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娟,程東真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重慶沙坪壩401331)
《樂記》樂器詞的義類分析
王玲娟,程東真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重慶沙坪壩401331)
《樂記》是我國第一部音樂類專書。書中記錄了“瑟、鐘、鼓、管、磬、籥、琴、簫、匏、笙、拊、相、雅、鞉、椌、楬、壎、箎、竽、鼙”等20個樂器詞。筆者從樂器詞母語義場劃分出兩個二級子語義場:演奏伴奏語義場和八音語義場。其中,演奏語義場下又有三個三級義場,即吹奏語義場、打擊語義場和撥弦語義場。
《樂記》;樂器詞;語義場
《樂記》是“中國音樂學的始祖”[1]7,是我國第一部音樂類專書。筆者以《樂記》①的書面語言記述材料為依據(jù),參考《禮記·樂記》和《史記·樂書》,梳理出《樂記》中樂器詞“瑟、鐘、鼓、管、磬、籥、琴、簫、匏、笙、拊、相、雅、鞉、椌、楬、壎、箎、竽、鼙”共20個。
現(xiàn)代語義學認為,“義素是構(gòu)成詞義的基本要素”[2]132。人們認識一個對象,往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包括它的形態(tài)、特點、構(gòu)成、功用、性質(zhì)等。在這些方面進行提煉、總結(jié)和概括,用這些方面的內(nèi)容來反映這一對象的根本屬性或本質(zhì)特征,這些方面的內(nèi)容就成了認識這一對象的基本要素;在這些要素的基礎上就能概括出指稱這一對象的詞的詞義。這樣的要素就被稱為“義素”。由此,現(xiàn)將《樂記》中樂器詞的基本義素梳理如下:
(一)絲鳴樂器——瑟、琴
“瑟”是我國先秦時期絲制的用于演奏的撥弦樂器。其名稱最早見于《詩經(jīng)·小雅》:“琴瑟擊鼓,以御田祖?!毙嗡乒徘?,無徽位。瑟體木制,長方形,中空,長約140厘米,寬約40厘米。面板上張弦多條,通常25弦。
“琴”是我國先秦時期絲制的用于演奏的撥弦樂器。其記載始見于《詩經(jīng)·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說文》言:“琴,禁也。神農(nóng)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鼻偕頌楠M長形,長約120厘米,寬約20厘米。面板外側(cè)有13徽。
兩者義素之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兩者義素比較
(二)體鳴樂器——鐘、磬、椌、楬
“鐘”是我國先秦時期金屬制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梢娪凇对娊?jīng)·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薄墩f文》言:“鐘,樂鐘也……從金,童聲?!狈譃閮深?,單獨懸掛的稱“特鐘”,大小依次成組懸掛的稱“編鐘”。三種規(guī)格,《爾雅·釋樂》:“大鐘謂之鏞,其中謂之剽,小者謂之棧。”據(jù)出土和傳世實物,先秦的鐘呈橢圓形。常用于祭祀、宴饗、樂舞。
“磬”是我國先秦時期石(玉)制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梢娪凇吨芏Y·春官》:“視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說文》言:“磬,樂石也,從石……殳,擊之也?!睜钏凭?,近中部上有小孔,系繩懸于架而擊之,聲罄罄然。磬身或有紋飾??蓡为殦糇啵刺仨啵部沙山M編排(即編磬)。史載早期多用于祭祀、宴享等禮儀活動雅樂中。
“椌”,即“柷”,是我國先秦時期木制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墩f文》言:“柷,樂,木空也,所以止音為節(jié)。從木,祝省聲?!薄稜栄拧饭弊ⅲ骸皷侨缙嵬埃蕉咚拇?,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睂m廷雅樂開始時擊奏。
“楬”,即“敔”,是我國先秦時期木制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墩f文》言:“敔,禁也。一曰樂器,椌楬也,形如木虎。從攴,吾聲?!薄夺屆费裕骸皵?,衙也,衙,止也,所以止樂也?!薄稜栄拧饭弊ⅲ骸皵犎绶?,背上有二十七齟齬,刻以木,長尺櫟之,籈者其名?!庇糜趯m廷雅樂的結(jié)束。
四者義素之比較,如表2所示。
(三)革鳴樂器——鼓、鞉、鼙、拊、相、雅
“鼓”是我國先秦時期把皮革蒙在空桶上制成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梢娪凇对娊?jīng)·周頌》:“應田懸鼓。”《說文》言:“鼓,……從壴。支,象其手擊之也?!薄夺屆め寴菲鳌费裕骸肮?,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贝笮〔灰?,《爾雅·釋樂》:“大鼓謂之鼖,小者謂之應?!毙螤罡鳟?,有中空筒形、淺箍形、鍋形等多種。不僅用于祭祀、樂舞,還用于戰(zhàn)爭、狩獵等。
表2 四者義素比較
