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業(yè) 盧華榮
(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學校 重慶 409000)
當看到公式Wf=μmgL時,很容易想到這是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L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這個想法沒錯,不過它還適用于另外兩種情況,其一,若斜面與水平面相接,且動摩擦因數都為μ時,則L表示總的水平距離,如圖1所示;其二,若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滑行對應的水平距離為L,如圖2所示.當然此公式的適用條件是水平面上所受的壓力大小為mg,在斜面上的壓力大小為mgcosθ.在水平面上可以有水平力存在,在斜面上可以有平行于斜面的力存在,但不能有其他方向的力.
【例1】如圖1所示,滑雪者由靜止開始沿斜坡從A點自由下滑,然后在水平面上前進至B點停下.已知斜坡,水平面與滑雪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滑雪者(包括滑板)的質量為m.A,B兩點的水平距離為L.在滑雪者經過AB段運動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多少?
圖1
圖2
解析:設斜坡與水平面的交點為C,BC長度為L1,AC水平長度為L2,AC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則滑雪者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摩擦力做功
在斜坡上摩擦力做功
所以在滑雪者經過AB段過程中,摩擦力做功
本題實際上就證明了公式
【例2】如圖3所示,滑塊從高h=2m,傾角θ為30°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滑下至水平面.若滑塊與斜面,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μ均為0.1,那么它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遠的距離?(不計滑塊通過斜面與水平面交接處的速度損失,保留一位小數)
圖3
解析:設滑塊滑行的水平距離為x,其中在水平面上的距離為L1,由公式Wf=μmgL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μmgx.對整個過程列出動能定理,即
代入數值得
則
【例3】如圖4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沿動摩擦因素為μ的水平面以初速度v0從A點出發(fā)到B點時速度變?yōu)関,設同一物體以初速度v0從A′點先經斜面A′C,后經斜面CB′到B′點時速度變?yōu)関,兩斜面在水平面上投影長度之和等于AB的長度,且在斜面上滑動時的動摩擦因數也為μ,則有
圖4
解析:分析兩斜面的整個過程,由于重力不做功,整個過程都只有摩擦力做功,由公式
知兩過程摩擦力做功相等,再由動能定理知,其末速度大小必相等.因此本題答案為選項C.此題用常規(guī)解法則較繁瑣.
準確理解Wf=μmgL的適用條件并加以靈活運用可以快速解答與之相關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予以重視,這對培養(yǎng)學生思考習慣及創(chuàng)新能力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