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孟川 劉爾思
摘 要:隨著國家“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以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飛速發(fā)展,投資金額和并購數量都上了新的臺階,但是也涌現了一大批投資虧損的案例。通過對對外直接投資項目的風險性進行研究,按照對外直接投資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形式,將風險劃分為幾種類型,以期通過分析中國2003—2012年投資失敗案例,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遞階層次結構圖來計算出各風險因素對投資項目的影響程度及權重比,從而制定相應措施規(guī)避投資風險,減少投資損失,以供未來的海外直接投資提供啟發(fā)和參考。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風險因素;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3-0270-05
導論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科技飛速進步,生產力大大提高的大環(huán)境下,跨國公司迅速活躍,帶動了對外直接投資的高速發(fā)展。尤其是近三十年來,隨著國際資本流動規(guī)模增加以及金融、貿易自由化浪潮的推動,對外直接投資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最顯著的標志之一。從國際宏觀環(huán)境來看,自1979年起,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在跨國兼并、并購浪潮的推動及比較優(yōu)勢的驅動下,由起步時期進入了較快發(fā)展時期;從國內環(huán)境來看,在國家“走出去”政策、加入世貿等一系列利好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由起步階段的每年不到10億美元一舉達到2012年的878億美元。伴隨著直接投資的發(fā)展和投資額的增加,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各種風險因素影響的失敗案例的出現也引發(fā)了學者們的思考,如曾經轟動一時的日本三菱公司收購洛克菲勒中心大廈后變?yōu)椴涣假Y產,中國中海油競購優(yōu)尼科失敗,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企業(yè)跨國投資虧損等。對外直接投資面臨種種風險,哪種風險是影響海外直接投資的最關鍵的因素?有沒有一種風險管理措施能減少此類失敗事件的發(fā)生?本文根據2003—2012年中國海外投資情況,從失敗案例入手分析,試圖對上述問題進行解釋。
(一)文獻綜述
對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投資動機方面,傅勁鋒、張運鵬[1] (2008)認為獲取稀有資源、追求更為先進的技術、實現產業(yè)多元化投資和企業(yè)全球戰(zhàn)略布局是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的動機。陶濤、麻志明[2](2009)運用引力模型分析現有投資現象后,發(fā)現開拓國外新市場和尋求國外稀有自然資源是主要原因,而尋求新技術的投資已相對比較少見。芬蘭的瓦爾特里·卡爾特莫[3](2006)通過研究中國國航、華為等企業(yè)的案例后發(fā)現它們投資的動機主要是由于企業(yè)認為對于其所屬產業(yè)來說,在國外市場運作會有更大優(yōu)勢。
在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階段方面,高敏雪、李穎俊[4](2004)采用了面板數據對處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各個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進行研究,發(fā)現經濟發(fā)展水平是影響該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得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可能存在著滯后發(fā)展這一結論。劉盤根[5](2010)回顧了中國對外投資從1978年至今經歷過的四個階段,結合了國內企業(yè)投資的現狀,得出了同樣的觀點,即沒有達到“理想情況”,最后指出中國對外投資將繼續(xù)保持快速增長的步伐。
從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角度出發(fā),張謙、胡劍波[6](2011)認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近年來高速增長,逐步形成規(guī)模,但同時在后危機時代也面臨著總體規(guī)模偏低、投資區(qū)域分布單一、投資主體有待優(yōu)化、投資行業(yè)分布不合理等眾多問題,可謂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
(二)對以往研究的評述
首先,國內外學者都充分意識到經濟全球化環(huán)境下對外投資的重要性,在對外投資動機、原因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對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基本持相同觀點;其次,在對外投資現狀和面臨的問題上,學者們都指出對外投資雖增長迅速但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存在投資行業(yè)單一、投資者分布不均等諸多問題,同時失敗虧損案例屢屢出現,但很少有學者總結研究投資失敗的案例并提出切實具體的解決方案;最后,學者們發(fā)現了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中可能面臨諸多風險,如整合風險、政治風險等等。但是少有學者研究各個風險對總風險的影響程度,從而在制定防范措施時無法做到突出重點,在規(guī)避風險減少損失的成效上未免也會打了折扣。