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詩詩,祁新華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007)
基于綠色出行的城市公交車發(fā)展
——以福州市為例
周詩詩,祁新華*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007)
居民出行方式調查為城市交通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jù).文章以福州市居民出行方式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福州市居民對交通出行的滿意程度,從福州市公交的基本情況出發(fā),分析福州市公交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福州市公交優(yōu)化策略.
出行方式;綠色出行;福州市
居民出行是指居民為完成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種交通方式,耗用一定時間,從出發(fā)地點經某一路徑到達目的地的位移過程.居民出行調查,是指對居民一天內出行的詳細情況(目的、時間、距離、交通方式等)進行調查[1].居民出行方式的選擇多種多樣,隨著城市交通的快速發(fā)展和交通出行研究的日益深入,出行行為研究也引起國內外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前人運用各種方法、模型對居民出行進行一系列系統(tǒng)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6].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公益事業(yè).緩解交通擁堵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善城市環(huán)境,提高城市競爭力,促進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7].本文關注福州居民交通出行方式,考慮到絕大多數(shù)居民出行的選擇和構建綠色出行城市的重要性,單列出公共交通中的公交車作重點研究.
1.1研究區(qū)概況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會,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閩江下游,現(xiàn)轄鼓樓、倉山、晉安、臺江、馬尾5個區(qū).福州市作為全國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大力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集中力量實施交通部提出的“公路主骨架、水運主通道、港站主樞紐和交通支持保障系統(tǒng)”的“三主一支持”的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和省、市重點工程建設,特別是1993年以后實施的公路“先行工程”,全面改造國道和省道交通繁忙路段,使以高速公路和港口碼頭為代表的現(xiàn)代化交通體系得以快速發(fā)展,橋梁和隧道建設中的高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福州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獲得的稱號有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全國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城市.在大規(guī)模城市發(fā)展背景下,如何維護和發(fā)展福州市來之不易的城市建設和環(huán)境建設已成為未來研究的問題之一.
根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2011年福州市常住人口為7115370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口為4408076人,占61.95%;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為2707294人,占38.05%.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運輸能力不斷增強.2011年末市區(qū)面積1786 km2,其中建成區(qū)面積232.12 km2.新建和改擴建城市道路23條,年末城市8 m以上道路總長度870.2 km,道路面積2169萬m2,新增道路面積150萬m2.公共交通網(wǎng)絡日益完善,年末市區(qū)共有公交營運線路261條,公交營運車輛3930輛;本年新增更新公交營運車輛785輛,新辟線路40條,調整線路41條,延長服務時間線路45條,延伸公交線路85.3 km,公共交通網(wǎng)覆蓋面不斷拓寬,公交車日客運量達200.7萬人次.新型CNG公交車、出租車在市區(qū)投入運營,公共便民自行車系統(tǒng)在鼓樓區(qū)投入使用,低碳環(huán)保成為公共出行亮點[8].
1.2 研究方法與分析框架
2011年12月份課題組在福州市組織有關居民出行方式的問卷調查活動,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349份,其中有效問卷343份,有效率為69.8%.就性別而言,男性175人、女性168人,分別占受訪總量的51.02%和48.98%.本次調查主要采用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的內容包括受訪者社會屬性(性別、年齡、收入、職業(yè)、受教育程度等)、對交通出行的滿意度、影響出行滿意程度的因素以及常用出行方式等,這些數(shù)據(jù)對于城市交通的相關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問卷調查對象主要分布在鼓樓區(qū)、倉山區(qū)、晉安區(qū)、臺江區(qū)、馬尾區(qū),福州市這傳統(tǒng)五區(qū)的數(shù)據(jù)基本可以體現(xiàn)居民出行方式的特點.
調查的樣本人群年齡分布范圍較廣.從表1的受訪者職業(yè)構成可以看出,調查樣本中職業(yè)類型多樣,涉及學生、公司員工、商人等不同群體.從表2的受訪者教育程度構成可看,調查回收樣本中受教育程度集中于初中、高中、大?;蛞陨?
綠色出行的理念在出行方式中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不僅包含對環(huán)境保護的理念,而且還包含一種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擁有一段通暢的出行過程[9].公交出行作為居民綠色出行方式中的一種重要選擇,對于城市節(jié)能減排、低碳出行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依照供給需求理論,從福州公交的基本情況和出行需求角度分析,為下文的進一步分析做基礎.
