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力
急性腰扭傷多因姿勢不當(dāng)、過度勞作或運動等原因,使腰部氣血壅滯,不通則痛。
急性腰扭傷一般發(fā)病突然,患者感腰部僵硬,疼痛不堪,活動不利,即使喘氣、咳嗽等,也可使疼痛加劇,需要臥床休息。中醫(yī)針灸、推拿對急性腰扭傷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針刺手三里 手三里穴專治扭傷。針刺手三里,左右捻轉(zhuǎn),讓病人慢慢活動,扭傷即可減輕。同時,按揉手三里也有一定效果。
針刺人中 人中穴是督脈經(jīng)穴,督脈起于胸中,經(jīng)鼻唇溝沿后背正中上行,并有膀胱經(jīng)匯入,總督一身之陽氣。急性腰扭傷時,氣血壅滯于后背正中的督脈與膀胱經(jīng)之間,故取人中穴以振奮陽氣,使氣機得暢而痛止。
齦交穴放血 急性腰扭傷后約3~4小時,齦交穴附近上唇系帶上就會出現(xiàn)突出的血腫或硬結(jié),名曰齦交異點,可用毫針挑刺放血,療效亦佳。
委中穴放血 患者直立或俯臥,兩腿后崩,用手拍打委中穴,使血管怒張,用三棱針點刺出血,至血自止;或單純針刺亦可。針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喝水,治療急性腰扭傷療效確切。
針刺后溪 若腰扭傷既在督脈又在膀胱經(jīng),則后溪穴更為適合。一般針單側(cè)(患側(cè))即可,若兩側(cè)均有扭傷,則針雙側(cè)。
指壓壓痛點 急性腰扭傷可先在行間和太沖穴之間尋找壓痛點,指壓該痛點2~3分鐘,同時令患者活動腰部,可治療距離腰椎正中較遠部位的扭傷。
硼砂點眼 《跛鱉齋醫(yī)草》中載:“急性腰扭傷,疼痛不能俯仰轉(zhuǎn)動者,取硼砂研極細粉,以圓頭玻璃棒挑少許,點兩目內(nèi)眥,約1分鐘后,目珠因受藥刺激而滾出熱淚,白睛通紅,即有效驗。此時,令患者俯仰轉(zhuǎn)動,痛必大減,或竟不痛矣。輕癥日點一次,重者兩次,三五日痊愈,并不傷眼,此法較委中放血治腰傷尤妥?!?/p>
此法在古代醫(yī)籍中多有記載,如《外科證治全生集》和《急救廣生集》中有“閃頸促腰方:硼砂研粉,以骨簪蘸津粘粉點兩目,淚出稍松,連點三次,立時全愈?!?/p>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