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小軍
摘 要: 現(xiàn)代日語中的助動詞的數(shù)量雖然有限,但教學初期不可避免會與它相遇。有些日語教材為了強化教學效果,減輕學生的負擔,在教學初期,極力回避日語助動詞的概念,轉(zhuǎn)而要求學生強記句式、句型,這一做法反而成為一些學生厭惡學習的原因之一。作者受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啟發(fā),提出日語助動詞方程式的概念,以期能在初級日語教學中直視日語助動詞的存在,幫助教師及時引入助動詞概念,強化教學效果,同時給助動詞教學效果的考核提供一個可行的手段。
關(guān)鍵詞: 初級日語 助動詞教學 考試方法
1.認識日語助動詞的重要性
同我國的語文教學類似,日本也是從初中才開始在語文教學中系統(tǒng)融入國語語法,諸如詞性、句子結(jié)構(gòu)、句子成分分析等。并且,日本的學校語法和我國的主要日語語法著作書都把助動詞看做獨立的詞類, 并作為重點敘述[1]。
日本的大槻文彥最早提出了助動詞這一語法概念。眾多的日語語言研究、教學者面對這個借用英語語法的概念,呈現(xiàn)了兩大傾向:或認同這一概念,運用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回避甚至試圖否定這個概念,試圖另辟研究路徑[2]。在我國現(xiàn)有的日語教科書中,對于助動詞的處理,也反映了這兩個傾向。有的教科書回避助動詞概念,只是從句型、含義上作出解說,甚至采用自成體系的語法術(shù)語;有的則是正視助動詞的存在,盡可能保證語法說明的邏輯性和規(guī)范性。
筆者認為,盡管引入助動詞概念后,從邏輯上有難以說通之處,但是與不使用這一概念相比,使用它的好處更多,更能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記憶,大大減少死記句型的負擔。除個別另有目的而獨樹一幟的辭書外,權(quán)威的日語辭書都會在附錄部分給出助動詞活用表,主流辭書都會對助動詞的詞性進行標注。因此,筆者主張在日語教學中,每當遭遇助動詞時就應該告知學生,并作出符合當時文章語境的解釋。
比如教學中遇到「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時,就有必要告知學生,「です」是助動詞,在本句的語境下,這個助動詞的作用是:對主題(田中さん)作出判斷,顯示說話人對聽者或讀者的尊重;它接在名詞后面,前面的名詞是(對主題作出的)判斷結(jié)果;它的時態(tài)是現(xiàn)在和將來。這樣,學生就不僅能理解這個句子的含義為“田中先生(女士)是日本人”,而且能迅速理解“說「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這句話的人尊重聽者或讀者”及時態(tài)等的信息。
日本初中國語語法提出的助動詞有れる、られる、せる、させる、ない、ぬ(ん)、う、よう、まい、たい、たがる、た(だ)ます、そうだ、らしい、ようだ、だ、です,共計18個。如果對這些日本的初中語文教學提出的國語語法助動詞[3]進行觀察,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即使不一定涉及全部含義和用法,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是我們在初級日語教學就要遭遇到的,其中的です、ます更是初學習階段必然遭遇的助動詞。理所當然,及時告知學生關(guān)于です和ます的助動詞概念及其內(nèi)含的信息并作出清晰解釋是非常必要的。
2.助動詞方程式的提出
我國的初中會開設化學課程,再學得不好,也會對化學反應方程式留下印象,比如:
2H +O =2H O
該方程式揭示氧氣和氫氣在經(jīng)過化學反應后生成了水。
有了這個方程式,就有效幫助學生理解了氫氣和氧氣產(chǎn)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和最后的反應生成的結(jié)果。由此方程式可以聯(lián)想到日語助動詞的作用類似于化學反應。日語助動詞猶如一個化學物質(zhì),只要將它加入進來,就可能引起復雜的分子結(jié)構(gòu)的變化,而非簡單疊加的物理變化。
母語為日語的人,即使終身不懂助動詞為何物,也不會影響他使用日語與別人交流。但是,母語為非日語的日語專業(yè)學生,幾乎沒有日語聽說能力的積累,不可能像日本的小學語文教學一樣,即使回避語法解說,也能準確理解課文的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圖。也就是說,日本的小學生對于日語已經(jīng)是內(nèi)行,不需要對助動詞進行說明,他們就能理解「王さんは學生です」中です所攜帶的信息,并會正確使用這個句型。對于非日語母語的日語學習者,如果不給出“「です」是助動詞,在本句的語境下,這個助動詞的作用是:對主題(王さん)作出判斷,顯示說話人對聽者或讀者的尊重;它接在名詞后面,前面的名詞是(對主題作出的)判斷結(jié)果”,就不能準確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時,學生只好死記這個句型,但即使死記住,也可能是一知半解,不一定能保證能夠準確使用,一些學生畢業(yè)后說的日語錯誤百出就是證明。
再以助動詞ます為例,它“只能接在動詞后;不改變動詞的含義;顯示說話人對聽者或讀者的尊重;時態(tài)為現(xiàn)在和將來”,利用如下公式:
動詞+ます=?