“鞉”,即“鼗”,是我國先秦時期用皮革制成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可見于《詩經(jīng)·商頌》:“置我鞉鼓?!薄吨芏Y·春官》:“小師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薄吨芏Y》鄭玄注:“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有兩種規(guī)格,《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形似今之撥浪鼓。西周至春秋戰(zhàn)國用于雅樂。
“鼙”是我國先秦時期用皮革制成的用于演奏的打擊樂器。可見于《周禮·大司馬》:“旅帥執(zhí)鼙?!薄墩f文》言:“鼙,騎鼓也?!薄稑酚涀g注》言:“鼙,也寫作‘鞞’,是帶在馬上打的小形的鼓?!薄妒酚涀⒆g》:“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盵3]878
“拊”是我國先秦時期把皮革蒙在實桶上制成的用于伴奏的打擊樂器?!渡袝ひ骛ⅰ房追f達疏:“搏拊形如鼓,擊之以節(jié)樂?!薄稜栄帕x疏》郝懿行義疏:“拊搏,以韋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也?!薄抖Y記譯注》言:“拊,即拊搏,一種打擊節(jié)奏的樂器?!?/p>
“相”是我國先秦時期把皮革蒙在實桶上制成的用于伴奏的打擊樂器?!稑酚洝粪嵭ⅲ骸跋嗉崔砸?,亦以節(jié)樂?!薄抖Y記》鄭玄注:“拊搏,以韋為之,充之以糠,形如小鼓。”《爾雅今注》:“節(jié),即拊搏。又稱搏拊。皮制,內(nèi)盛糠,奏樂時用手擊排,使音樂有節(jié)度?!盵4]196
“雅”是我國先秦時期把皮革蒙在空桶上制成的用于伴奏的打擊樂器?!稑酚涀g注》言:“雅,是一種敲擊樂器,據(jù)《周禮應雅注》: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薄吨袊糯锎蟮洹罚骸把?,……與‘應’為相近的古擊節(jié)樂器,見載于先秦典籍?!盵5]407形似今之腰鼓。
六者義素之比較,如表3所示。
表3 六者義素比較
(四)氣鳴樂器——壎、簫、箎、籥、管、匏、笙、竽
“壎”是我國先秦時期土制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可見于《詩經(jīng)·小雅》:“伯氏吹壎?!薄墩f文》言:“壎,樂器名。以土為之,六孔,從土,熏聲?!薄稜栄拧饭弊ⅲ骸皦_,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痹糜跉v代宮廷雅樂,民間亦流傳。
“簫”是我國先秦時期竹制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对娊?jīng)》鄭玄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也?!薄墩f文》言:“簫,參差,管樂。象鳳之翼。從竹,肅聲?!币蚤L短不等之開孔細竹管按音律組編而成,多者二十三管,少者十六管,插于一木櫝,兩邊微翹,狀如鳥翼。規(guī)格有二,《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小者謂之筊?!?/p>
“箎”是我國先秦時期竹制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梢娪凇对娊?jīng)·何人斯》:“仲氏吹箎?!薄稜栄拧饭弊ⅲ骸肮},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翹,橫吹之?!薄稑窌罚骸肮}之為器,竹為之,有底之笛也。”形似橫笛,有一吹孔,另有六個音孔。春秋戰(zhàn)國時廣泛流行,先秦典籍多有記載。
“籥”是我國先秦時期竹制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可見于《詩經(jīng)·邶風》:“左手執(zhí)籥,右手秉翟?!薄墩f文》言:“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薄稜栄帕x疏》郝懿行義疏:“蓋鑰施用有異,故孔數(shù)不同,其施于吹以和樂者,則三孔如笛而短。其施于舞所執(zhí)者,則六孔當如笛而長。”規(guī)格有三,《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chǎn),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p>
“管”是我國先秦時期竹制的像笛子似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对娊?jīng)》鄭玄箋:“管如篴,并而吹之?!薄墩f文》言:“管,如篪,六孔……從竹,官聲?!睙o底,長一尺,圍一寸。規(guī)格有三,《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
“匏”是我國先秦時期匏制有簧管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墩f文》言:“匏,瓠瓜也……取其可包藏物也?!薄稑酚涀g注》:“所謂匏和笙,都是簧管發(fā)聲類的樂器,匏比笙大,據(jù)說有四十六支簧管?!盵6]47《禮記譯注》:“匏,同笙一樣,也是一種利用簧管發(fā)聲的樂器?!盵7]492
