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輝瘦削靦腆,一臉的書卷氣。在學校里,小輝是一個風云人物。當年他以高分考進了省城的農業(yè)大學,讀了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每學期都是第一名,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小輝是皖北人,父親是當?shù)赜忻牟遏~能手,人稱“大魚鷹”。自小,小輝就喜歡跟在父親后面轉悠,長期和魚打交道,耳濡目染成為了“小魚鷹”。
小時候的小輝十分愛養(yǎng)魚,每回父親抓到了漂亮的小魚兒時,他就央求父親將這些小魚兒留下來,然后將它們養(yǎng)在了玻璃缸里。最多的時候,他同時養(yǎng)了20多條魚兒。趴在魚缸前,看著里面的魚兒擺著尾巴游來游去的歡快勁,小輝開心得蹦蹦跳跳。魚越養(yǎng)越多,原先的玻璃缸漸漸裝不下那些魚兒了,他便央求父親去鎮(zhèn)上的集市再買一個。
有天放學,小輝突然發(fā)現(xiàn)玻璃缸里多了一些碧綠的水草。透明的魚缸,鮮活的魚兒,綠色的水草,真正是一個漂亮靈動的水世界??!他站在魚缸前駐足許久,眨巴著大眼睛高興不已。這時,從菜園勞作的母親回來了。她笑瞇瞇地看著兒子。母親告訴他,那些水草是她特意從鄰村的一個池塘撈來的,那兒的水清澈見底,水草豐美,為了得到它們,還差點滾落進去。小輝對母親充滿了感激。
只是,每回看到6歲的小輝屁顛屁顛地跟在父親身后捕魚,村里其他長輩們難免會奉勸上幾句:“你不能總是帶著孩子打魚,一來妨礙到你,二來影響到他以后學習?!倍赣H總是笑臉回應:“要成才自成才,靠我拴著也不行吶。”
這一年,一直在南方打工的小叔回老家過端午,給小輝帶了許多兒童繪本,里面形態(tài)各異的魚兒特別令他感興趣。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里的魚兒,形形色色的,跟父親平日送給自己的迥然不同。小輝求知若渴地聽著小叔的講解。從此以后,他開始喜歡上了閱讀,不止是有關魚的書,只要是課外書,他都喜歡看。即使看不懂,他也會面對一個個方塊字,盡情地想象。
上學后的小輝喜愛學習,也依舊喜愛養(yǎng)魚。鄉(xiāng)親都笑話他:主業(yè)讀書,副業(yè)養(yǎng)魚。連學校的老師也如是說。但小輝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副業(yè)并沒有影響到他讀書,反倒讓他張弛有度。
小輝上高中后,父親想多掙點錢給孩子攢足上大學的費用,于是,嘗試著養(yǎng)殖泥鰍和黃鱔,卻不成想,連年虧損讓家庭陷入了困境。
目睹父親的辛勞和酸楚,小輝暗自決定將來選讀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以科學知識幫助父親實現(xiàn)夢想。高考那年,他的分數(shù)超過了一本線20多分,盡管有很多更好的選擇,他還是很執(zhí)著地選擇了省城農業(yè)大學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
剛上大一,偶然的一次機會,小輝前往大三師兄的實驗室,看到許多美麗的泰國斗魚,頓時向往不已。他虛心請教老師和專業(yè)人士,也成功培育出了泰國斗魚。自此,小輝和同學們一起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生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收入上萬元。下一步,他將和同學們謀劃著為本地泰國斗魚的經銷商們提供自己繁育的種苗,降低他們從外地購買魚苗的高昂成本。
小輝和魚兒的緣分像是前世注定,更是父母看似無心、卻煞費苦心的指引,這輩子他就認定了它們,他的“魚世界”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