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心
如果問起“視力多少為正常”,相信許多人一定會脫口而出:“當然是1.0以上?!逼鋵嵅煌挲g的正常視力是不同的。
我們一般所說的視力,也稱為視敏度,反映的是眼底黃斑區(qū)的視功能。視力又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后者為閱讀視力。大家知道,視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指出的是,臨床上對視力好壞的診斷以及對視力殘疾的認定,是以矯正視力為標準的,即是以戴眼鏡矯正以后的視力為標準,而不是以裸眼視力為標準。一般將矯正視力≥1.0的視力作為正常視力。發(fā)達國家將矯正視力<0.5稱為視力損傷,并作為能否駕車的標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標準規(guī)定,一個人較好眼(指雙眼中的較好的一只眼)的最佳矯正視力<0.05時即為盲,較好眼的最佳矯正視力<0.3,但≥0.05時,為低視力。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情況下,嬰幼兒出生時,大部分處于遠視狀態(tài)。隨著生長發(fā)育,眼睛逐漸趨于正視(即裸眼視力≥1.0)。正常裸眼視力的參考值如下:3~4歲,為0.5;4~5歲,為0.6;6~7歲,為0.7;到學齡期時,基本可達正視即1.0。因此,對學齡前的兒童,不要在視力達不到1.0時,大驚小怪,匆忙配鏡。如果家長心里沒底,可到正規(guī)醫(yī)院眼科檢查。提醒家長一定注意,不要讓小孩過早、過多接觸平板電子產(chǎn)品;如果發(fā)現(xiàn)小孩出現(xiàn)斜視或總往電視機跟前湊,要及時到眼科就診。
(摘自《上海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