根據(jù)動詞的活用類型,展開后可以形成:
ある+ます=あります (五段動詞)
食べる+ます=食べます (一段動詞)
勉強する+ます=勉強します (サ変動詞)
來る+ます=來ます (カ変動詞)
能讓學生清晰地鞏固動詞分類概念,給學生今后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日語教材在進入動詞教學時,將あります、食べます、勉強します、來ます這樣的連接了助動詞的形式作為新單詞直接給出,設計得看似非常親切友好,實際上卻恰如溫柔殺手,學生一旦對此形成固有概念,將成為今后深入學習的一個不易逾越的障礙。
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學生將會接觸更多的助動詞。比如表示過去、完成、存續(xù)的助動詞た。如果用助動詞方程式表達,就是:
形容詞 +た=?
形容動詞+た=?
動詞 +た=?
助動詞 +た=?
引入這些助動詞方程式后,我們就能利用助動詞方程式進行語法的說明和解釋,如:
おいしい+た=おいしかった
しんせつだ+た=しんせつだった
ある+た=あった
です+た=でした
ます+た=ましたendprint
導入上述公式后,非常有利于學生在邏輯的層次上理解并接受た所包含的信息。
3.考試方法的設計
日語教學中少不了對教學效果的檢測。目前的日語權(quán)威考試有JLPT和JTEST等,它們的考試題型當然也通過各種題型融合了對日語助動詞的考核內(nèi)容。特別是JTEST,由于部分考題是日方的人工閱卷,可以對助動詞的掌握情況采取比較適當?shù)臋z測方法。如其記敘問題第一種中就有這樣的題型:
A:おいしいですね。初めて食べました。
B:ああ、それは?搖?搖 ?搖?搖という?搖?搖 ?搖?搖ですよ。
第二種記敘問題中有這樣的題型:
A:次のミーティングは、いつがいいですか。
B:私はいつでもいいので、【1. 皆さん → 2. 都合 → 3. 合う】ますよ。
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上兩題涉及了對助動詞です、ます的考查。但是,這樣的題型考查的內(nèi)容知識外延過大,沒有聚焦于考查助動詞。
如前所述,本文提出了助動詞方程式的概念,那么集中對助動詞的掌握,也可以通過解答方程式的形式實現(xiàn)。比如,對于助動詞ます,可以設計:
言う+ます=?
?+ます=寢ます
買い物する+?=買い物します
又如,對助動詞た,可以設計如下方程式,并能夠使用學過的詞匯進行展開:
形容詞+た=?(如:おいしい+た=?)
形容動詞+た=?(如:?+た=綺麗だった)
助動詞+た=?(如:?+た=でした)
考慮到學校的日語教學規(guī)模,我們完全有能力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從上述方程式原理出發(fā),創(chuàng)新設計一些考題,可以要求學生給出方程式的未知成分,也可以要求學生敘述方程式所包含的具體信息內(nèi)容,并探討方程式的衍生應用。
4.需要深入的研究課題
日語助動詞的活用形式比較復雜,有按照動詞活用的,有按照形容詞活用的,有按照形容動詞活用的,也有無活用的或特殊活用的。它和日語其他品詞,包括助動詞的結(jié)合方式構(gòu)成了助動詞方程式的林林總總。設計助動詞方程式?jīng)]有絲毫高科技含量,但是它體現(xiàn)了化學反應的、“產(chǎn)生了變化”的真諦。今后,有必要通過教學實踐,對助動詞方程式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考察,總結(jié)教學效果,歸納助動詞方程式的總體規(guī)律,讓助動詞方程式能夠切實為日語教學和日語考試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永夏.論現(xiàn)代日語中的助動詞詞性.日語學習與研究,1986-12-27.
[2]惠文嫻.試論日語助動詞的語法地位.考試周刊,2009-02-19.
[3]Hello School 國語 文法 助動詞.http://www.hello-school.net/harojapa009.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