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微微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能夠把別人家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去愛是“神”。雖然說教師是人不是“神”,但是我們卻應該用“神”一樣的胸懷去博愛我們的學生。
剛剛參加工作時,對這個道理“吃”的不是太透。但是當自己的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上學前班時,我猛然間悟出了這其中的道理。我的兒子從小身體不是太好,所以當他應該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給他選擇了一所離家較近的幼兒園,但是因為經常有病耽誤了學習。一次兒子在家一邊玩玩具一邊跟我說:“媽媽,我們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呀?”我問:“為什么這么說呢?”孩子跟我“學”了一段老師的話:“一天天的總有病,看這字寫的,太差勁了?;厝?!”簡簡單單的話語,兒子學得繪聲繪色,我從中聽出了老師的不耐煩,好似看到她生氣的表情一樣。當時,我的心涼了一大截。我并不是因為老師批評他而著急,我最擔心的是:我的孩子剛剛5歲,正是學習的萌芽階段,此時保護他幼小心靈中的學習興趣是最為重要的。但是如果因為老師的方式方法不當,把孩子的興趣扼殺掉,這豈不是太可怕了嗎?
與此同時我又想到:身為一名教師,在我的工作中,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情況呢。這樣換位思考一下,真的感到后果很嚴重也很可怕。當一個孩子不會算一道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講解,教他方法。但當一個孩子的學習興趣被扼殺掉時,卻不是簡單講解就能夠解決的。所以我想,身為人師的我們應該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去“愛”。思緒越飄越遠,前些天,在下班的路上,我看到我的幾個學生跑得急了,滿臉是汗的,心疼地給他們擦去臉上的汗水,一旁有幾個放學回家的孩子,我從他們的眼里看到的是“羨慕”。如果我們把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呵護,去關心,去疼愛,那我們的學生該是多么的幸福呢!如果他們感受到了你那濃濃的師愛猶如自己的媽媽一般,那他們又會是在一種怎么幸福的氛圍中度過每一天快樂的學習時光呢!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就足矣。而要想做到這些,我覺得:把學生當成自己家的孩子去愛這是一個大前提,也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作者單位:林口縣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