表1 受訪者職業(yè)構成Tab.1The constitution of respondents’occupational structure
表2 受訪者受教育程度構成Tab.2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spondents’education degree
2.1 福州市公交發(fā)展情況
從1990年第一部《福州城市公共交通規(guī)劃》實施以來,福州市的公交車輛、線路等設施都增長迅速,公交客運量明顯上升.從2001年至2011福州公交線路發(fā)展的圖線可看出福州市公交車輛總量近幾年來總體呈增長態(tài)勢.2005年之前福州市公交車輛總量基本表現(xiàn)為穩(wěn)步發(fā)展,2006年開始進入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在2006—2010年公交車輛增長連續(xù)三年超過9%.截止2011年2月,福州市已擁有公共交通車輛3046臺,合計3522標臺,平均每萬人擁有公交車13.6標臺,超過國家公交車配備標準(10~12.5標臺/萬人).
由圖1可知,福州市近年來公交營運線路持續(xù)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達到122條,線路長度1766 km,線網(wǎng)長度480 km;2009公交運營線路達到133條,線路長度為1833.8 km,線路增長長度為510 km,線路運營規(guī)模和線網(wǎng)覆蓋率持續(xù)增長;2010年共開設145條公交線路,公交線路總長度2285.05 km,線網(wǎng)長度為554.5 km,分別較2009年有所增長.截止至2011年末市區(qū)共有公交營運線路261條,公交營運車輛3930輛.與此同時,福州市公交客運量也在不斷增長,從2009年的4.9億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5.9億人次,增長了21%[10].另一方面,由于受歷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響,福州城市道路網(wǎng)密度低,曲折狹小且不連貫的支路系統(tǒng)較多,干路與支路的結構比例上失衡,造成城市各種快慢交通混雜,制約了路網(wǎng)整體效能的發(fā)揮,增加了居民出行時耗.由此造成城市公交線路布線過于集中,公交服務覆蓋率小的狀況,從而刺激摩托車和電動車的增長,使得交通秩序的紊亂、擁堵.近年來,福州汽車保有量以超過20%的增長率迅猛增加,道路面積增長率僅為5%左右,加劇交通擁堵問題.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不少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經歷小汽車的發(fā)展帶來交通堵塞、污染難以排解的問題后,會重新認定公共交通的地位[10].
圖1 福州市不同年份公交線路總量變化趨勢圖Fig.1The bus lines development of Fuzhou
2.2 福州市居民出行構成
根據(jù)對福州市居民平時與周末所采用的交通出行方式調查可知,居民出行主要由步行、公交車、自行車、電動車、私家車組成,這些出行方式占居民出行的90%以上.從圖2中可以看出,不論是平時還是周末出行,公交都是福州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平時超過35%的人選擇公交出行,在周末更是高達45%.一般而言,現(xiàn)代化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較高[6],福州市居民出行調查的結果與國內其他經濟較發(fā)達的城市相類似.
對目前交通現(xiàn)狀的調查,城市居民對交通現(xiàn)狀的評價有三項選擇,分別為“很好”、“一般”、“不滿意”.
從圖3中可以看出福州市居民對于福州交通認為很好的只有33人,僅占9.62%;認為福州交通出行方便程度僅為一般的達到70%以上,占了絕大多數(shù);選擇不方便的占了16.33%.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xù)兩年公共交通滿意度測評報告與本文的問卷中,公交車擁擠均為福州市居民最不滿意之處,鑒于公交出行在城市居民出行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福州市居民對交通的滿意度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居民對城市公交的態(tài)度.由此可知,福州市公交車出行現(xiàn)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圖2 福州市居民平時與周末出行方式選擇頻率Fig.2The frequency of travel mode choice of Fuzhou city residents at ordinary times and weekend
圖3 福州市居民出行滿意度圖Fig.3The satisfaction of city residents of Fuzhou
2.3 福州公交出行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福州市目前的公交車仍然不盡人意.福州市居民對于公交車的不滿意之處包括公交車太擠、線路太少、車太少、車輛太舊等.
