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偉峰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民主、和諧、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其對課堂的興趣。那么,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呢?
一、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應該是自始至終學生都處于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所以,作為教師來說,必須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語文課上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趣味性較強、具有挑戰(zhàn)意味的問題,這種教學形式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別能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在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同時,碰撞出學生們靈感的火花。
二、教師應學會欣賞學生,真誠地去贊揚學生
學生個體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他們的個性愛好、習慣品行等方面各有各的特點,要學會欣賞學生身上所存在的特質,不要以一種眼光、一個模子來看待及塑造學生。要正確看待這種差異,鼓勵他們,欣賞其閃光的一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秀時,要真誠地給予學生贊揚。不但融洽了師生關系,還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的熱情,這些都有助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動腦習慣。作為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多給學生一些表達自己想法與意見的機會,給學生自由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展現(xiàn)語文課堂的無窮魅力與感染力。
三、在認真了解學生的同時,耐心傾聽學生的不同需求
作為教師來說,應該具備一種能力,那就是對班級的每一位學生個性的準確掌握。因為小學生由于其年齡小,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其內在的個性完全會表現(xiàn)在其外在的行為上。教師只要認真觀察,仔細了解,對學生的愛好、習慣、個性特征就能準確把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再根據這些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才能夠活躍起來,調動每一個人的學習熱情。特別是不要有“嚴師出高徒”的錯誤思想,也不要把學生的缺點整日掛在嘴邊,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敵對心理,雖然教師的出發(fā)點是為學生好,但效果可能恰恰相反。所以,教師要用寬廣的胸懷以及平和的心態(tài),認真去傾聽學生不同的聲音,了解學生不同的認知心理,在課堂上給失誤的學生多一點包容、多一點激勵,學生在學習中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較好。
四、有效開展自評與互評,運用教師個人魅力影響學生
在課堂上,一般由教師來裁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個人表現(xiàn),忽視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沒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活躍的主體意識,可把學生的自評及互評交還給學生來完成,信賴學生。如把抄寫、背誦、默寫等客觀性較強的作業(yè)讓學生來評改,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或是課堂作業(yè)以小組的形式來完成,任命小組長,負責檢查作業(yè),再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補充,把語文課堂原本嚴肅的氣氛變得活潑、平等與信任,把以往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活力四射,學生熱情高漲。而作為語文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用學識來展現(xiàn)教師的個人魅力,把語文課上得聲情并茂慷慨激昂,用語文的真正學識去感染學生,煥發(fā)課堂活力,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上應體現(xiàn)人文精神,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師可通過改變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途徑,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如加入手工、動手操作,或利用多媒體手段等豐富課堂教學,并真誠地贊揚與鼓勵學生,真心地去欣賞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作者單位:山東即墨市第二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