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潔
摘要:本文通過統計觀察,首先測算、比較了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國債收益率與M2分別向GDP/CPI的傳導時間和傳導效果;其次,在傳導有效的實證結論下,統計了貨幣政策可錨定的國債收益率區(qū)間。
關鍵詞:宏觀經濟 貨幣政策 利率錨 國債收益率 M2
本文所作統計觀察的目的在于,尋找為實現我國宏觀經濟理想目標,央行貨幣政策可以錨定的利率水平,以此為央行利率調控提供參考區(qū)間。
理論基礎
基于一般經濟理論及中國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從數據統計觀察的角度,筆者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以及各項指標有所反應的順序(見圖1)大致為: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發(fā)力,由于債券市場利率具有市場化、反應迅速、可觀測性強等特點,且其含有一定的市場預期,故政策調控效果會首先顯現在債券市場的利率水平上;M2的效果顯現及觀測具有一定的時滯,反應時間會較長,而且由于近些年金融創(chuàng)新業(yè)務不斷發(fā)展,表外資產擴張迅速,因此M2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穩(wěn)定關系受到了一定影響;隨著M2、信貸規(guī)模等發(fā)生變化,最終通過層層傳導,社會的生產、消費等行為會受到影響,調控效果將首先顯現在GDP上,作為宏觀經濟滯后指標的CPI會隨后跟上。
圖1 我國貨幣政策傳導路徑
據此,統計觀察將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通過比較兩個中介目標,即國債收益率與M2分別向最終目標的傳導時間和傳導效果,以及分析兩個中介目標之間的關系,來觀察國債收益率作為錨定目標的有效性;二是在實證有效的基礎上,統計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在宏觀經濟理想狀態(tài)下的收益率區(qū)間,以此作為政策利率的錨定區(qū)間。
國債收益率與M2向最終目標的傳導時間和傳導效果比較
(一)國債收益率向最終目標的傳導
鑒于數據的可得性,本部分對2006年以來的各關鍵期限(包括1、3、5、7、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CPI數據進行了時差相關分析,比較了國債收益率在領先/滯后期為24個月(約為500個工作日)之內時,與GDP及CPI的相關性,具體結果見圖2至圖11、表1。
圖2 1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的相關系數圖譜
注:在本文中,Lag Number為領先/滯后期數,正數表示國債收益率領先GDP,負數表示國債收益率滯后GDP,其余圖類推;CCF為互相關函數;Coefficient為系數;Upper Confidence Limit為置信上限;Lower Confidence Limit為置信下限。下同。
圖3 3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4 5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5 7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6 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7 1年期國債收益率與CPI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8 3年期國債收益率與CPI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9 5年期國債收益率與CPI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0 7年期國債收益率與CPI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1 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CPI的相關系數圖譜
表1 國債收益率向GDP/CPI的傳導時間及相關系數
GDP CPI
1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13 17
相關系數 -0.46 -0.589
3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13 17
相關系數 -0.449 -0.6
5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14 17
相關系數 -0.44 -0.634
7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14 17
相關系數 -0.457 -0.639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14 18
相關系數 -0.425 -0.647
根據圖2至圖11、表1的結果,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在領先13至14個月時與GDP的相關性最強,負相關系數在0.45左右;在領先17至18個月時與CPI的相關性最強,負相關系數在0.62左右。
也就是說,作為中介目標,國債收益率傳導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時間大約為一年半左右,并且傳導效果較為顯著。
(二)M2向最終目標的傳導
本部分對1996年以來的M2與CPI、GDP數據進行了時差相關分析,比較了M2在領先/滯后期為20個月之內時,與CPI及GDP的相關性,具體結果見圖12、圖13及表2。
圖12 M2與GDP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3 M2與CPI的相關系數圖譜
表2 M2向GDP/CPI的傳導時間及相關系數
GDP CPI
M2 領先期(月) 7 8