如圖4所示,其中最主要的是福州市公交車太擠,比例高達69.39%.認為車太少、線路太少的分別占29.15%和25.36%.在福建省質量管理協(xié)會用戶評價中心發(fā)布的《2011年福州市公共交通滿意度測評報告》中顯示,公交車顧客滿意度最終評分為74分,67.6%的市民反映打車難,公交車擁擠則為被訪市民不滿意的首選[11].《2012年福州市公共交通滿意度測評報告》中顯示受訪市民最不滿意的依次是“擁擠程度”“上下車秩序”“平穩(wěn)行駛程度”等.公交出行是綠色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公交出行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升公交出行的“吸引力”是促進居民綠色出行的有力保證.
圖4 福州市居民認為公交車存在的問題Fig.4The bus existing problems of bus that Fuzhou city residents believe
綠色出行,就是和諧的出行,即交通與環(huán)境的和諧,綠色出行是一種節(jié)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的出行,不僅有益于健康、兼顧效率,也是對環(huán)境影響最小的出行方式.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提高對于促進城市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2].21世紀以來,福州市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外向型特征明顯.隨著城鎮(zhèn)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出行結構相應呈現(xiàn)多元化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動交通需求增長.同時龐大的出行總量,給福州市交通帶來極大壓力.
城市空間結構決定了交通模式與交通骨架,城市功能布局決定了交通出行的分布特征[13].由福州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的《福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9—2020》確定福州市域空間結構形成“一區(qū)兩翼、雙軸多級”,這預示著福州市用地布局將由原來的高度集聚狀態(tài)向組團分散發(fā)展,居民出行總量將進一步增大.旨在建立“高定位,高效率和高品質”的“三高”城市公共交通發(fā)展戰(zhàn)略,居民可享受到“一小時公交工作圈”和“半小時公交生活圈”的便利生活.到2020年,福州市用地結構將表現(xiàn)為“一區(qū)八新城”的開放式特點,與現(xiàn)階段的單中心的城市形態(tài)及功能具有較大的區(qū)別,因此對居民出行產生影響.公交出行是綠色出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福州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以及福州市目前的交通狀況來看,綠色出行的必要性越發(fā)凸顯.
中國城市居民“出行難”問題普遍存在,福州市也不例外.綜上所述,福州市公交發(fā)展呈現(xiàn)的問題是由供需不平衡導致的.要解決此問題,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必不可少,改善城市公交服務水平,吸引更多乘客乘坐公交出行,才是解決城市居民“出行難”的有效辦法.
1)科學布局公交線路.福州市許多地方存在線路重復設置、主要客流走廊公交線路高度集中的問題.福州市公交線路分布主要集中在鼓樓、晉安、金山和倉山之間,中心區(qū)“扎堆”現(xiàn)象嚴重.因此要調整公交運力在時間和空間分布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降低公交線路重疊系數(shù),力圖加大城市公交覆蓋面,從而達到社會資源共享的公平性和經濟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上下班時間、周末節(jié)假日,由于出行人數(shù)眾多,對客流量大的公交線路,相關部門可考慮加大公交車的投放量.
2)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場站設施建設.目前福州市區(qū)公交場站大多面積較小、擁擠、設施簡陋、場站的總體布局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交規(guī)劃滯后于城市規(guī)劃造成的.智能化是公交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之一.公交智能管理系統(tǒng)能在大范圍內發(fā)揮作用的,具有實時、準確、高效的特點[14].因此,福州市應加快公交智能管理系統(tǒng)建設,讓市民針對自己的出行選擇合適路線的公交車.提高公交運輸管理能力,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科學合理組織交通,最大程度提高城市交通設施的潛力.
3)提倡公交優(yōu)先,增加公交專用道.推行公共交通“公交優(yōu)先”政策已成為國內外公認.路權優(yōu)先依賴于公交優(yōu)先,民生優(yōu)先需要路權優(yōu)先,福州目前的地鐵正在建設中,短期內還是主要依靠公交緩解居民出行壓力.考慮到福州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日益增加,這對道路交通的壓力也日漸加大,在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情況下,福州市公共交通專線的設立應當?shù)玫街攸c考慮,規(guī)劃設置公交專用道[8],福州市應該增加公交專用道并保障公交專用道不被占用.交通部門可借鑒廣州市采取的“一天一評估、一天一整改、一天一完善”的方法[15],提高公交吸引力,充分體現(xiàn)了對居民公交出行的人文關懷.
