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笨梢婇喿x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國特別是農村小學,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學生的閱讀量遠遠達不到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教育等相關部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措施加以解決,讓農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1.農村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
農村小學由于受辦學條件、社會及家庭等的影響,課外閱讀嚴重不足,語文能力偏低,極大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究其原因,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1全國有近九成的出版社出版少兒圖書,每年全國生產的少兒圖書近萬個品種,但這些圖書大部分“進駐”大城市書店,根本輻射不到鄉(xiāng)村,導致大城市書店的少兒圖書供過于求,上架時間短,生命周期短,許多圖書最終避免不了退貨的命運;農村少兒圖書市場雖大,但品種嚴重不足,農村孩子甚至連與這些圖書見面的機會也沒有,廣大農村少年兒童生活狀況和精神世界的圖書非常少,直接面對農村孩子的圖書幾乎沒有上過少兒圖書排行榜。實際上,我國農村兒童的數(shù)量遠高于城市兒童的數(shù)量,農村少兒圖書的市場空間非常大,卻呈現(xiàn)出一種反比狀態(tài)。農村孩子沒有課外書讀,除了課本之外就是助學讀物,有的助學讀物甚至是質量低劣的盜版書,對農村孩子來說,擁有一本課外書就是一個夢想。
1.2圖書價格多少是決定農村讀者是否購買圖書的主要因素。目前,少兒圖書大多講究質量和包裝,呈現(xiàn)出高檔、精裝、成套、系列的特點,成本較高,而物美價廉適合農村孩子閱讀的圖書很難覓到。城市父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過節(jié)或孩子過生日時,常常把書當成禮物送給孩子,農村父母則沒有這個能力。就少兒圖書的定價來說,看圖識字和繪畫等低幼類圖書的定價一般在5元左右,原創(chuàng)文學一般都在15元~25元,百科和繪本一般都是幾十元一本,成套系列圖書一般都是上百元。少兒圖書過于講究包裝的高檔、豪華,令農村孩子買不起,望而卻步。
1.3教師的指導能力有限,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大多是民辦教師轉正或者中師畢業(yè),教師學歷不高且趨于老齡化,因為地處農村,教師進修條件差,進修機會少,教學理論教學經(jīng)驗的學習交流少。他們在教學思想和方法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大多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上課繁瑣程式化,照搬“三類型”(起始課、分析課、總結課)、“五環(huán)節(jié)”(解題、識字教學、試分段落、講讀課文、小結練習);講課要求不明確,講得多學生讀得少,問得多想得少;沒有采取現(xiàn)代教學方式和啟發(fā)式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沒有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4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不高,農村學生一般都離學校比較遠,上學下學回家需要的時間較長,回家后還要幫家里人干活及完成正常的家庭作業(yè),留給學生自己閱讀的時間不多,再加上學生主動閱讀意識欠缺,學生家長文化素質不高,對學生的受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有效督驅學生學習。
1.5農村家庭負擔較重,經(jīng)濟收入水平與城市家庭無法比擬,對孩子的教育投資舍不得花錢。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大,有的農村父母看到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無門,就產生了“讀書無用”的錯誤想法,不再愿意花錢供孩子上學。農村孩子連上學都不能保證,更談不上閱讀和購買課外書籍。有的農村父母認為學好課本上的知識就足夠了,不用再看其他“閑雜”的課外書。
1.6農村家長監(jiān)管不夠。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政府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全國范圍內的基礎建設大發(fā)展,給廣大農民提供了良好的打工條件,再加上物價不斷上漲,農作物產品價格比較穩(wěn)定,農民靠務農收入已經(jīng)很難擔負經(jīng)濟重負,農村中絕大多數(shù)年輕勞動力都隨潮涌進城市打工,家中只有老年人,某些年輕父母采取陪讀的方式,就近在村、鎮(zhèn)小學附近租房,有條件的在縣城租房拱學生上學,由爺爺奶奶陪讀、做飯,父母打工掙錢。由于家長長期不在小孩身邊督促小孩學習,爺爺奶奶大多疼愛孫子,監(jiān)督不到位,一定程度地影響了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
2.解決的方法和建議
少年兒童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未來,農村少年兒童占很大的比例,他們的讀書和成長關系到我國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關系到全民族的發(fā)展。筆者認為應該采取措施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
2.1隨著網(wǎng)絡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目前網(wǎng)絡已經(jīng)遍及農村地區(qū),農村小學大多都有遠程教育網(wǎng)。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首先要從老師做起,要不斷學習,提高計算機應用和操作能力,及時下載資源,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計算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
2.2建立校園圖書室,農村小學要每年預算購買新書的經(jīng)費,每年更新課外讀物。建立圖書室,給學生閱讀提供好的環(huán)境和場所。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閱讀并且定期不定期地給予學生指導,包括讀物的種類和學生疑難問題的解答,提高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主動閱讀的能力。
2.3建立讀者俱樂部,以班級為單位,讓學生主動拿出自己的課外書籍,由班級統(tǒng)一管理,這些書籍可以相互借閱,也可以相互介紹交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讀書資源。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2.4教師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有限,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農村教師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要加強進修和學習。還要加大力度培訓,讓他們樹立信心,加強計算機運營能力的培訓;建立有效治理機制,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專業(yè)指導;鼓勵確立長遠的目標和終身學習的目標,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繼續(xù)教育,提高學歷和教學技能水平。教師相對于學生來說,社會資源比較豐富,可以利用有限的社會資源盡可能地給學生收集課外閱讀書籍,既包括語言故事和詩詞之類的書,又包括天文、地理、醫(yī)學、社科、歷史等方面的書籍。
2.5學生家庭和社會需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農村學生家長需要正確認識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僅僅是就業(yè),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生存和社會交際,正確對待就業(yè),沒有就業(yè)不等于失業(yè),更重要的是要會創(chuàng)業(yè),大學承擔“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重任,大學絕不會白上,要正確對待和培養(yǎng)學生。要盡可能少地讓學生做家務農活,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學習閱讀的機會,為學生購買有益的課外閱讀資料;抽出時間帶學生到別的學?;蛘呤浅鞘袑W校看看,給學生樹立自信和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社會應該為農村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學習閱讀環(huán)境。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要求:“小學生要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币獙崿F(xiàn)這個目標,不但要保證學生有書可讀、會讀書,還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正確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相信在老師、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