“笙”是我國先秦時期匏制有簧管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墩f文》言:“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薄夺屆め寴菲鳌费裕骸绑希?;象物貫地而生也。竹之貫匏,以瓠為之,故曰匏也。”長四寸,由簧片、簧管和斗子三部分組成。簧管依長短次序呈弧形插于笙斗。歷史久遠,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之際已是重要吹奏樂器。
“竽”是我國先秦時期匏制有簧管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可見于《韓非子·內(nèi)儲說》:“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薄墩f文》言:“竽,三十六簧,樂也?!薄稑酚涀g注》:“竽,是簧管類樂器的一種,比笙大一些,有三十六支簧管?!鄙讨軙r已有,春秋戰(zhàn)國至漢代,廣為流行。
八者義素之比較,如圖4所示。
“物以類聚,人各群分?!笔篱g萬事萬物都存在著類別。任何學科的建立與研究莫不從分類開始的,當然藝術文獻學、語言文字學研究也不例外?!胺诸愂侨祟愓J識事物特征的一種手段,也是人類對事物認識的一種結(jié)果?!盵8]312其“標準取決于人們對詞與所指之間意義關聯(lián)的認識,也取決于分類的目的。相對于語法研究而言,從意義角度研究語言,對詞義進行分門別類的觀察,在當前的語言研究與應用中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9]116因此,通過以上對《樂記》中這些樂器詞的基本義素的梳理,筆者試圖概括彼此間的共性和差異性,并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詞義分類的觀察和現(xiàn)代語義場的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義素的共性與差異
這些共性或差異義素從不同范疇進行不同關系的類聚,那么就可以形成不同的義位②。據(jù)現(xiàn)代語義學理論,“如果若干個詞義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義素和相應的表彼此差異的義素,因而連接在一起,互相規(guī)定,互相制約,互相作用,那么這些義位就構(gòu)成一個語義場?!盵10]150語義場其實就是“以共性義位或義素為核心形成的相互制約的具有相對封閉域的詞或義位的集合”[11]77。因此,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樂器義名物詞母語義場。
“一種語言的所有的義位構(gòu)成語義的總場,而語義總場又可進一步分為若干較小的子場,子場往往可以進一步分為更小的子場,這樣層層劃分,直到最小子場?!盵12]198這樣,在語義場平面組織結(jié)構(gòu)中,我們經(jīng)??吹降木褪亲陨隙碌膶蛹壭院皖悓傩浴5?,在確定語義場的過程中,我們要先自下而上地分析并歸類,建立較低層級的子語義場,然后通過確定其類屬來命名上一級母場。依此類推,自下而上一層層地歸納出上一級母場。如此,我們就可以清晰地描繪出語義場的樹形邏輯結(jié)構(gòu)。
因此,經(jīng)過分析圖1所呈示的基本特征,我們就可首先確立最低層級的語義場:吹奏樂器、打擊樂器、撥弦樂器。然后根據(jù)其共同義素建立上一級語義場,命名為:演奏樂器語義場,如圖1所示。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確立與演奏樂器語義場并列的語義場:伴奏樂器語義場。伴奏樂器語義場和演奏樂器語義場又都是樂器母語義場的下一級子場。以下是把《樂記》中的20個樂器名物詞逐一加以分析并適當歸類而建立的縱向語義場。
圖1 演奏樂器語義場
“一般而言,詞的義素是多方面的?!盵13]61因此,通過觀察這些樂器詞的語義成分或語義特征,我們又可以歸納出不同的類,即通過總結(jié)它們詞義的一些共同特點或關系劃分出新的材料語義場;更何況,同一個詞是可以屬于不同的語義場的。
樂器最早是按制作材料來進行分類的,即所謂傳統(tǒng)的“八音分類法”,如圖2所示?!鞍艘簟笔侵福航?、石、土、革、絲、木、匏、竹。據(jù)《周禮·春官》鄭玄注,金指鐘镈,石指石磬,土指陶壎,革指鼓鞉,絲指琴瑟,木指椌楬,匏指笙竽,竹指簫管。因此,《樂記》樂器詞又可以按照制作材料不同重新劃分義類,建立一個新的橫向語義場。
圖2 樂器分類
總之,《樂記》中共有樂器詞“瑟、鐘、鼓、管、磬、籥、琴、簫、匏、笙、拊、相、雅、鞉、椌、楬、壎、箎、竽、鼙”等20個,它們形成了樂器義名物詞母語義場。筆者根據(jù)各自基本義素或義位的共性與差異特征,建立了三個等級的分類義場;同時,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劃分出不同的義類,建立了一個新的橫向語義場。這樣,有助于我們?nèi)娴赜^察各詞的義素或義位,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區(qū)別這些樂器詞的意義和特征。
