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校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的同時,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視。教育孩子需要多個環(huán)節(jié)共同努力,除了學校和社會教育外,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學生心理家長責任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校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的同時,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視。教育孩子需要多個環(huán)節(jié)共同努力,除了學校和社會教育外,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作為父母,從孩子呱呱墜地,就憧憬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為、出人頭地,似乎給一個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期望都寄托他們的分數(shù)上,而對他們的做人的道理卻更加忽視。作為家長除了要追逐分數(shù)的同時,應更要注重對其心智的培養(yǎng)與教育。二者不能失衡,正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提到:“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痹诮逃斜仨殢牡?,絕不能舍本逐末。
面對現(xiàn)在的一些孩子身上囂張跋扈、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心、經(jīng)不起挫折等諸多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培養(yǎng)孩子哪些良好品德呢?
一、關愛他人
時代的發(fā)展也促進了人的觀念的轉變。很多孩子習慣于索取,相當一部分孩子不知道付出。在家以己為中心,只要孩子需要,父母總會千方百計滿足其需求。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視為一種習慣。如今的“啃老族”讓很多的父母百般無奈。長期以來,他們很少為父母著想,更不愿意為別人付出。在游樂場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一幕:幾個孩子為爭一個玩具而引發(fā)家長間的爭吵。其實,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種事情發(fā)生時,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最恰當時機。抓住這個時機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謙讓。相信以后孩子會再遇到這種狀況時,他們一定會看一下家長的臉色行事。這種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與標榜,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心智健康的成長。教育的啟蒙階段,家長起著關鍵的作用。
二、敢于擔當
如今在各種溺愛的呵護下,很多孩子在成長中心理發(fā)生了扭曲。如重慶的“摔童”事件,當事情發(fā)生后大家都會關心被摔孩子會怎樣,譴責摔人的女孩品德有問題。卻很少會有人沉下心來去探討一下女孩為什么會這樣,導致她的這種行為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人分析她的心理有疾病。與其這樣說,倒不如說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作為監(jiān)護人的父母當事情發(fā)生后除了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關鍵時刻為孩子做出表率外。是不是還要第一時間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在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還要知道要為錯誤的行為付出代價。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在成長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边@樣,才能逐漸完善自我。里根的父親在兒子成長中對他的教育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去學習。有一天8歲的里根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索賠12.50美元。闖了禍的他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說:“我沒錢賠給人家?!备赣H說:“我先借給你,一年后還我?!睆拇耍@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12.50美元還給了父親。當這個男孩成為美國總統(tǒng)后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币患胀ǖ男∈聟s成就了一個偉人高尚的人格。
這種敢于承擔責任的教育恰恰是我們的教育中忽略的一個方面。沒有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就沒有這種處事的態(tài)度。久而久之,孩子就缺乏了一種責任心和愛心。當他們長大后就會變得逃避責任,對他人及社會冷漠。
三、勇于受挫
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會讓孩子學會堅強。這種能力并非天生具有,這需要適時讓孩子受到一定的挫折,在挫折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成長中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這時他們最需要家長、老師的幫助。這種情況下,我們應鼓勵孩子積極的面對問題,不能逃避,更不能氣餒。挫折就像生活中的絆腳石,想法把它搬開,前面就是平坦大道。一高中女生因被懷疑她在服裝店偷竊,店主將監(jiān)控視頻截圖發(fā)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她的個人隱私信息曝光后因承受不了別人對其指指點點從橋上躍下身亡。這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挫折、磨難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日本人提倡“吃苦教育”不正如此嗎?讓孩子們冬天穿短褲行走,這就是一種鍛煉的方式。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意識的給孩子一點挫折,讓他們吃點苦頭,讓其受到鍛煉會使他們受益終身。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育不僅僅是家長的責任,也是學校和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盡心盡責,是對孩子的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當孩子在社會中出現(xiàn)問題時,決不會是某一方的教育失職。但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家長來說,對孩子思想行為的教育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意識,甚至影響著他們一生的命運。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對其進行著一種良好的行為培養(yǎng)極為重要。正如哲學家薩克雷所述:“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作為家長在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也要把教育孩子成為一種習慣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