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沈冰
從呱呱落地開始,我就對甜的東西產(chǎn)生了特別的嗜好,好像我生出來就是為了吃甜的東西一般。有一件事情,讓我一直銘記于心,這件事把我喜歡吃甜的特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有一次,因為我沒蓋好被子感冒了,發(fā)燒了好幾天,天天喝一些甜甜的藥水。大人們都說我是個命苦的孩子,而我幼小的心中卻充滿了與大人不同的想法:誰說感冒不好,只有感冒了,我才可以光明正大地吃很多甜藥。這次感冒雖然讓我很難受,但是也讓我嘗到了“甜”頭。
自此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感冒。為了感冒,我想到了兩個辦法:下雨時淋個落湯雞;晚上睡覺時踢被子。可我越是想讓老天下雨,天就是越不下雨。經(jīng)過上次的感冒,爸媽晚上每隔一段時間就來看我有沒有踢被子。唉,該怎么辦呢?最后,實在無計可施了,我只能使出了“撒手锏”——大哭大鬧,嘴里不停地喊著:“爸爸媽媽,你們晚上別來給我蓋被子了,每天都讓我睡不著覺!”爸媽只好依了我。
那天晚上,我悄悄地把被子踢飛,第二天早上,我果然又感冒了。大人們又大聲議論著孩子晚上沒人看就是不行,我卻暗暗自喜,身體雖然很難受,可一想到馬上就要嘗到甜頭了,心里就抑制不住喜悅。但情況和我想的截然不同。醫(yī)生說,因為病情比較嚴重,要增加吃藥量,當我得意洋洋地張開嘴,送進嘴中的藥卻不是甜的,而是苦的。我本想反抗,但有醫(yī)生和爸媽的“威逼”,我只好從了!
唉,誰能料到甜藥變苦藥了呢?
教師點評
作者通過有趣的語言,生動形象地為我們講述了吃藥這件趣事。習作開頭簡潔卻不失生動,中間有許多好詞好句,尤其是心理活動的描寫突顯了童趣。結(jié)尾再次點明主題,首尾呼應,很好。
(金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