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步入齊云的家,有一種誤入“藕花深處”的錯覺:一個精致的小院,曲徑通幽,小小荷塘邊,一棵垂柳正吐新芽,正值陽春,院內(nèi)百花盛開,輕風(fēng)拂過,送來陣陣香氣……穿過小院,一棟小巧的混凝土建筑立在眼前,部分墻面被爬山虎、薔薇包圍,陽臺、廊檐上滿是綠植。一樓柱廊被漆成紅色,配著兩盞暗紅宮燈,透過玻璃墻面,隱約可見屋內(nèi)情景。
走進去,第一眼就見到對面的天井,兩棵枯木樁充當(dāng)花器,“關(guān)節(jié)”上填著土,種著鳳梨、文竹、苔蘚……隔著一層玻璃,黃色墻面透著暖意,帶來幾分恍惚,讓人分不清,這里究竟是畫中還是真景。
“天井是一個可以讓自然光線進入房間的地方,把門打開,你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流動,它的開闊、花香還會招來蝴蝶、小鳥,隔著玻璃,能看到動與靜兩種的生命。打理它,你收獲的不僅僅是視覺享受,更是心靈的洗禮?!饼R云濃濃的臺灣腔,透著無限的溫柔。
天井的黃色延續(xù)到屋內(nèi),墻面是嫩黃,屋頂是鵝黃。轉(zhuǎn)過來,旁邊是一幅手繪星空墻面,黑色打底,刷上一層白色充當(dāng)銀河,再用橘黃、鵝黃兩色簡單勾勒,很是流暢。墻下是兩座赤金色反絨沙發(fā),配著四個憨憨的舊木幾……色調(diào)統(tǒng)一,卻并不刻意,透著一股輕松的感覺。尤其兩座沙發(fā),乍一眼看去,還以為是石頭的,帶給人恍然大悟的俏皮。
回頭門外小院一目了然,點點綠意透過玻璃舒展開來,看得十分真切。才算明白,為何入門處的墻面要全部換做玻璃:有如此小院,豈能只在院中欣賞,自然要隨處可望,才物盡其用,就像《甄嬛傳》說的“方不負(fù)恩澤”。
有如此佳地,生活美學(xué)大師齊云自然不肯放過,他在玻璃窗邊裝上一小木榻,搬來茶案、茶具,布置成開放的精致茶室,玻璃模糊了里外,讓藤蔓與盆景私語,讓人分不清室內(nèi)室外。微雨時分,賞荷觀影,煮茶焚香,何等美妙!
從農(nóng)家子弟到生活美學(xué)大師,齊云的身上凝結(jié)著一代臺灣人最貼近自然的情懷,他也將這份對植物的摯愛化成五官感受的生活智慧。憑借對植物的領(lǐng)悟,他在軟裝界大展拳腳,花藝、園藝都是信手拈來。
裝扮自己的家時,他更是考慮周到,室內(nèi)各種花朵點綴,連燈具皆是花草狀,進門處為黃色花朵、茶室為黃色菊蕊、天井處黃綠纏繞枝椏……仔細(xì)查看,會發(fā)現(xiàn)一些特殊的景致,或許是一堆水果,或許是幾根樹枝加上一點花朵,這才是齊云家里最亮眼的所在。
這是齊云最擅長的本事:把生活中被忽略的東西運用起來裝扮家、美化生活。他還出了一本《過日子就像扮家家酒》分享這些小技巧:把小白菜根剪成玫瑰花,把浮萍變成一個盆景,把豇豆變成一種裝飾……
“其實生活中可以用來扮家的東西很多,美感可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彼e例,“比如說買水果,大部分人會放在塑料袋里,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其實可以把它們洗干凈,堆疊在一個盤子里,要吃的時候拿來吃,吃完剩下的重新擺放。這樣吃的東西可以拿來欣賞、聞香。洗和擺的過程中,由于它不均勻,需要運用平衡的美學(xué),久而久之你的手感就出來了?!?/p>
“美,其實就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溫度、一種寬度、一種高度,而它就從最切身的周遭開始?!本拖駨N房,一切設(shè)備都按照齊云的左撇子行動進行設(shè)計,冰箱在左邊,濾籃在左邊,只為方便去拿東西;櫥柜臺面正好設(shè)計成他手肘的高度,這樣切菜就不用彎腰,做飯也變得格外享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