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觀點
要使干部從心底把黨規(guī)黨紀當成高壓線、警戒線,對違規(guī)違紀行為“零容忍”。
——按照中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習近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近日在京分別聽取聯系點省區(qū)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匯報,指導做好第一批活動收尾工作和第二批活動準備工作。在加強作風建設制度機制創(chuàng)新、強化制度規(guī)范執(zhí)行力方面,常委們作出了如上指示。(新華社 2013年12月15日)
改革從來就是由問題倒逼出來的。
——率先遇到轉型難題的上海,這一年來“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效果怎樣?一向被貼上“強政府”標簽的上海,如何轉變職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究竟帶來怎樣的倒逼機制?面對這些焦點問題,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如是說。(新華社 2013年12月6日)
當政府的權力越來越大,它手里的資源越來越多,那么腐敗活動肯定就越來越嚴重。
——經濟學界泰斗吳敬璉在接受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王小丫專訪時,高度評價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重大決定》。但他也擔心,既得利益集團和權貴資本主義等將成為改革的阻力。(央視《經濟半小時》2013年12月6日)
不論國際上的各種制度安排如何,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解決“雙軌制”問題必須提上改革日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由于籌資渠道、保障方式、待遇確定機制不同,在一些同類人員的待遇水平上出現明顯差別,形成了社會上熱議的“雙軌制”現象?!半p軌制”的長期存在引發(fā)了大量社會矛盾,顯然不利于促進社會公平。(《中國產經新聞報》2013年12月12日)
改革既要維護社會穩(wěn)定,又不能以穩(wěn)定為名停止改革,否則將失信于民。
——原國務院體改辦副主任邵秉仁日前表示,改革小組必須集聚一批超越各部門利益之上的、直接由中央管控的、勇于改革的社會精英,讓他們設計具體的改革方案,進行檢查督促落實。如果沒有這樣的設置,三中全會的決定將成為一句空話。(《中國新聞周刊》2013年12月3日)
政府的治理要通過自我改革,迫使自己在規(guī)則、制度框架下運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新提法內涵深刻,極富頂層設計的特色。那么,包括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在內的新戰(zhàn)略,將會產生何種影響?對此,中國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如是說。(《瞭望東方周刊》2013年12月9日)
交錢的要錙銖必較、顆粒歸倉,用錢的卻揮之如土、想方設法。
——養(yǎng)老金空賬2.6萬億,是中國社科院發(fā)布2013年養(yǎng)老金報告后的說法。但我們在看“沒錢養(yǎng)老”的苦情戲的同時,卻也看到了“突擊花錢”的滑稽戲。從財政部公布的2013年頭11個月的財政收支數據中,我們推算可得,12月份至少要花掉24933億元。對此,資深評論員劉洪波如是評論。(《南方都市報》2013年12月16日)
部分領導干部“以權謀房”,已經成為領導干部腐敗的新形式、新趨勢。干部住房監(jiān)管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探索實行官邸制,立時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作為“中國特色官邸制研究”課題負責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的汪玉凱近日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如是說。(《京華時報》2013年12月12日)
制度的作用在于產生穩(wěn)定的預期,簡單的制度往往能產生更穩(wěn)定的預期,也更有利于經濟發(fā)展。
——專欄作家劉遠舉撰文稱,禁止小產權房并不是一個好辦法,實際上小產權只是不符合現行土地制度的一個派生辦法,只有解決了國有和集體不同的土地制度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根治小產權房的無序建設。(《南都周刊》2013年第47期)
深化司法改革就要通過整合法官身份、理清上下級關系、規(guī)范法官行為等,使法院更像法院。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磊認為,當前我國司法改革的一個突出任務就是要通過司法改革,法院應當謹慎從事審判之外的其他工作。我國憲法已經將我國的法院定性為“審判機關”,那就意味著法院的職權是“審判”,任何與審判無關的工作都應當盡可能地剝離出去。(《人民法院報》2013年12月3日)
從行政倫理和法律上說,那些污染天氣預警應急不力的地方,相關官員已涉嫌失職瀆職,對此,絕不該輕易放過。
——近幾個月來,全國多地遭霧霾天氣侵襲,但各個地方的敏感程度卻不一。有的地方如臨大敵,及時預警;有的地方卻“動作遲緩”甚至毫無反應,預警信息發(fā)布不到位。對此,《新京報》社論如是認為。(《新京報》2013年12月15日)
市場化才能杜絕尋租貪腐。
——2013年12月8日,在“致敬變革者——我的時代我的國”年會論壇上,國內經濟學界的改革派泰斗、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榮獲了由搜狐財經頒發(fā)的“2013中國最具變革力人物”獎。厲以寧在論壇上發(fā)言時再次提出如上觀點。(《羊城晚報》2013年12月9日)
如果有些人才加入公務員隊伍,而這些人不是有抱負、有品德、有素質的人,那么不要也罷。
——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一年,已有19896人被處理,4675人被處分。如今新規(guī)再出:管住“吃”,管好“住”,管控“行”,管制“游”。為此,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節(jié)目中打趣地問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辛鳴,若當公務員就是一個清水衙門了,還能招來更多優(yōu)秀的人來做公務員嗎?辛鳴如是回答。(央視《新聞1+1》2013年12月9日)