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根據《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得知: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總額達到878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對外投資存量突破5 000億美元,首次成為世界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7]。綜合來看,2012全年對外投資呈現了投資覆蓋范圍廣泛、投資存量集中等特點,且投資行業(yè)繼續(xù)多元化,投資行業(yè)分布廣泛,海外并購領域廣,交易金額大。截至2012年底,在后經濟危機時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外圍經濟乏力等不利環(huán)境下,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下降了17%,中國卻逆勢上揚,在境外累計設立投資企業(yè)達到2.2萬家,分布于179個國家[8]。與此同時,中國企業(yè)在外國地區(qū)的并購交易持續(xù)活躍,2012年共完成了對外投資并購項目457個,交易金額達到了434億美元[9]。
隨著中國企業(yè)境外直接投資數額的逐年增加,投資虧損案例也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商務部統(tǒng)計,境外企業(yè)盈利或是持平的占到77.6%,虧損的占到22.4%[10];近兩千家央企的境外投資中,虧損的投資將近百分之三十。中國企業(yè)在境外投資虧損、并購失敗的案例逐年增多,除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鋁業(yè)和力拓集團交易失敗”、“中國鐵建競標建設麥加輕軌巨虧”等,企業(yè)范圍也涵蓋民企,如2012年,澳大利亞政府禁止中國華為公司投標澳寬帶項目、遼寧首富朝鮮投資遭遇合同違約等。
二、對外直接投資風險分析
根據對外直接投資風險因素多、風險因素復雜等特點,我們擬采用層次分析法對風險進行分析。層次分析法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目標或準則,通過目標、準則兩兩比較重要程度來模糊量化算出層次單排序和總排序,以作為目標、多方案優(yōu)化決策的系統(tǒng)方法。我們在評價對外投資風險的過程中,為了簡化程序,以1,0.75,0.5,0.25,0這5個數來劃分系統(tǒng)出現風險的概率[11]。通過賦值計算,可以得到每個風險概率的權重,再通過權重的加權得出總風險概率。
(一)繪制層次結構圖,建立判斷矩陣
首先,根據投資風險的種類及各個風險之間的從屬關系分為目標層、指標層和最底層,得出如下的層次結構圖:
以C1,C2,…,C8依次表示決策風險、管理運營風險、…、違約風險。
1.對于對外直接投資風險C1,C2,…,C8哪些風險影響程度更大,我們通過文獻資料整理以及與風險分析者或投資決策者的對話,按照各個風險因素對于系統(tǒng)風險影響的重要程度,以1、3、5、7、9分別代表同等重要、重要一點、明顯重要、強烈重要及絕對重要,以2、4、6、8及各數的倒數表示中間值或相反值,得出因素之間的判斷矩陣。如C1和C2比重要一點,賦值為3;C1和C3相比,C3重要一點,賦值1/3;C1和C4相比,C1明顯重要,賦值為5;C1和C5比重要一點,賦值為3;C1和C6比明顯重要,賦值為5;C1和C7比強烈重要,賦值為7;C1和C8比介于5和7之間,賦值為6,得到表1:
利用Matlab求得上述表1中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
8.3621,矩陣的一致性指標CI===0.0517,此8階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1.41(查表得)。則隨機一致性比例CR=CI/RI=0.0367<0.10,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根據相關理論我們計算出,C1,C2,…,C8的權重系數分別為0.2568,0.1140,0.3143,0.0625,0.1140,0.0679,0.0269,0.0434。
2.關于C1,C2,…,C8中各個因素對系統(tǒng)風險值的影響程度,計算出系統(tǒng)風險的概率(1,0.75,0.5,0.25,0)的相對權重。
對于決策風險C1:設S1,S2…,S5之間的相對重要賦值(見表2):
通過Matlab軟件分析數據得知上述表2中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計算得出S1,S2,S3,S4,S5相對權重為0.0389,0.0762,
0.1607,0.3620,0.3620。
對于管理運營風險C,設S1,S2…,S5之間的相對重要賦值(見表3):
經驗證,上述表3中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計算得出S1,S2,S3,S4,S5相對權重為0.0523,0.1308,0.2819,0.4265,0.1084。
對于政治風險C3,設S1,S2…,S8之間的相對重要賦值(見下頁表4):
經驗證,下頁表4中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計算得出S1,S2,S3,S4,S5相對權重為0.1554,0.3970,0.2611,0.1249,0.0617。
對于戰(zhàn)爭風險C4和整合風險C6,我們設其對S1,S2,S3,S4,S5具有一樣的影響度,設S1,S2…,S8之間的相對重要賦值(見表5):
經驗證,表5中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計算得出S1,S2,S3,S4,S5相對權重為0.0324,0.0840,0.1785,0.3237,0.3813。
對于市場風險C5,設S1,S2…,S5之間的相對重要賦值(見表6):
經驗證,表6中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計算得出S1,S2,S3,S4,S5相對權重為0.0667,0.0972,0.1600,0.2625,0.4185。
對于財務風險C7和違約風險C8,我們設其對S1,S2,S3,S4,S5具有一樣的影響度,設S1,S2…,S5之間的相對重要賦值(見表7):
經驗證得知,表7中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計算得出S1,S2,S3,S4,S5相對權重為0.0308,0.0678,0.1275,0.2650,0.5088。
