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鵬 朱平 馮青俐
應用胺碘酮治療急診快速型心律失常療效分析
劉曉鵬 朱平 馮青俐
目的探討應用胺碘酮治療急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療效及分析。方法83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41例, 給予普羅帕酮治療;觀察組42例, 給予胺碘酮治療,治療后觀察兩組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比較。結(jié)果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95.2%)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8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胺碘酮治療急診快速型心律失常, 安全有效, 不良反應少。
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療效
快速心律失常是急診科常見的心臟疾病急危重癥之一,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 要給患者立即進行抗心律失常治療, 而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 可以提高復律療效,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作者應用胺碘酮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顯著療效, 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本院急診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3例, 排除竇性心動過緩、病竇綜合征、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者;嚴重低血壓、心肌病或心力衰竭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及對胺碘酮過敏者。按就診順序隨即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1例, 男24例, 女17例, 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59.24±6.72)歲, 快速型房顫者12例,室性期前收縮9例, 室上型心動過速患者20例。觀察組42例,男26例, 女16例, 年齡35~74歲, 平均年齡(60.30±6.48)歲,快速型房顫患者13例, 室性期前收縮患者8例, 室上型心動過速患者21例,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普羅帕酮治療, 普羅帕酮7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 緩慢靜脈推注, 10 min內(nèi)注射完畢,之后應用普羅帕酮0.5~1 mg/min靜脈滴注, 30 min后如無效,可再次按上方法靜脈推注70 mg。觀察組給予胺碘酮治療, 首次劑量予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 緩慢靜脈推注, 10 min內(nèi)注射完畢, 然后胺碘酮0.3~1.0 mg/min維持靜脈滴注, 30 min后如無效可按以上方法靜脈注射150 mg, 最多靜脈推注3次[3], 24 h 用量不超過900 mg。兩組在用藥治療期間,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 監(jiān)測生命體征, 觀察心率、心律、血壓、血氧飽和度及癥狀變化。治療后觀察兩組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
1.3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1~3 h癥狀、體征正?;蛎黠@好轉(zhuǎn), 心率60~100次/min, 轉(zhuǎn)為竇性, 心電圖檢查正?;蛴忻黠@改善;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減輕, 發(fā)作頻率減少, 心率較治療前下降20%以上, 心電圖檢查有改善;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及心電圖均未見好轉(zhuǎn)或者加重[4]??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療效比較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n(%)]
2.2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胃腸道反應3例, 頭痛頭暈3例, 心動過緩1例, 低血壓2例, 靜脈炎2例, 發(fā)生率:26.8%;觀察組:胃腸道反應1例, 心動過緩1例, 低血壓1例, 發(fā)生率:7.1%,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3, P<0.05)。
快速心律失?;颊甙l(fā)病較急, 病情變化較快, 患者非常痛苦, 常由急診入院。臨床主要包括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等, 由于心律失??蓪е禄颊叩难鲃恿W的改變, 出現(xiàn)血壓下降、心功能衰竭等, 從而使心臟疾病加重, 導致死亡。因此在急診此類患者需要爭分奪秒的進行抗心律失常搶救治療。臨床應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種類繁多, 且多數(shù)抗心律失常藥物在糾正心律失常的同時還可促發(fā)或加重心律失常。因此, 必須選擇一種既能有效抗心律失常,但又不會促發(fā)心律失常的藥物, 而胺碘酮在所有抗心律失常藥物中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最小, 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藥物[5]。尤其在急診科, 應用胺碘酮及時治療可有效避免低血壓、休克及心力衰竭等血流動力學障礙的發(fā)生。
胺碘酮是臨床常用的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具有輕度的非競爭性的α和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作用及輕度Ⅰ及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其電生理作用主要是延長心肌(心房肌及心室肌)的動作電位和有效不應期, 使旁路前向和逆向的有效不應期均延長, 消除折返激動;抑制心房及心肌傳導纖維的快鈉離子內(nèi)流, 抑制竇房結(jié)和房室交界區(qū)的自律性, 減慢心房、房室結(jié)和房室旁路傳導[6]。因此, 胺碘酮具有廣譜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對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及預激綜合征伴發(fā)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療效, 并且有很好的血流動力學效應, 無負性肌力作用[7]。因此, 本次臨床觀察顯示, 應用胺碘酮治療的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并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研究亦顯示, 胺碘酮和普羅帕酮均無明顯延長PR間期, 增加QRS波時限的作用, 雖然胺碘酮具有更強的延長QT間期作用, 但未見因QT間期延長而導致尖端扭轉(zhuǎn)性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8]。
綜上所述, 應用胺碘酮在急診科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不僅療效顯著, 而且不良反應較少, 是一種安全、可靠的首選藥物。
[1] 胺郭晉, 吳曉飛, 許超.碘酮在急診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應用.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2, 10(6):845.
[2] 莫秋萍.胺碘酮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1, 32(24):5022.
[3] 王小偉.急診應用胺碘酮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療效評價.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 7(10):107-108.
[4] 郭旭昌, 鐘淑瓊, 管健.急診靜脈應用胺碘酮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16):73-74.
[5] 周彤, 曾秋棠.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機制及急診急救應用進展.臨床急診雜志, 2013, 14(8):398-402.
[6]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工作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2008).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08, 22(5):377-385.
[7] 尹宏磊.胺碘酮在快速心律失常應用中的臨床效果研究.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1, 5(16):49-50.
[8] 虞明勝, 蔣旭九, 王繼霞, 等.小劑量胺碘酮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1, 38(23): 116-117.
2014-06-17]
471000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