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赤峰學院 體育學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對赤峰市城區(qū)高中“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黃鑫
(赤峰學院 體育學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等方法,對赤峰市城區(qū)高中“陽光體育運動”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陽光體育運動”在赤峰市城區(qū)高中開展中存在主要問題包括少數(shù)女生對陽光體育運動不感興趣、學生家長的態(tài)度、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時被擠占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學校場地設施完善不夠充分,投入體育專項資金過少,各級學校針對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不到具體要求,體育教師崗位不足.本文擬通過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赤峰市城區(qū);高中;陽光體育運動
陽光體育運動深受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衛(wèi)生部等多個部門關注,提出為了全面提高中學生身體素質,要求學生能夠主動掌握鍛煉身體的運動技能兩項以上.廣大青少年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是我們整個民族乃至國家健康素質的基礎.所以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邁進操場、走進大自然、沐浴在陽光下,積極參加并進行體育鍛煉,是實現(xiàn)發(fā)展社會體育運動的基石.積極倡導并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yǎng)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健強體魄、培養(yǎng)堅強意志和充滿活力,廣大青少年學生擁有強健的身體、健全的人格,是保證學習和生活的基礎,更是實施素質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也是我們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2.1 研究對象
本文以赤峰四中、實驗中學、赤峰學院附屬中學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本文所研究內容和目的的需要,查找并搜索有關參考文獻和資料,
2.2.2 問卷調查法
在本次調查過程中對赤峰四中、實驗中學、赤峰學院附屬中學,21名體育教師以及 12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教師回收 21份,回收率為100%.學生回收 116份,回收率為 96.7%.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針對所收集的文獻資料和問卷數(shù)據(jù),用 excel 2003軟件進行分類整理.
本文通過大量的資料搜集與整理,同時參照問卷所有問題進行分析,對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態(tài)度進行分析.所分析結果具體見表1.
表1 學生對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
通過調查,從表1可以得出結論,喜歡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青少年學生有 73%,數(shù)據(jù)充分體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同學對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具有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比較喜歡“陽光體育運動”的群體所占比例為 14%,不喜歡的學生只占8.6%,男生比例要明顯高于女生,可見性別與體育運動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表2 教師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
通過調查,從表2可以看出有 76%的中學體育教師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持重視態(tài)度,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占 10%,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體育教師應該是基礎,是具體操作者與實施者.此外,中學所開設體育課和體育與健康課不是很多,部分體育課有被其它課程擠占現(xiàn)象.
必要的場地與器材保障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基礎,調查顯示,45%的學校場地器材能滿足“陽光體育運動”,基本能滿足的有 27%,不能滿足的有 16%,還有 12%的學生對場地器材不清楚.所調查過程中有過半數(shù)的學生認為本學?;灸軌驖M足“陽光體育運動”的需要.
表3 體育場地器材是否能滿足“陽光體育運動”的統(tǒng)計表
表 4 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情況的統(tǒng)計表
從表4中可以看出沒有實施學生《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所占比例為 75%,說明目前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重要性.各級各類學校應加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力度,同時提高學生體質健康,使學生具有一個健康身體,更好的進行文化課學習并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力量.
表5 學生家長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
從表 5中可以看出只有 20%的家長對子女參加體育運動“陽光體育運動”非常重視,有 30%的家長對子女參加體育運動“陽光體育運動”持重視觀點,無所謂態(tài)度的占 28%,不太重視的占 14%,不重視的占 12%,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家長的態(tài)度是導致學生參與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說,要想積極倡導和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首先要做好學生家長的前期工作,提高家長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度.才能夠更好的開展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表6 學生在體育課是否能學到體育技能
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多少取決于學生對體育的喜好程度與熟練程度,體育技能熟練程度強就會增加學生參加鍛煉的熱情,而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大多都是在學校體育課上形成的.從表 6中可以看出學校都能做到對學生1到2項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能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希望學校再接再厲加強對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體育社團或體育俱樂部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用,學生在體育社團或體育俱樂部中可以更好地得到專項體育技能的學習,從而掌握并形成終身體育.
表7 是否有體育俱樂部或體育社團
體育社團是根據(jù)學生自己的愛好所選擇的體育學習,鍛煉的場所,學生能根據(jù)自己學習特點,選擇獨特的學習方式方法,在專門的教師指導下能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及身心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形成學生愿學肯練的團體組織.從表 7中可以看出學校體育社團或學校體育俱樂部還沒有完全開展,76%的學校開展了體育俱樂部或者社團,還有 24%學校沒有開展起來.由此可見大部分學校對體育重視程度較好,能夠積極開展相應的體育運動項目.
4.1 赤峰市城區(qū)中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濃厚的興趣,不感興趣的學生只是極少數(shù).
4.2 赤峰市城區(qū)高中部分能夠按照要求開展體育和體育與健康課程,但還有一部分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夠滿足現(xiàn)狀要求,具體的事宜應該引起相關單位和部門足夠重視.
4.3 運動場館不足成為制約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城區(qū)土地面積寸土寸金,很難建設相應的體育場管這是很大的困難,并有部分學校根本沒有標準的場地設施.
〔1〕毛振明.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張志勇.體育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王伯英,曲宗湖.體育教學論[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51.
〔5〕任海,王慶偉,韓小東.國外大眾體育[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6〕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曲宗湖,楊文軒.域外學校體育傳真[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8〕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S].中發(fā)[2007]7 號.
〔10〕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S].教體藝[2006]6 號.
G807
A
1673-260X(2014)08-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