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rèn)識的趙如鋒先生是書生氣息非常濃郁的一位先生,言談舉止總是那樣謙和有禮,不疾不徐。但這位在崇尚張揚的時代里,謙和得幾近讓人忽略的趙如鋒先生卻令我意外了三次。
一是他的幽默。記得2004年6月的一天,我到廣西文聯(lián)辦事,那時候的我可能是個話嘮,吱吱喳喳沒大沒小,路過趙如鋒先生辦公室的時候看到他正沖茶待客,就進去討杯茶喝。估計是我在等茶喝的時候一直吱吱喳喳地?fù)屨f話,一直笑瞇瞇的趙如鋒先生忽然開口說要送我個禮物。我一聽就開心了,充滿期待地看著他打開書柜,抽出本書,慢騰騰地打開,也不說我什么就在扉頁題詞:祝丘曉蘭節(jié)日快樂!落款時間是:2004年6月1日……后來我看那書的名字是《領(lǐng)導(dǎo)者語言表達藝術(shù)》,作者:廖雄軍、趙如鋒。
二是他居然愛攝影。我看過他的攝影作品,有掛著冰凌的杜鵑,有晨曦中啼唱的小鳥,皆一花一世界,于靈動中有對生命的贊美。
三是他居然也寫書法。而且擅長寫很冷門的甲骨文。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fā)展的關(guān)鍵形態(tài)?,F(xiàn)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我的理解,領(lǐng)導(dǎo)職位上的人通常都是忙而缺少情趣的,哪有時間弄那么多閑情雅致的花活。但趙如鋒先生卻用他的作品提醒了我這認(rèn)識上可能存在的謬誤。他充滿創(chuàng)意又極富情趣地把攝影與書法結(jié)合起來,在自己攝影的作品上題寫書法,展示壯鄉(xiāng)風(fēng)情,宣揚時代要求。一種全新的,集詩書畫于一體的作品就被趙如鋒先生溫文爾雅地創(chuàng)新了出來!但也許我一點都不該意外,因為一個可以讓自己的容貌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二十歲的人,就自然該是個幽默而又有藝術(shù)情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