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治國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華盛頓郵報》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實驗,請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在華盛頓朗方廣場地鐵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價值350萬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間1097人經(jīng)過,只有6個人停了一會兒,約20人給了錢,但多數(shù)是邊走邊扔給他,總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結(jié)束時,無人鼓掌、無人理會??删驮趦商烨?,他在波士頓一家劇院演出,所有門票售罄,而要坐在劇院里聆聽他演奏同樣的那些樂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最后,實驗者得出的結(jié)論是:當(dāng)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用世界上最昂貴的樂器來演奏世上最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時,如果我們連停留一會兒傾聽都做不到的話,那么,在我們匆匆而過的人生中,我們又錯過了多少珍貴的東西呢?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dǎo)】
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是否正確關(guān)系到整篇作文成敗。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從何而來?答案只有一個:從材料中來。
在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時,必須充分立足于材料,先抓對象,然后再從不同的對象人手,圍繞材料中的關(guān)鍵語句或關(guān)鍵語句中的關(guān)鍵詞來提煉出具體的立意,有時要結(jié)合事件的結(jié)果來推導(dǎo)出具體的原因,有時要結(jié)合不同的對象從整體上提煉出深刻的立意。
在這則新材料作文中,共有兩個對象:著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和“我們”。因為著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只是實驗的一個參與者,因而并不是一個主要的對象,所以,應(yīng)把重點放在“我們”上。而且縱觀材料,圍繞著“實驗者得出的結(jié)論”,很明顯,材料的重點在第二段。
圍繞著材料中“如果我們連停留一會兒傾聽都做不到的話”,可以得出“請放慢匆匆的步履傾聽”的立意,還可以由“傾聽”發(fā)散開去,延伸出“請放慢匆匆的步履欣賞的立意。由“當(dāng)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用世界上最昂貴的樂器來演奏世上最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時,如果我們連停留一會兒傾聽都做不到”,可以得出“幸福(美好)就在身邊,要及時把握”的立意。圍繞著“在我們匆匆而過的人生中,我們又錯過了多少珍貴的東西呢?”可以得出“不要因忙碌而錯過了美妙”、“要珍惜身邊的美妙”等立意。最后,作最深的挖掘,由果溯因,探究為何“我們”會這樣?從而得出“詩意地棲居適用于任何時代,尤其在浮躁的當(dāng)下,物欲的膨脹導(dǎo)致心靈的枯竭,匆忙行走的人更需高貴精神的滋養(yǎng)”的立意。
偏離的審題舉例:
沒有音樂修養(yǎng)的人占大多數(shù);演奏樂器就應(yīng)該在劇院而不是地鐵站或者是街邊;人們寧愿花200美元去劇院聽音樂會,也不會駐足街邊免費聽音樂。
【考場佳作】
慢慢走,欣賞 崔新月
泉水淺淺,鳥兒齊鳴,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呀!如果我們不曾停留,那如何得以享受自然的合奏?輕快飛揚,歌聲曼妙,這是一首多么動聽的歌曲呀!如果我們不曾停留,那如何得以聆聽美妙的旋律?
為什么同樣是約夏·貝爾演奏的同種樂曲會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效果?我猜是因為所謂的“趕時間”吧??扇绱嗣烂畹臉非缤H近天堂般的洗禮就不值得駐足聆聽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漸被利益蒙蔽了雙眼,被巨大的壓力壓垮,也就難以欣賞美。于是這一邁步,我們便失去了很多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我們慢慢走,感受自然的和諧美。給自己的心放個短假,不要禁錮在喧囂的鬧市生活中,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錯過了什么:聽,“沙沙”的樹葉聲在搖曳著自己的歡樂;看,齊鳴的飛鳥在歌唱著自己的喜悅;嗅,風(fēng)中夾雜著淡淡的杜鵑花香。這一切仿佛讓人身處仙境。如果我們可以停留一會兒,張開雙手,閉上眼睛,仔細(xì)聆聽自然的和諧旋律,我們也不致于像華盛頓地鐵站內(nèi)那些不懂欣賞的人一樣錯過偉大音樂家的演奏了。
看過,才會懂得世間的美無處不在。烈日下,不要只顧躲避炎熱,駐足看看周圍那些為生活疲于奔波的人們,你會有所感觸;寒風(fēng)中,不要只顧取暖抱怨,停下腳步看看那些無私奉獻(xiàn)的人們,你會被他們那溫暖人心的笑容所震撼。不停留腳步欣賞,你怎會知道世間的溫暖?不駐足聆聽,又怎會知曉陽光背后的悲傷?
