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身邊的重要助手和親信幕僚,被原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譽為“隱蔽典范”的閻又文,可稱得上中共特工潛伏最久之人。中共執(zhí)政后的相當長時間里,包括其家人在內,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是紅色特工,以為他不過是追隨傅作義的起義者而已。他一生深藏不露,不僅生前少有人知道真相,而且逝世后仍深度“潛伏”。直到1993年,在他逝世31年后,他的身份才完全解密。
獲得傅作義信任
閻又文是山西省榮河縣(今萬榮縣)人,1933年考入山西大學法學院,1937年來到延安。在延安情報偵察干部訓練班畢業(yè)后,中共西北局社會部安排他進入國民黨西北軍馬鴻逵部隊。
1938年年初,閻又文利用自己和傅作義同鄉(xiāng)的身份及其他有利條件,到晉軍從事抗日工作。同年9月,閻又文秘密加入中共。
由于才華出眾,文筆鋒銳,閻又文很快得到傅作義的賞識。1939年春,傅作義親調閻又文當其秘書。此后,閻又文逐步取得傅的信任,成為其左膀右臂。整個抗戰(zhàn)期間,閻又文這個高級內線一直沒被啟用。
啟用“高級內線”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積極準備發(fā)動內戰(zhàn),中共急需獲取傅作義部隊的軍事情報。
1945年8月,中央社會部陜甘寧邊區(qū)保安處交給王玉一項特殊任務:到綏遠傅作義部隊中去找閻又文。當時,黨組織已和閻又文失去聯(lián)系快7年了。王玉化裝來到包頭,找到閻又文,經過一番互相試探,兩人終于接上了頭。此時,在敵占區(qū),與閻又文聯(lián)系的只有王玉一個人。即使在解放區(qū),知曉他身份的也只有邊保和中央社會部的幾位高層。再往上,則直接聯(lián)系到周恩來、毛澤東。
當時,閻又文已是國民黨第十二戰(zhàn)區(qū)政治部副主任,上校軍銜。閻特別提到,傅作義已經被拉到了蔣介石的內戰(zhàn)戰(zhàn)車上,他的部隊很快就會進攻綏東解放區(qū)。果然,1946年6月間,蔣介石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若干年后,羅青長這樣評價:閻又文的情報,對我華北野戰(zhàn)軍免受更大損失起了重要作用。
隨傅作義到西柏坡拜會毛澤東
傅作義部在綏東戰(zhàn)役取得的節(jié)節(jié)“勝利”,讓其沾沾自喜。他要閻為他起草一封致毛澤東的公開信,要“長自己的志氣,滅共黨的威風”。閻又文把這個難題告知王玉。王如實向李克農作了匯報,周恩來直接指示:公開電要罵得狠些,要能夠激起解放區(qū)軍民義憤,要能夠導致傅作義狂妄自大!
1946年9月20日,傅作義部的機關報《奮斗日報》刊登了《致毛澤東公開電》。電文公開奚落中共在戰(zhàn)事上的節(jié)節(jié)敗退,痛斥毛澤東及中共發(fā)動內戰(zhàn),還勸毛澤東接受教訓,放下武器。
閻又文把這篇“檄文”寫得洋洋灑灑,文章言語犀利。毛澤東對這篇文章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北平和平解放后,閻又文隨傅作義到西柏坡拜會毛澤東時,毛澤東對閻又文說:“好啊!閻又文,你的文章寫得很生動啊?!痹趫龅娜?,除了知道閻又文真實身份的,沒有人能聽出這句話的一語雙關。
1949年年初,在北平和平解放的關鍵時刻,閻又文連續(xù)十幾天不回家,和傅的女兒傅冬菊日夜輪班守護在傅的身邊,做傅的工作。在多方努力下,經過多次談判,北平終于獲得和平解放。
解放后,傅作義擔任水利部部長,閻又文被任命為水利部農田水利局副局長,后來改任農業(yè)部糧食油料生產管理局局長,1962年逝世。由于黨和國家的需要,閻又文的真實身份直到1993年才公開。
(摘自《同舟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