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亭 陳志剛 (成都東軟學院 四川都江堰 611844)
情態(tài)文本下的原始藝術形態(tài)
王亭亭 陳志剛 (成都東軟學院 四川都江堰 611844)
本文從藝術形態(tài)學的角度對原始藝術進行簡要剖析,闡述了原始藝術情態(tài)文本下的非常態(tài)移情,原始藝術與原始宗教和巫術的關系,并對原始藝術的形式與風格作簡要說明,以此來從充分了解人類藝術的發(fā)生過程,為現(xiàn)代藝術尋根溯源。
原始藝術;非常態(tài);移情;原始宗教
從定義上來說原始藝術就是指原始社會中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原始人的藝術,是情態(tài)文本中的一種非常態(tài)移情的藝術寫作模式。它是先民們頭腦中反映原始生活的產物,是在極其漫長的原始社會中產生的人類思維的結晶。人類的藝術萌芽于原始社會,它發(fā)生在人猿揖別之后,確切的說是在人類大腦的進化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人的自我意識得到較為充分的發(fā)展之后,藝術的胚胎才在原始社會的子宮下逐漸發(fā)育成型。
人類還尚未成熟的心智以及無法征服的艱苦惡劣的自然使原始藝術成為了一種混雜了強烈情感的非常態(tài)移情。面對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原始人使用自制的工具與自然進行對抗,而不是無條件的聽命于自然,但是這種對抗是有限的,軟弱無力的。洪水猛獸、天災人禍都讓他們無從理解和對抗,于是內心極大的惶恐與不安便求助于一種在他們的意識中具有更高支配力量的“神”。想象在這個過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他們可能會求助于狩獵中無法征服的獵物,或者是被其神靈化的自然力,或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存在的“神物”奉為自己的祖先或者保護神,這就產生了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這些圖騰藝術常常是抽象的,區(qū)別于現(xiàn)代人自覺的理智的抽象,它是一種混雜了原始人強烈情感的超自然的非常態(tài)移情。當然一個植物或者無機物也可能成為原始人的圖騰,但它必定是與原始人生活緊密相關,在他們的觀念中與其有著血緣關系的。澳大利亞原始部落的圖騰祖先神話,以及中國的“玄鳥遺卵,簡狄受孕”等神話傳說都與原始圖騰有緊密地關聯(lián)。他們將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合二為一,這種構成將原始人的抽象和移情一體化了。
原始藝術與原始宗教和巫術是分不開的。就某一件或某些藝術品來說,甚至就是某種原始宗教觀念、巫術或者某種圖騰信仰的符號。所以原始宗教在藝術形態(tài)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上都有重要意義。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是原始宗教和巫術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在這種條件下,食物的滿足是原始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解決的問題,于是食物的神圣轉化成了原始宗教和巫術的雛形。原始先民們對外在世界的無法理解和控制使他們產生了對這些事物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包括他們自己所遭遇的夢境、疾病等。他們認為是萬物都有一個神靈主宰著,人也是有一個可以離開軀體的靈魂存在,進而就產生了對萬物的崇拜的心理和儀式。泰勒把原始人的靈魂觀念以及由此擴大而來的神靈存在的信仰稱之為“萬物有靈觀”?!叭f物有靈觀”也就是原始人的世界觀。原始人的思維是一種模糊思維,是具有神秘主義的。他們不能把主體與客體分開來的思維特征是原始宗教巫術和圖騰的產生的動因。列維?布留爾曾經解釋到“在原始人的思維的集體表象中,客體、存在物、現(xiàn)象能夠以我們不可思議的方式同時是它們自身,又是其他什么東西。它們也以差不多同樣不可思議的方式發(fā)出和接受那些在它們之外被感覺的、繼續(xù)留在它們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質、作用。”也就是說在原始人的感知中,一個客體可能就是另一個客體,或者這個客體能夠把神秘性質傳導給另一個客體;作為客體的“物”,往往不可思議的就是人自身。因此能否把想象的東西和現(xiàn)實的東西區(qū)分開來成了區(qū)分原始人與文明人的一種標志。
原始藝術的形式與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經歷著從寫實到抽象或者是從抽象到寫實的一個尚未確定的過程。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就是一個寫實風格的代表,他的藝術性甚至仍被今人所稱贊。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說的寫實與現(xiàn)代人的寫實不同,它是指那些既反映了客觀事物的秘密力量和神秘屬性,又再現(xiàn)了客觀事物的基本空間特征的圖像,而現(xiàn)代人的寫實是指由他的基本空間特征所構成的真實形狀。這個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我們用科學的眼睛觀察外在世界,而原始人則用巫術的眼睛在看世界。同時可以聯(lián)想到中世紀的藝術和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主義寫作也是這樣一種“寫實”,一種非常態(tài)移情。原始的抽象也并非現(xiàn)代人的理智化的抽象,它是造型上的一種“簡化”,簡化的是事物的空間特征,留下的是事物的秘密力量和神秘屬性。這一個語義的抽取和形式簡化的過程就是原始藝術的抽象過程。原始彩陶中半坡魚形紋樣就是經歷這樣的一個抽象過程之后得出來的形。
原始藝術的發(fā)生是了人類藝術的萌芽,研究原始藝術雖然不能解決高層次藝術形態(tài)上的問題,但是卻能幫助我們了解掌握藝術的發(fā)生、發(fā)展等規(guī)律。近現(xiàn)代藝術家也常常把目光投向原始藝術來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可見,原始藝術不是一個簡單的孤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藝術史中占有相當分量并且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1]劉錫誠.《中國原始藝術》.
[2]孫新周.《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
[3]舒群.《藝術形態(tài)學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