3.利用C1,C2,…,C8的權重對S1,S2…,S5的相對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得到S1,S2…,S5的組合權重分別為0.0788,0.1861,
0.2059,0.2716,0.2579。
(二)數據分析和對外投資風險的確定
根據以上數據得出,政治風險對對外直接投資總風險的影響最大,權重為0.3143,在100個案例中政治風險案例也為數最多,達到28例,如華為海外投資美國遭拒、三一重工海外并購遇阻等。其次是決策風險,權重為0.2568,在100個案例中,占到18例。企業(yè)在進行海外投資之前要對投資地區(qū)全方位考察,謹慎做決定,特別注意政治風險、決策風險等帶來的影響。我們用加權的方法將以上各風險的概率權重進行處理,得出對外直接投資風險概率為:R*=0.0788*1+0.1861*0.75+
0.2059*0.5+0.2716*0.25+0.2579*0=0.3892。在進行對外投資決策時,R*的值一般不應該超過0.6,否則就應該放棄投資。這樣以風險權重值的方式反映了人們對復雜的投資項目風險的判斷,投資者可根據此來判斷是否進行投資或選擇最優(yōu)方案。
三、對外投資風險的防范方法
1.在政治風險、戰(zhàn)爭風險的防范上,應做到在投資前對東道國的政治、法律、經濟、等投資環(huán)境進行評估,加強與中國駐當地大使館、經濟參贊處等機構的交流溝通;在投資過程中建立并完善風險監(jiān)控—預警體系,根據具體情況提前預測政治風險;同時可通過利潤再投資等經濟促進方式來增加與東道國的融洽度。在風險發(fā)生后,積極采用國際法律和談判途徑進行補救,利用多邊投資擔保機構解決投資爭端[12]。中國政府及對外投資相關機構作為企業(yè)的后盾,應利用部門的信息獲取便利,及時對企業(yè)進行風險提示,對企業(yè)海外風險管理過程進行指導和監(jiān)管。
2.購買海外投資保險,轉嫁投資風險。企業(yè)應充分運用東道國的投資保證及保險制度,減少損失。海外投資保險額一般能涵蓋投資額的90%甚至更高,這極大地降低了損失程度。企業(yè)還可購買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公司的境外投資保險業(yè)務,有效規(guī)避政治、外匯管制風險。
3.重視國內外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培養(yǎng)國際化專業(yè)人才,應對整合風險。企業(yè)應分析和總結海外投資成功的經驗和失敗案例的教訓,如上汽雙龍整合不利案例,積極尋求不同文化之間的切入點,逐漸建立雙方的信任感和信用感。同時要注重跨文化交流培訓,提高員工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高企業(yè)的效率。
4.注重可行性研究,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投資。企業(yè)應該全方面地考察東道國的投資環(huán)境,考察當地政府是否有強烈的投資合作意愿,當地是否有穩(wěn)定的經濟發(fā)展市場,是否有有利的投資管制政策。另外投資前還要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對資金、原料資源、銷售渠道、成本利潤等和投資項目息息相關的因素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出具投資評價報告,從而用客觀科學的方法規(guī)避主觀的決策風險。
5.重視供應鏈的作用,減少管理運營風險的發(fā)生。企業(yè)應該重視供應鏈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實現這“四流”的協(xié)同管理,通過引進科學先進的管理技術及工具,努力識別和控制來自供應鏈內(如決策風險、合作伙伴關系風險)、外部(如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風險,保證信息傳輸渠道的穩(wěn)定暢通,防止供應鏈結構的兩極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傅勁鋒,張運鵬.中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動機和策略分析[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1):50-55.
[2] 陶濤,麻志明.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分析[J].改革與戰(zhàn)略,2009,(2):152-155.
[3] 李一文,張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綜述[J].經濟論壇,2011,(3):71-74.
[4] 高敏雪,李穎俊.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階段的實證分析—國際經驗與中國現狀的探討[J].管理世界,2004,(1):55-61.
[5] 劉盤根.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fā)展趨勢分析[J].特區(qū)經濟,2010,(6):261-262.
[6] 張謙,胡劍波.后危機時期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J].經濟導刊,2011,(3):30-31.
[7] 商務部.三部門發(fā)布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EB/OL].http://www.gov.cn/gzdt/2013-09/09/content_2484279.htm,2013-09-09.
[8] 左妍冰.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878億美元 首列世界三甲[EB/OL].http://gb.cri.cn/42071/2013/09/09/6871s4247359.htm,2013-09-09.
[9] 商務部.商務部、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Z].2013-09-09.
[10] 郭晉暉.對外直接投資“十連增”近四分之一企業(yè)虧損[N].第一財經日報,2012-08-31.
[11] 臧振春.風險投資決策的多層次權重分析研究[J].經濟經緯,1999,(4):44-46.
[12] 顏曉暉,聶名華.企業(yè)境外投資的政治風險及應對策略[J].國際經濟合作,2007,(7):21-25.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