注釋:
①《樂記》:筆者使用的版本是吉聯(lián)抗譯注的《樂記譯注》,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年。
②義位:是語義系統(tǒng)中由詞匯形式,包括語素、詞、固定短語等表示的能獨立存在的、固定的、概括的基本語義單位,相當于傳統(tǒng)詞匯學中的“義項”。
[1]孫星群.《樂記》研究百年回顧[J].中國音樂,2000(4):7-10.
[2]伍鐵平.普通語言學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利器.史記注譯[M].陜西:三秦出版社,1988.
[4]徐朝華.爾雅今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5]華夫.中國古代名物大典[M].山東:濟南出版社,1993.
[6]吉聯(lián)抗.樂記譯注[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
[7]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林杏光.詞匯語義和計算語言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9]張和生.漢語義類研究及其應用評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8(5):116-123.
[10]賈彥德.漢語語義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1]張志毅,張慶云.詞匯語義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2]李鳳蘭.《爾雅·釋地》義類分析[J].蘭州學刊,2008(3): 198-201.
[13]陳煥良,曹艷芝.《爾雅·釋器》義類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2003(5):57-63.
[14]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黃賢忠
Analysis of Semantic Class of the Wor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Based on the Book of Yueji
WANG Lingjuan,CHENG Dongzhe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Shapingba Chongqing 401331,China)
“Yueji”is the first special book about music in China.There are twenty wor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such as Se, Zhong,Gu,Guan,Qing,Yue,Qin,Xiao,Pao,Sheng,Fu,Xiang,Ya,Tao,Qiang,Qia,Xun,Chi,Yu,Pi and so on.The author has divided two secondary sub semantic fields from the native semantic field of musical instruments;this is the semantic field of playing or accompaniment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semantic field of eight tones.Among them,the semantic field of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third—classes semantic fields,this is the semantic field of playing,the semantic field of blowing and the semantic field of plucking.
Yueji;wor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semantic field
H109.2
A
1673-8004(2014)06-0062-05
2014-03-25
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規(guī)劃基金項目“現(xiàn)象與觀念——歷史藝術學視角下的先唐藝術文獻研究”(項目號:13YJA760047)的研究成果。
王玲娟(1970-),女,湖南安仁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傳統(tǒng)典籍與漢語文化研究、藝術文獻研究;程東真(1992-),男,河南商城人,碩士,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