4)營造綠色出行氛圍.綠色交通體系的構建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倡導綠色出行理念,改善城市交通狀況,積極倡導綠色交通戰(zhàn)略,加快大容量集約化交通設施建設必不可少[13].交通部門應該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人們體會到綠色出行的好處,營造良好的綠色交通氛圍.
5)吸引投資,推行公交企業(yè)改制.公交系統(tǒng)的建設和維護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政府除了自身作為外,還應該以政策鼓勵、優(yōu)化投資環(huán)境等方式引進民間資本和外資,集合各方力量在競爭中改善、提高公交的服務水平,使得公交企業(yè)能夠更好的運營,惠及全民.
綜合以上分析得出,要改善福州市交通,需構建良好的交通體系,將公交出行作為綠色出行重要的一環(huán).建設“快捷、安全、方便、舒適”的公交,需要科學布局公交線路,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場站設施建設,通過增加公交專用道等多種途徑,切實做到公交優(yōu)先.此外大力營造綠色出行氛圍很重要,吸引投資,推行公交企業(yè)改制,優(yōu)化居民出行方式結構,形成以公交為主的居民出行方式結構[16].使廣大群眾愿意選擇乘公交、更多乘公交出行.
致謝:感謝王彬老師在本文寫作過程中給予的指導和幫助!
[1]駱培聰.福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與城市交通發(fā)展對策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8(2):99-103.
[2]胡喜生,申志慧,林宇洪.福州市金山新區(qū)居民出行特征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8(2):211-215.
[3]殷煥煥,關宏志.基于BP神經網(wǎng)絡的居民出行方式選擇模型[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1,29(161):47-49.
[4]王勇,雷黎,紀壽文.基于AHP法出行方式的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7(2):98-100.
[5]祝偉,過秀成,何明冉,等.基于貝葉斯網(wǎng)絡的出行方式選擇模型研究[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0,28(1):99-102.
[6]陳俊勵,馬云龍,朱楠.基于巢式Logit模型的公交出行方式選擇行為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1,11 (A01):120-125.
[7]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福州市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EB/OL].[2011-12-21](2012-04-01)http:// www.fuzhou.gov.cn/zfxxgk/bmxsq/bmxx/bmxx02/gkxx/ 201112/t20111221_510965.htm
[8]福州市統(tǒng)計局.2011年福州市統(tǒng)計年鑒[M].福州: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1.
[9]丁寧.基于綠色出行方式的電動車設計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9.
[10]黃樹森,宋瑞,陶媛.資源節(jié)約的城市出行方式選擇——以北京市出行方式探討[J].交通與安全,2008(9):124-128.
[11]楊雪.城市大型居住區(qū)居民出行特征分析與公交調度優(yōu)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12]周健,崔勝輝,劉勇,等.城市公共交通滿意度分析——以廈門島為例[J].城市交通,2011,18(1):74-80.
[13]Maria Lind holm,S?nkeBehrends.Challenges in urban freight transport planning-a review in the Baltic Sea Region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2,22:129-136.
[14]張飛舟,晏磊,范躍祖,等.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中的公交車輛指揮調度體系結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19(4):109-112.
[15]佚名.公交車車速提升1成,專用道出行成新寵[N].廣州日報,2011-12-06(A7).
[16]王丹.從居民出行方式看城市公共汽車——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教育研究與創(chuàng)新雜志,2006,3(10):14-16.
責任編輯:黃瀾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Bus Based on Green Traffic:A Case study of Fuzhou
ZHOU Shishi,QI Xinhua*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F(xiàn)ujian Normal University,F(xiàn)uzhou 350007,China)
The survey of residents’transportation mode lays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urban traffic planning、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residents’transportation way,the paper takes the resi?dents’transportation way as study subject and analyzes the transportation satisfaction of Fuzhou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bus development level and puts forward bus optimization strategy,mak?ing contributions to green traffic city for Fuzhou.
transportation;green travel;Fuzhou
U 491.1
A 文章編號:1674-4942(2014)02-0210-05
2014-02-11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項目(J1210067);福建師范大學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基金項目(fjsdjk2012071)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