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招
摘 要: 教師要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中由衷地發(fā)出“快樂之聲”——笑聲、掌聲、驚訝聲和爭論聲,從而改變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的認識,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使政治課堂變得更生動、更真實、更高效。
關鍵詞: 政治教學 笑聲 掌聲 驚訝聲 爭論聲
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然而在許多學生眼中,當前的政治課卻成了“兒童恐怖的場所”和“才智的屠宰場”,課堂毫無生機,教師空洞說教,學生昏昏欲睡,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水般波瀾不驚,如何改變現狀?政治教學要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導之以行”的同時,“引以為樂”,讓學生在教學中由衷地發(fā)出“快樂之聲”,在笑聲、掌聲、驚訝聲和爭論聲中改變對思想品德課堂的認識,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生動、真實而高效。
一、笑聲朗朗、樂融融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教育應當是快樂的?!毙Ρ闶强鞓返捏w現,有笑聲,即說明教師教得生動而精彩,學生學得有趣而開心。在各種電視欄目中,湖南衛(wèi)視的《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是我讀初二女兒的最愛,每周必看,它到底有何魅力呢?我也陪看了幾期,發(fā)現它搞笑、放松,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度過許多快樂時光。受其啟發(fā),我為自己確定了一個目標——每堂課至少讓學生開心地笑三次,讓學生在笑聲中感悟知識,快樂成長。如講授《燦爛的中華文化》一課時,就先播放視頻《快板:方便的時候》:一個外國時裝名模叫瑪麗諾,前不久隨團出訪來到中國,有一事讓她費解傷腦殼,在酒店常聽有人愛說一句話:“對不起,我方便一下,你等我?!边@“方便”一下,瑪麗諾就不懂了,翻譯趕緊用英語告訴她,在中國,方便一下就是上廁所?,旣愔Z一聽哈哈笑,中國人真是有學問,上廁所不叫上廁所,說方便一下,真是讓人難琢磨。有一天,在酒店,瑪麗諾接到了一個小伙打來的電話,自我介紹我姓羅,并說:“喂,您是瑪麗諾小姐吧?呦!太好啦,我是您的追星族,是您最最忠實的崇拜者,我想在您方便的時候和您合個影,您可千萬別推托。”瑪麗諾一聽嚇得臉色大變,渾身上下打哆嗦,說道:“NO、NO、NO,不要來,不要來,我方便的時候從不照相不會客!”學生笑意飛揚,其樂融融,聽課熱情和效率自然大大提高。緊接著我提出如下一些問題:“方便”一詞在中文有多種含義,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華文化有什么特點?你熟悉的中華文化標志有哪些?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的原因是什么?應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思維在碰撞,智慧的火花在閃現,在笑聲中輕松、愉悅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
二、掌聲陣陣、美滋滋
莎士比亞曾說:“演員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舞臺上聽到臺下熱烈的掌聲。”身處課堂舞臺中的師生雙方都渴望獲得掌聲。掌聲,是一種鼓勵;掌聲,是一種肯定;掌聲,是一種支持。有一位哲人說過:人生有兩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現的欲望。教師如果明白青少年愛表現、愛出彩的心理,就應當創(chuàng)造更多課堂表現機會給學生,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體驗表現欲望滿足后的快感,從而對課堂學習產生好感,繼而轉化為學習動力。記得上《難報三春暉》一課時,我問:“班上誰能背出孟郊的《游子吟》?”這時一位學生站起來聲情并茂地背誦道:“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guī)ь^給予熱烈的掌聲,并連聲贊到“好樣的,好樣的”。接著我問誰會唱《母親》這首歌,這時幾位學生站了起來,我讓他們來了一個小組唱,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整堂課由“唱父母、說父母、孝父母、愛父母”四個環(huán)節(jié)開展,學生動情、動性地吟、唱、說等,獲得了一陣陣的掌聲,心里美滋滋的,完全忘了這是一堂政治課。
馬克·吐溫說:“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闭n堂需要掌聲,掌聲是帶動師生共同發(fā)展和提高的催化劑,是形成和發(fā)展和諧師生關系的黏合劑。它能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培養(yǎng)自豪、自尊、自信、自強的品質,朝著教師鼓勵的方向發(fā)展。若教師講解精辟時,學生報以掌聲,那便是對教師的最高獎賞,教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必然信心百倍、更加勤勉。老師要善于營造充滿掌聲的課堂氣氛,讓掌聲時常在課堂中響起。
