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筱楚
【文章摘要】
“臟話”作為不被主流話語體系所接納、卻擁有旺盛生命力的一種語言。本文采用定性調(diào)查方法,通過大學生對“粗鄙”語言使用行為的研究,試圖探究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語言、行為模式。
【關鍵詞】
大學生;粗鄙語言;使用;原因
0 前述
“臟話”作為不被主流話語體系所接納、卻擁有旺盛生命力的一種語言,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影視劇作品和網(wǎng)絡上,都廣泛存在,并時時處處影響人的生活。語言的背后是人的行為及心理,通過針對“粗鄙”語言使用行為的研究,能夠了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語言、行為模式。對規(guī)范語言使用環(huán)境,對大學生語言使用加以適當引導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對大學生“粗鄙”語言使用行為研究主要運用了文獻查閱、座談會的方法。在網(wǎng)上通過“大學生”“臟話”“行為研究”等關鍵詞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在學校中通過方便樣本抽取了女生組6位被訪者,男生組6位被訪者和混合組2位男性和4位女性被訪者進行小組座談會。
1 “粗鄙之語”使用情況
首先,面對熟人朋友和深交好友,“粗鄙”語言出現(xiàn)的更加頻繁。
社交功能是臟話這種語言扭曲延伸出來的另類功能。臟話在成為口頭禪,成為習慣之后,罵人的成分就淡化了,而成為了語言的附加成分。當兩個人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對方能夠理解你所說的“粗鄙”語言并無所指,沒有任何訊息的傳遞,它僅僅表達一種情感。這樣,臟話也就扮演了社交的角色,它不僅不會傷害對話雙方之間的感情,反而會拉近兩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然后,生氣驚訝煩悶等情緒作用下“粗鄙之語”更易脫口而出。
情感功能是臟話最重要的、最顯著的功能。人們說臟話,最重要的目的是宣泄自己的情感——憤怒、不滿、郁悶等。因而一般來說,臟話的語氣都非常的短促有力,語調(diào)也可長可短,重音突出,把當事人的情緒能充分的表達出來。當臟話純粹的是情感的宣泄,沒有強加到他物身上,那么臟話則無所指,無所謂意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的“粗鄙之語”也容易脫口而出。
其次,為了營造氣氛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粗鄙”語言成為輕松氛圍的一大工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粗鄙之語”是具有一定的功能價值的,在特定的情境下,它可以幫助個人獲得群體的認同感,取得必要的社會資源。如果作為一個外群體的人,想要融入這樣一個群體之中,就需要不自覺的遵守默認的群體規(guī)范,通過共同使用“粗鄙”語言來提升群體的認同感和凝聚力。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當一群人聚集時,大家更容易一起“掉節(jié)操”“刷下限”。
再次,網(wǎng)絡上使用“粗鄙”語言的情況明顯要少于現(xiàn)實生活,并且多用變體簡稱。
從臟話的語言構(gòu)成來看,它比較簡短,多由一個字、兩個字或者三個字構(gòu)成,這就決定了其多以單個名詞、單個的動詞或者非主謂式出現(xiàn)。這種語言形式利于語氣、語調(diào)的突出,所以讀音也多短促有力,重音突出;同時也利于聲調(diào)的變化,聲調(diào)可長可短,可高可低。這樣說話者就能毫不費勁的脫口而出,使這些“粗鄙之語”多存在與口語使用的范疇之內(nèi)。而在網(wǎng)絡上,大多數(shù)內(nèi)容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粗鄙語言一旦書面化會使人直觀看見文字展露的意義內(nèi)涵,給人以不好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因此大多數(shù)人避免在網(wǎng)絡上使用“粗鄙之語”。
最后,對異性說出“粗鄙之語”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在男性面前說臟話更無所顧忌和開放,而男性在女性面前則更會照顧到女性的情況,考慮她們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說法會有所收斂甚至堅決不說。
這種差異很有可能是因為許多“粗鄙之語”中的性暗示的臆想對象直指女性。正如時下流行的“Kao”“Cao”等,雖然沒有具體到指向,但我們能夠明白它所指對象就是女性。當男性使用這些帶有暗示性的詞時會考慮到其原有含義對女性可能帶來的傷害和不敬,因此在使用之前會更多顧慮對方的感受和接受程度。
2 “粗鄙之語”原因探析
外界環(huán)境的渲染——在大家的描述中,幾乎每組都能看見周圍人的影響:抑或因為身邊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了習慣;抑或是為融入大家的圈子,拉近與朋友的距離;抑或是身邊“導師”的悉心教導……外界環(huán)境對個人使用“粗鄙”語言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xiàn)實中,人與人的交往構(gòu)成了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會受到種種環(huán)境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接受來自環(huán)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推動,從而不知不覺地使自己的行為發(fā)生變化。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的,必然與周圍的人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大學生處于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周圍都是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同學,為更好的融入自己所屬的集體,他們必然會潛意識的保持自己與群體內(nèi)部的一致性,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與周圍人相同的語言習慣。
情感傾瀉的出口——由于“粗鄙”語言的短字、單音節(jié)構(gòu)成形式使其讀起來短促有力,重音突出。在表達人的強烈情緒時起到了很好的強調(diào)作用,因此能較恰當?shù)陌讶说那榫w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這種真實表露,讓人有一種痛快感。也正因為這樣,雖然大家知道“粗鄙之語”的粗俗和不文明,但當情感潰堤時,第一反應仍然是它。
一詞多義的表達——除了上面所說的表達情緒方面的優(yōu)勢,它言簡意賅、一詞多義的特性也使其實用性大大增強?!按直芍Z”雖然篇幅短小,但根據(jù)不同的聲調(diào),不同的語境能夠衍生出很多種不同的涵義。當大家形容或說明某件事情、某個物體,而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的時候它能都很好的彌補語言上的匱乏。
語氣氣場的增強——當“粗鄙之語”沒有賦予實際的內(nèi)涵而強加于他人身上,只是純粹的情感語氣的表達,從語言學上來看也就沒有實際的惡意。但是這種強烈的語氣卻為表達增加了氣場,為大家所運用。這時的“粗鄙”語言是一種直達事物實質(zhì)和了解現(xiàn)實真實的快感,它剝掉了粉飾修砌外衣,讓直白的話語形成強烈的沖擊,給人以增強氣場的感受,也讓說話者的情感表達方向更加明確。
陳光磊先生指出:要求說話合乎實用的文化規(guī)約,也就是說的話在社會的人際關系的表達方面是正確的、合適的——這講究的是語用的得體性。語言本身沒有好壞,只要應用在合適的環(huán)境。大學以其價值觀的多元為各種語言的發(fā)展提供了溫床,自然也培養(yǎng)了這類俗語言。大學生對他人的評價方式越來越寬容與多樣,對待語言也展現(xiàn)出更多寬容的態(tài)度,多種價值判斷的角度,多種解讀語言的方式帶來的是人與人之間更多的理解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