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軍
(江蘇省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呼吸內科,江蘇 張家港 215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主要累及肺臟,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稱肺外)的不良反應[1]。我們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全真一氣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治療COPD取得較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共42例,均為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齡平均(68.6±9.7)歲,病程平均(10.7±3.6)年,病情分級Ⅱ級5例、Ⅲ級11例、Ⅳ級6例。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平均(67.3±8.9)歲,病程平均(9.9±3.8)年,病情分級Ⅱ級4例、Ⅲ級10例、Ⅳ級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輕重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西醫(yī)診斷與分期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根據吸煙等發(fā)病危險因素、臨床癥狀、體征及肺功能檢查等綜合分析確定。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是COPD診斷的必備條件,吸入支氣管舒張藥后FEV1/FVC<70%可確定為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多有長期咳嗽、咳痰、喘促癥狀。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內科學》[2]。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復發(fā)作,常因外感而誘發(fā)。表現為咳逆上氣、痰多,胸中憋悶如塞,胸部膨滿,喘息、動則加劇,甚則鼻煽氣促,張口抬肩,目脹如脫,煩躁不安。胸廓隆起如桶狀,扣之過清音,聽診有痰鳴聲及濕啰音,心音遙遠。日久可見心慌動悸,面唇發(fā)紺,脘腹脹滿,肢體浮腫等。
排除心、肝、腦、腎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以及過敏體質、不能耐受中藥湯劑者。
兩組均根據需要予低流量吸氧,并根據個體病情選用合適抗生素抗感染治療。①根據痰培養(yǎng)藥敏選用有效抗生素(急性期使用,緩解期停用)?;瞧S西林1.0g×4支,美洛西林舒巴坦1.25g×3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g×2支,頭孢地嗪0.5g×4支,頭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1.5×2支。分別加入生理鹽水中,bid或q12h靜滴。②鹽酸氨溴素口服液10mL,日3次。③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160/4.5μg,每次1吸,日2次。
治療組加用全真一氣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熟地、黨參各30g,麥冬、白術、牛膝各15g,五味子、白芥子、紫蘇子各6g,制附子、肉桂各3g。水煎,日1劑,分2袋,每袋100mL,每日早晚飯后0.5h溫服1袋。
兩組療程均為4周。
觀察治療前后的癥狀、體征、中醫(yī)證候、肺功能及相關生存質量得分情況。兩組均于入院當天及4周后采用肺功能檢查儀(日本美能達公司生產)測定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氣量百分率(FEV1/FVC%)等指標,并做St.Georges呼吸問卷調查表(SGRQ)以測定患者生存質量得分。
參照《內科疾病診斷標準》[3]。顯效:呼吸困難,咳嗽,發(fā)紺等癥狀體征明顯減輕或消失。有效:呼吸困難,咳嗽,發(fā)紺等癥狀體征減輕。無效:呼吸困難,咳嗽,發(fā)紺等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惡化。
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方差檢驗,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6例,有效4例,無效2例,顯效率72.73%,總有效率90.91%。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2例,顯效率65.00%,總有效率90.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顯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前后SGRQ積分變化比較: SGRQ積分治療組由治療前(77.05±10.36)分降為治療后(61.43±9.02)分,對照組由治療前(72.33±10.25)分降為治療后(60.84±9.42)分,治療后兩組SGRQ積分均有所降低,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SGRQ積分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FVC(L) FEV1(L) FEV1/FVC(%)治療組 治療前 2.05±0.47 0.82±0.39 39.41±9.66治療后 2.27±0.54** 1.01±0.47** 44.80±9.34**△對照組 治療前 2.09±0.51 0.83±0.41 39.77±10.61治療后 2.24±0.53** 0.97±0.45** 43.43±8.98*
不良反應:兩組均未發(fā)現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COPD主要特征是慢性氣流阻塞,并進行性發(fā)展,其主要誘因為氣道的慢性炎癥,從而導致肺組織結構的重塑,病情多反復發(fā)作,肺功能逐漸減退,進而出現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等并發(fā)癥。本病屬中醫(yī)“咳嗽”、“喘證”、“肺脹”范疇,多因年老體虛,過度吸煙或勞累憂傷等致痰濁潴留、肺氣郁閉、痰瘀互結、復感外邪而致。為本虛標實,上實下虛之證。全真一氣湯出自《馮氏錦囊》,由清代名醫(yī)馮兆張根據仲景腎氣丸方義化裁而制,由熟(生)地黃、麥冬、白術、人(紅)參、熟附子、牛膝、五味子組成,可用治上實下虛、上熱下寒、陰竭于內、陽越于外諸癥[4]。三子養(yǎng)親湯出自《雜病廣要》,由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組成,有順氣降逆、化痰消食之效,主治咳嗽、氣逆痰痞。我們在原方基礎上加肉桂去萊菔子,以黨參代人參。方中熟地黃滋陰補腎,白術補脾利水,麥冬補肺潤燥,黨參補益肺脾之氣,附子、肉桂溫腎助陽、引火歸原,牛膝補腎納氣,五味子收斂五臟之正氣,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白芥子利氣豁痰、除寒暖中。諸藥合用,溫陽而無升之弊,育陰兼有化氣之功,補虛祛邪,標本兼治。觀察顯示,全真一氣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聯用西藥可提高效果。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
[3]戴瑞鴻.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6:273.
[4]朱漢平,張志敏,武如通,等.全真一氣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6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