所,饑荒遍野。富弼沒有因為災荒不在自己的轄區(qū)而袖手旁觀,而是動員所屬官吏、鄉(xiāng)紳和百姓,拿出糧食,支援災區(qū),空出屋舍,安置流民,救活的人達五十余萬人。仁宗聽說后,派遣使者嘉獎慰問,富弼說:“這是臣分內(nèi)的職責,不值得獎勵?!眻詻Q辭謝,不予接受。宋英宗趙曙登基后,賞賜朝廷重臣,等大家都退下后,卻單獨把富弼留了下來,又額外賞賜他幾件器物。富弼叩頭謝恩,卻不肯接受。英宗輕描淡寫地說:“這些東西又不值什么錢,你沒有必要推辭呀!”富弼懇切地說:“東西雖然很微薄,但關鍵是額外所賜。大臣接受額外的賞賜而不謝絕,萬一將來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來,憑什么勸諫呢?”富弼推辭掉了賞賜,卻讓英宗內(nèi)心里多了敬重。
富弼殫精竭慮,為國家、為百姓立下汗馬功勞,但他從不居功,不肯接受額外的賞賜,這種淡泊為皇帝所重。西漢學者揚雄說:“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迸c人相交,在名利上爭一分,則在別人的心目中輕一兩。相反,只有在做事時爭著上,在所得上爭著讓,才能讓人心服口服,禮敬有加。
不因禍患而棄責任
慶歷六年,王則發(fā)動了農(nóng)民起義,齊州禁兵打算響應,這時富弼在齊州相鄰的青州任知州,他十分憂慮,可齊州禁兵不歸他統(tǒng)領。這時,宦官張從訓恰好來到青州,于是就暗中讓他騎馬到齊州,發(fā)動士卒攻打叛軍,結果兵敗。這件事本來很隱密,但富弼立刻上書,彈劾自己所犯專擅之罪,請求處罰。仁宗皇帝為之感嘆,不僅沒罰,還獎賞了他。又一年,契丹大兵壓境,向宋朝索要土地,因為契丹反復無常,沒人敢去交涉。宰相呂夷簡與富弼有矛盾,借機推薦了他,別人都勸他推辭,富弼二話不說,向皇帝辭行說:“人主憂慮臣下恥辱,臣下不敢愛惜生命貪生怕死。”仁宗為此深受感動,打算將他升為樞密直學士,富弼辭謝說:“國家有難,按理應不害怕煩勞,為什么反而用官爵來授人呢?”隨后便踏上了出使的道路。后來,仁宗認為富弼堪當大任,任命他當了宰相。
富弼在犯下過錯或面對危險時,不是想法逃避,百般推卸,而是勇敢擔當,贏得了仁宗的信任。丘吉爾說:“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蔽覀兣c人交往的過程中,在遭遇責任的風險時,盡管肩膀可能稚嫩,付出可能高昂,但只有挺身而出,方能彰顯我們的擔當。當你能為別人撐起一把傘,最終你得到的可能是一片天。
一個人的魅力來自于正直的品格,也來自不為自己考慮、處處以他人為念的修養(yǎng)。富弼正是以這樣的方式,不僅在字典里為我們留下了“德高望重”這個成語,更教給了我們贏得尊重的處世法寶。
(摘自《演講與口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