相關系數 0.316 0.335
根據圖12、圖13及表2的結果,M2在領先7個月時與GDP的相關性最強,相關系數為0.316;在領先8個月時與CPI的相關性最強,相關系數為0.335。
也就是說,作為中介目標的M2傳導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時間為7~8個月。從相關系數來看,M2的傳導效果略遜于國債收益率。
(三)對國債收益率與M2之間關系的統計觀察
本部分對2006年以來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與M2在領先/滯后期為24個月(約為500個工作日)之內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具體結果見圖14至圖18、表3。
圖14 1年期國債收益率與M2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5 3年期國債收益率與M2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6 5年期國債收益率與M2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7 7年期國債收益率與M2的相關系數圖譜
圖18 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M2的相關系數圖譜
表3 國債收益率與M2在政策傳導時間軸上的先后順序及
二者的相關性
M2
1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2
相關系數 -0.756
3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3
相關系數 -0.638
5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3
相關系數 -0.495
7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3
相關系數 -0.444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領先期(月) 4
相關系數 -0.344
根據圖14至圖18、表3的結果,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在領先3個月左右時,與M2的相關性最強,而且短期(包括1、3年期)國債收益率與M2表現出了很強的相關性,負相關系數高達0.756及0.638。雖然兩者的相關性隨著國債期限的增加而有所衰減,但仍表現出了0.4左右的負相關性。
綜上,相較于中介目標M2,從國債收益率可觀察到未來更長時間內的宏觀經濟情況,并且其對宏觀經濟的傳導效果更為顯著。具體從傳導時間來看,國債收益率向GDP的傳導時間為13~14個月,向CPI的傳導時間為17~18個月;M2向GDP的傳導時間約為7個月,向CPI的傳導時間約為8個月。另外,單獨觀察國債收益率與M2之間的相互關系,發(fā)現前者比后者具有3個月左右的領先性。
政策利率目標區(qū)間的確定
假設將國債收益率作為央行貨幣政策盯住的一攬子目標之一,本部分旨在通過統計觀察,找到該政策利率目標區(qū)間。
1.設定我國宏觀經濟理想目標為:GDP≥7.5%,2%≤CPI≤3%。
2.統計樣本為:中債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收益率曲線關鍵期限點(包括1、3、5、7、10年期)收益率。
3.統計時間為:2006年3月至2014年4月。
4.統計過程及結果:根據上文測算得出的國債收益率及M2向GDP和CPI的傳導時間(見表1和表2),統計歷史上達到上述宏觀經濟理想目標時,所對應的傳導時間軸起始端上的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平均水平、離散程度及置信區(qū)間,統計結果見圖19和表4。
圖19 2006年3月至2014年4月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走勢
注:陰影部分為同時滿足GDP在7.5%以上、CPI在2%~3%之間的時間段。
表4 考慮傳導期后的宏觀經濟理想狀態(tài)下各關鍵期限國債收益率水平
1年期收益率 3年期收益率 5年期收益率 7年期收益率 10年期收益率 M2同比增速
均值(%) 2.63 2.89 3.14 3.37 3.63 18.54
最大值(%) 3.94 3.93 4.04 4.22 4.56 29.42
最小值(%) 1.03 1.24 1.73 2.14 2.69 12.80
變異系數 0.26 0.21 0.16 0.13 0.10 0.30
置信區(qū)間下限(%) 2.57 2.84 3.10 3.34 3.60 16.54
置信區(qū)間上限(%) 2.69 2.94 3.19 3.41 3.66 20.53
注:置信度為95%。
根據表4顯示的統計結果,為達到宏觀經濟理想目標,央行在利率調控方面可以錨定的區(qū)間分別為:1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57%~2.69%之間;3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84%~2.94%之間;5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10%~3.19%之間;7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34%~3.41%之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60%~3.66%之間。
將6月5日的國債收益率數據與本文測算出的錨定目標區(qū)間進行比較,筆者認為,在今年國債收益率逐漸向目標區(qū)間回歸的趨勢下,尚有50BP左右的下調空間。
此外,從變異系數來看,在宏觀經濟目標區(qū)間內,國債收益率的相對離散程度普遍小于M2,可以說,將國債收益率作為錨定目標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并可將其作為衡量政策松緊的參考指標之一。
作者單位:中央結算公司債券信息部
責任編輯:羅邦敏 廖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