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丹丹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難點,也是小學生學習的難點。從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經驗中可以看出,小學生對作文的學習有排斥心理。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一、讓小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
教師的教學不應該局限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感受生活。教師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盡量貼近生活,讓學生將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東西記下來作為寫作素材。具體做法,可以讓學生將看到的新聞或是在報紙、電視上看到的事件記下來,這些都會成為學生寫作的內容。在素材積累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就能很快地喚醒學生的寫作欲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寫作時展開合理的想象,增加寫作思路。
二、重視書面作文與口頭作文的結合
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書面作文和口頭作文的結合,加強學生寫作的自覺意識??梢詮南铝兴膫€方面著手:(1)在作文教學時要讓學生了解到寫作的重要性。(2)多給學生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以及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表揚班級中努力學習寫作的學生。(3)結合教材內容,設立寫作情境,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4)在業(yè)余時間,帶學生去體驗生活,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口頭描述,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但是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卻不是如此,教師給學生提供寫作材料和提綱,讓學生寫作。這樣的作文教學,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認知意識也得不到提高,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因此,要重視書面作文與口頭作文相結合的方法,切實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三、讓學生自己作“文”
小學生的寫作還停留在模仿階段,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讓學生自己作“文”。教師要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進行相應的評價和肯定,引導小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感悟和語言進行重組,寫出作文。不論是學生對事物的準確描述,還是運用了一個新的詞語,都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使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并有興趣寫作。在學到新鮮的詞語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在寫作中運用。對于學生自己的觀點或是發(fā)現的新問題,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講給別的學生聽,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如何寫作,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寫作的過程。
四、對于學生的完成的作文要給予評價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可以利用學校內的黑板報、廣播等公共的宣傳地方,將學生寫的好的作品放上去,讓學生能看到、聽到自己的作品。這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感覺,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的作品完成后,教師要給予相應的評價,鼓勵學生進行寫作。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拿去投稿,一旦成功,這種喜悅感將會成為學生寫作的動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是需要不斷完善的。
在小學生語文作文的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fā)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重視小學生生活素材的積累,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指導,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侯德智.推進讀寫遷移教學 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作文質量之我見[J].文教資料,2006(01).
[2]周一貫.兒童作文教學論.寧波出版社,2005-06.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縣福全鎮(zhèn)中心小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