三、驚訝聲連連喜多多
愛因斯坦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來領受?!薄昂闷妗笔浅踔猩奶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fā)他們的驚奇感,引發(fā)他們的驚訝聲。其實,每一教學內容都有令學生“驚訝之處”,關鍵看教師是否能挖掘教學內容并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教《發(fā)現自己的潛能》一課時,我播放了一段世界著名殘疾人演講大師——尼克胡哲演講的視頻,并簡要介紹了其代表作《人生不設限》。接著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你相信人真有這么大的潛能嗎?請大家就尼克胡哲的成長故事談談看法。并說說自己身上可能有哪些潛能?能從尼克胡哲成功中學到哪些好方法把它們激發(fā)出來?學生被深深地震撼了,連連發(fā)出驚訝之聲,從而感悟到人的巨大潛能,認識到:尼克胡哲雖天生沒有四肢,但勇于面對身體殘障,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四肢健全的我們怎么有理由不奮斗、創(chuàng)造,不譜寫青春壯麗的詩篇呢?
課堂教學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驚奇感,引發(fā)學生的驚訝聲,讓學生在驚訝聲中,喜獲更多的感動、領悟、思索和啟迪,這驚訝聲可來自對事例的驚訝,對領悟的驚訝,對老師激勵肯定的驚訝,還可來自對老師某項教學技能的驚訝。一堂課如果讓學生驚訝聲連連,必定能讓學生收獲多多。
四、爭論聲紛紛興致勃勃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孩子的情緒、意志或觸及孩子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闭n堂討論就是這樣一種教學法,它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自由討論、激烈爭辯的氣氛中提高能力,達成共識,獲得新知,促進知、信、行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通過傾聽學生討論,抓住其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困惑,發(fā)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更好地調整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如教學《身邊的誘惑》一課時,我以一則手機短信導入:我昨晚收到一則短信(看手機朗讀):“尊敬的用戶,恭喜您的號碼已被湖南衛(wèi)視《爸爸去哪兒》欄目組后臺系統(tǒng)抽取為今日的二等獎幸運用戶,您將榮獲創(chuàng)業(yè)基金12.8萬元及蘋果公司贊助的蘋果筆記本電腦一臺,詳情請與李欣小姐聯(lián)系,電話:1362****366。”“我剛剛質詢過了,對方說是真的,但是要先匯款1000元作為公證費。1000元可以換12.8萬元和蘋果筆記本電腦,這對我太有吸引力了,你們覺得我應該把錢匯到指定賬號嗎?為什么?”在學生議論紛紛時,我接著設置以下系列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①你認為在我們生活的周邊,最能誘惑人的事情有哪些?②哪些誘惑是好的?哪些誘惑是不良的?這些誘惑給你帶來了什么影響?③你是如何抵制和克服的?學了本課后又有什么新的感悟?這些問題面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對于切實解決學生存在的認識誤區(qū)起到很好的作用。學生通過論辯、質疑、深思、感悟,順利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達到廣泛交流、深層思考、理清思路、拓展提高的目的。
在課堂討論中,教師的重點是如何精心設計,備課時要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展開與評價等方面全方位、全過程把握。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過程,學生隨時可能有新思想和新問題生成,這要求教師適時介入并及時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獨到見解或創(chuàng)新思維,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不斷激發(fā)他們繼續(xù)探討的興趣和熱情。只要精心設計、用心指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興致必將勃發(fā),課堂討論必將更熱烈、更精彩、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鄭克進主編.和諧高效思維.新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初中思想品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7.
[2]朱良才主編.讓教學更生動——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快樂認知.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