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欽仁
《讀歷史 正衣冠》叢書(干部教育讀本)
文/王欽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7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
根據(jù)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精神,中國青年出版社策劃了這套叢書,從向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角度配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叢書的具體寫法是,以問題為單位,分3個板塊。一是要義,在理論上做概括說明。二是故事,安排若干則比較典型的歷史故事。三是小結,聯(lián)系今天的實際進行發(fā)揮。形象地說,這種結構如同三明治,兩頭是論,中間是事。論要精到,事要精彩。
這種寫法符合當前快節(jié)奏生活及其帶來的跳躍性、碎片化、快餐式的淺閱讀,寓教于樂。單個故事最長的不超過1000字,短的僅幾十字,論說限定在500字以內,接近短、實、新的文風,有利于達到思想性與可讀性雙贏。
本叢書的具體內容為:從《資治通鑒》《史記》《左傳》《論語》《孟子》等中華傳統(tǒng)典籍中精選了1460余則歷史故事,旨在為官員提供向歷史學習的資料,向歷史要觀念、要經驗、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歷史比作一面鏡子,說它照出了興衰更迭。其實興衰不僅是朝代,也包括個人命運。讀歷史,聯(lián)系自己,可以達到正衣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