慢慢走,不要讓自己錯過珍貴的東西;欣賞吧,不要讓美麗黯然失色。人是可以快樂地生活的,只是我們選擇了復(fù)雜,選擇了忙碌。為什么不給自己一絲停留的時間呢?人生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美與幸福。讓我們把封住塵香的感念寄留心間,放飛于萬物間。
時光的步子不急不緩,帶我們走過每一個值得珍存的瞬間,讓我們一同譜寫每一段激情澎湃的時光,讓我們一起欣賞被人遺忘的美。
“泉水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比臒o聲息流淌,讓我們的內(nèi)心變得祥和與寧靜。難道這不值得我們停留欣賞嗎?
[點評】
本文先從一幅美妙的圖畫寫起,然后推測“我們不曾停留欣賞”的原因,然后先引用陶淵明詩句,再用排比句來寫要欣賞哪些內(nèi)容,然后點出要“慢慢走,欣賞”的主旨,最后再引詩句,首尾呼應(yīng),升華主旨,余味悠長。本文結(jié)構(gòu)整飭,過渡自然,文筆優(yōu)美,詩句的引用,排比、整句的運用,大量的疑問反問句的使用極大地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讓人印象深刻。
別錯過,那些美麗的遇見
丁夢瀟
佛日:前世五百次的回首,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錯過了,便是永恒的遺憾。
優(yōu)美的琴音也拉不住匆匆的腳步。可昂貴的票價卻讓人們?yōu)樗A?。錯過了美好,不是因為腳步太匆忙,而是因為心太急躁。
錯過也是一種過失。王家父女錯過飛機(jī),清秋七少錯過路頭,穆武將軍錯過進(jìn)擊。每一次的錯過,都是一場淚水。破舊屋子的等待,美好愛情的消逝,收復(fù)河山的夢碎。不經(jīng)意的錯過,換來了刻骨銘心的遺憾與傷痛。
錯過不僅是受傷的過失,也是一種美的遺失。草兒微動,花兒盛開,蟲鳥飛舞,小溪潺潺,輕風(fēng)陣陣,白云朵朵。可若是兩眼直視,腳步匆匆,便錯過了與自然的美麗遇見。不會再有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壯闊;不會再有連峰去天,枯松倒掛的震撼;不會再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浪漫;更不再會有長煙一空,皓月千里的靜美。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已與當(dāng)今時代不合。錯過了家人團(tuán)聚的天倫之樂,便找不到與親情的美麗遇見;錯過了毛遂自薦的果敢勇毅,便找不到與成功的美麗遇見。若等到白發(fā)蒼蒼,步履蹣跚時再悔恨不已,也只能空自浩嘆:“吾垂垂老矣?!?,此時也只能徒因遺失的錯過而抱憾終生。
別錯過了生命中的美好。當(dāng)你滿屋亂跑找一本書時,緩緩地低頭,它就靜靜地躺在你的腳邊;當(dāng)你因交通堵塞而心煩意亂時,慢慢地抬眼,就能看到路邊傲然挺立的花朵;當(dāng)你為錯誤滿現(xiàn)的試卷生氣時,悠悠地回首,便能看到父母擔(dān)憂的目光。面對世人的侮辱,司馬遷沒有痛不欲生,所以沒有錯過“史家之絕唱”;面對眾人對他的誣陷,蘇東坡沒有消沉落寞,所以沒有錯過“大江東去”;面對塵世的壓迫,莊子沒有懦弱怯退,所以沒有錯過“摶扶搖而上九萬里”。
不論是陽春白雪,不論是下里巴人;不論是高山流水,不論是小園香徑;不論是大樹飛鳥,不論是小草頑蟲。都放慢那匆匆的腳步,都回首那路過的點滴,學(xué)會不錯過,學(xué)會不后悔。對于此時的我們來說,高三是一段征程,別錯過了時機(jī),錯過更美的風(fēng)景。要想著它是人生旅程中最艱苦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段,別總是想著終點,因而錯過了美妙的路過。
遇見,是最美的時光,讓我們放慢腳步,駐足聆聽與欣賞,讓我們謹(jǐn)記:別錯過那些美麗的遇見……
[點評】
這是一篇緊扣材料、議論充分、文采斐然的議論文。開篇便出手不凡,引用的名句很好地契合了作品的主旨;接著在此基礎(chǔ)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接下來巧點材料,點出錯過的原因;然后,指出錯過的兩種后果,一是“一種過失”,二是“一種美的遺失”;接下來指出錯過的后果;接著得出了“別錯過了生命中的美好”的結(jié)論,最后總結(jié)全文,發(fā)出號召。全文層次清晰,過渡自然,絲絲入扣,中心鮮明。而本文最大的亮點是大量整句的運用,極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